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宁新生
作者: 宁新生   来源: 广播歌选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文化馆   人与自然协调   报刊杂志   新生   造型准确   以形传神   人物画   审美情趣   美术作品  
描述: 是静,均美态千般,气质高洁,一个个充满诗意的故事传情纸上,人物造型准确,行笔流畅,墨彩丰盈,立意隽永,显示了画家以神取形,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审美情趣和不凡的功力修养,凸现其清新脱俗的特有风格,他还善以丰富的景物一营造画面,渲染气氛,使人景相得益彰,体现了他的“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向”。
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与未来的思考
作者: 张玲   来源: 高职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化   环境   城市雕塑   和谐   传统文化   继承发扬   规划  
描述: 本文就城市雕塑的创意、文化、布局与环境的空间协调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重树全面、科学的建筑技术观
作者: 巫勇   苏继会   来源: 工程与建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技术   传统建筑   技术观  
描述: 建筑作为一种再现性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对建筑在技术与艺术两个维面的双重评价标准却始终存在,建筑艺术既非单纯建筑技术的客观化或物质化,也与其它艺术形式(诸如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纯粹地追求人类情感的表达有着本质的区别.建筑艺术的特殊性之一在于艺术形式的表达需要技术的支撑.文章通过对技术在建筑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分析,试图揭示技术全面渗透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本质,以此来唤醒人们重新树立全面、科学的技术观,返回现代建筑的原点--技术.
敦煌神韵墨彩浓,中西合璧颜色新等两篇
作者: 凡凡   来源: 工会博览 社会 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煤窑   京师   长辛店   产业工人   阶级队伍   工人运动   店员   机器局   传统手工业   神机营  
描述: 敦煌神韵墨彩浓,中西合璧颜色新等两篇
鸟语花香春色美,惠风和畅神更新——当代国际著名花鸟画大师和芝圃先生作品巡礼
作者: 凡凡   来源: 工会博览(社会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鸟画家   国际   传统技法   工笔花鸟画   作品   和芝圃   写意花鸟画  
描述: 和芝圃,著名美籍华裔书画家,收藏鉴赏家。少从北平湖社著名花鸟画家杨敏先生习工笔花鸟,在中国工笔花鸟画传统技法方面打下了深厚的基础。1960年又师从当代著名花鸟画写意大师、北京画院原院长王雪涛先生攻习
悟道与畅神——略论段传峰的绘画
作者: 卢禹舜   来源: 工会博览(艺苑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水墨画   工作室   畅神   当代中国油画   中国当代   气韵   自然山水   古木   人与自然  
描述:峰又名君霖,1970年生于河南,现任中国工人出版社艺术图书中心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6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2007年现就读于国家画院姜宝林工作室课题班。近年来策划并主编
风景与表情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工会博览(艺苑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风景   文化氛围   气候环境   对话体   教育传统   北方   表情   有机结合   文化气质  
描述: 赵九杰一向对风景怀有淳朴的感情.多年来.他从北方到南方,从乡野到海边.不断地走进大自然并沉湎于与风景的对话.体味颇多.表达亦越发顺畅。他的油画语言既有得自北方地理、气候环境乃至艺术教育传统的蒙养.显得浓郁饱满,同时又由于他在
中国绘画之“中西调和”
作者: 君霖   李炯   来源: 工会博览(艺苑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情感   艺术表现形式   国画   艺术发展   中西调和   文化传统   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   坚持   西画  
描述: 当今世界艺术由于历史的积淀,意识多样,思潮体系繁多,最有影响性的,同时主宰绘画艺术发展的两大体系,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艺术和以意大利为母体的西方绘画艺术。据史料记载,油画艺术最早传入中国
笔墨·传统·个性——谈中国画的现实追求
作者: 许平   来源: 工会博览(艺苑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齐白石   中国文化   文化个性   画面   表现形式   中国画   作品   艺术个性   传统文化   文人画  
描述: 读书的时候,曾经看到这么一个观点"中西方文化观念的极大差别表现在书写工具上的最原本的理解和使用,中国人是用毫毛(羽毛)软的一端来书写,而西方却是用羽毛硬的一端来书写……"。的确,软硬两端的不同理解和使用带出了不同的文化理解和内涵,中国水墨画与西方的油画、素描在美学原理和审美表现上是完全不同的自成体系的领域。但是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有些人认为也要把艺术全球化,本人认为这是不妥当的。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现根据个人多年的实践和体会谈谈几点看法。
刘大为
作者: 暂无 来源: 工会博览(艺苑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风格   语言创新   中国传统绘画   古筝曲   写意精神   语言系统   中央美术学院   写实主义   敦煌壁画   审美内涵  
描述: 的我国美术学院的写实教育的诸多审美内涵,以深入、扎实的写实主义语言系统融合了古风语言,从而使他的这种风格的绘画,犹如纯美的古筝曲子的现代演奏;大为先生的另一种绘画风格,是小泼墨写意;这是一种立足20世纪以来的我国写实主义传统,而结合中国传统绘画写意精神的风格样式。当然,无论哪种风
< 1 2 3 ... 23 24 25 ... 49 50 5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