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景德镇古陶瓷历史博览区
作者: 郭宝发   来源: 秦陵秦俑研究动态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接棒   接力跑  
描述: 景德镇古陶瓷历史博览区
景德镇制瓷秘窑与法国牧师
作者: 周在群   来源: 科学画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接棒   接力跑  
描述: 景德镇制瓷秘窑与法国牧师
一座巨大的雕塑和天然要塞——交河故城
作者: 黄慰文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例失调   传统技法   单体的   菩萨立像   体躯   中国佛教   秀骨清像   隋唐文化   雕刻艺术   佛教文化艺术  
描述: 一座巨大的雕塑和天然要塞——交河故城
一点感言
作者: 于逢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价值   极端个人主义   月是故乡明   文化传统   自我完善   美国华人   女青年   恋爱观   华人社会   对比研究  
描述: 一点感言于逢这本书读起来很吸引人。两个女青年,已经不是“女孩”了,却为了要出国读书,盲目地嫁给美国华人。到了“他乡”后,一个是强者,“拼搏”成功,一个是弱者,沉沦漂泊。故事曲折多姿,充满奇遇,充满悬念,五彩缤纷,使读者完全置身于西方世界之中。书里揭露...
粉彩传统人物意匠美初探
作者: 吴萍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传统人物   工艺技术   现实与浪漫   传统人物画   象征手法   意匠美   工艺美术   粉彩   景德镇陶瓷  
描述: 所谓意匠美,就是依据客观对象,又不为它束缚,抓住其主要特征。运用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大胆地设计提炼,而产生的一种形式美感! 粉彩产生于清代康熙末年,成熟于雍正时期(1723年至1735年)。由于,经历了大明五彩和康熙五彩等陶瓷彩绘工艺技术经验的积累,吸收了中国工笔重彩从线描到设色的
五彩、青花五彩考
作者: 赵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彩瓷   西藏   藏传   中国文化   景德镇   佛教   釉上彩   青花   色花   《格古要论》  
描述: 最早记载五彩工艺的文献,恐怕要数明代洪武时曹昭的《格古要论》了。《格古要论》中说:“新烧大足素者欠润,有青色及五色花者,且俗甚。”这里虽未提及五彩一词,但其“五色花”一词分明讲的是以多种色彩装饰的花朵,这多种色彩就是五彩。在这里,“五色花”一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只是对一种装
渡过黄河看雕塑
作者: 江心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纪念碑   装置艺术   述评   艺术家   信息传播   黄河水利委员会   新闻媒体   黄河流域   雕塑  
描述: 一位旅美青年艺术家,极其巧妙地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形象上、衍生出颇具前卫色彩的艺术构思,并成功地赢得国内中央及地方政府、新闻媒体机构的积极支持和鼎力相助。于是,两年来,由这位青年艺术家一手策划和操纵,国内新闻媒体掀起一阵阵浪潮,这一由艺术行为引发的浪潮,已远远冲出了艺术的围堤,奔腾气势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政治影响,给孤寂的前卫艺术带来了另一种生机。
中国雕塑精神的凸现:我看中国传统雕塑的时空观
作者: 李正文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空观   肖像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   人的需要   改造自然   文艺复兴时期   以人为中心   希腊神话   传统雕塑   人与自然  
描述: 西方传统的宇宙观认为人是自然的中心,自然是为人创造的,自然因人的需要而存在,人即是自然的主人,人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改造自然。 表现在艺术观中,创作常常以人为中心的、希腊神话中的诸神,文艺复兴时期
园林雕塑小品创作偶得
作者: 郭端本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纹样   小品创作   形式美   青铜器   民族传统   重新创造   形体结构   园林雕塑   青铜文化  
描述: 雕塑小品《虎杯》在合肥街头园林中已伫立了十个年头,十年前,我创作这件雕塑的想法是: 通过对民族传统青铜文化的学习、借鉴,再重新创造,博物馆展厅里陈列着的窍曲纹盘、莲瓣壶、大侣鼎等造型各异的青铜器
传统雕塑要面向现代生活
作者: 陆光正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艺美术   现代社会   现代生活   一代新人   生产形势   东阳木雕   文物保护   室内装饰   传统雕塑   建筑装饰  
描述: 目前,我国诸多传统工艺美术,从整体生产形势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发展、稳定、萎缩、流失等四种状况。要使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现代世界站稳脚跟,必须对传统工艺美术正确认识,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力求迎合现代生活的需要。
< 1 2 3 ... 6 7 8 ...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