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2 条
-
当代雕塑教育的摸索与建构——访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焦兴涛
-
作者:
王梦佳
焦兴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元论
方法论
认识问题
思维方式
西方哲学
整体性原则
中国传统哲学
二元对立
信息时代
分立
-
描述:
当代雕塑教育的摸索与建构——访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焦兴涛
-
中华文化精神的构成:庄征文字雕塑的审美意境
-
作者:
景育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系
设计学院
上海
创作形式
生产活动
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形态
传统雕塑
-
描述:
中华文化精神的构成:庄征文字雕塑的审美意境
-
解构神圣——戴耘艺术中的三对关键词
-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当代文化
当代艺术
互动关系
纪念碑性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日常生活
历史性
-
描述:
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图景中,青年雕塑家戴耘近年来十分活跃,多次入选重要的当代雕塑展并获奖,引起专业界甚至媒体界的关注。其实,戴耘的艺术创作是在2000年前后进入活跃期的,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都涉及了当代艺术的当下性与历史性的关系,用评论家鲁虹的话说,戴耘"努力地向大众文化学习并汲取精华,同时将自己所发现的文化问题置于历史的文脉中加以认真考量。所以他的作品既有当下性与大众性,又有历史性与深刻性"。1999年,戴耘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通道画廊举办展览时,我就注意到他努力在雕塑与当代文化之间建立互动关系的
-
威尼斯双年展的“光”与“味”
-
作者:
微光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基督教艺术
中国传统美学
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
策展主题
威尼斯
受众
双年展
重要内容
-
描述:
夏秋之际,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组织的赴欧考察团对欧洲四国进行了文化考察。此次欧洲之行,恰逢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展,参观双年展也正是这次考察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届(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国外的策展主题是"光照.国家",对光的歌颂与表现源于基督教艺术。
-
廿载春秋 雕心塑梦
-
作者:
王梦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艺术院校
传统工艺美术
艺术家
高校毕业生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专业委员会
雕刻艺术
-
描述: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20周年庆典活动"将于2011年5月28日至6月12日在北京国粹苑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隆重举办。活动不仅将表彰20年来对委员会发展作出不菲贡献的给力人物,还将展示委员会
-
视觉修辞在艺术创作中的诗性作用
-
作者:
张浩达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修辞方法
视觉修辞
亚里士多德
视觉图像
语言修辞
艺术创作
修辞学
大足石刻
视觉艺术
传播效果
-
描述:
本期所探讨的主题是艺术思维的"诗意空间",承上一期"回归本体"之意指,似乎艺术的如何再现成为了一个焦点问题,因此,自然地要牵扯到"诗性"问题。语言空间转换到视觉空间,诗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时间性艺术(诗歌)和与视觉空间性艺术(绘画、雕塑等)的亲近与分离都在演绎着一次艺术史的变革,都在重新审定着视觉艺术的价值。本次讨论的意义在于通过了解书写语言与视觉图像之纠合,明晓自我在当下语境下所秉持的话语权之得失,这也许会给艺术创作的方向带来一点参考的作用。
-
百花绽放时
-
作者:
李海峰
来源:
卓越理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院校
齐白石
海峰
工笔
国画
荷花
继承人
传统礼仪
莲池
山居
-
描述:
李海峰号莲池山居主人、莲池山人,为齐白石再传弟子。李海峰幼年习书画,深得国画大师娄师白器重,2006年按传统礼仪被正式收为入室弟子。自此,李海峰成为齐派嫡传的艺术继承人,尤为擅长齐派工笔草虫与写意荷花。
-
琉璃:火铸的雕塑
-
作者:
叶紫
来源:
卓越理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然水晶
佛家
古琉璃
金银
博鳌亚洲论坛
中国通史
琉璃艺术
西域传
历史悠久
二氧化硅
-
描述:
7月18日晚,在上海举行的科比中国慈善行晚宴之慈善拍卖活动现场,为2011科比中国慈善行特别定制的一对金彩翡翠琉璃平安四方瓶以120万元人民币拍出。关于琉璃两字,释义较多。《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
-
中国写意油画之美
-
作者:
马飞
来源:
艺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文人画家
核心语言
思想影响
作品
潜意识
表现语言
我国古代
油画
传统文人画
-
描述:
"写意"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核心语言,文人画画家受道家思想影响"寄情于物",更加注重人自身情感的表达而非实物的"再现",这是文人画家们潜意识中"天人合一"观念的一种外化,他们更加注重画的娱乐
-
对中国风景油画民族性的思考
-
作者:
张育甲
来源:
艺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风景油画
传统
意境
民族性
-
描述:
风景油画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也蕴含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试从中西方绘画的差异进行分析,从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入手,在民族话语时代召唤下,艺术家应不断地在中国的审美传统和画面的意境中吸取养分,以自身的创造性与独特性创作出与本民族的文化生命同向前进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