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统哲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0 条
-
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绘画创作研究
-
作者:
张丹
来源:
艺术工作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舍形悦影
发现能力
西方绘画
创造思维
现代艺术
中国传统哲学
现代绘画
绘画教学
绘画创作
油画系
-
描述:
引言随着网络飞速发展、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等理论出现,艺术发展进入一个以多媒体装置为主的时代,在这特定年代如何训练学生具有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用什么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创作基本规律并培养其发现能力和创造力是很重要的。本文从绘画教学的方法入手,对学生进行从技术到思维、从观察到实践多方面多角度的训练,借鉴外国教学方式,形成有自己特点的教学模式,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根基,构建一个基本的创造思维原型。
-
同一与重复:谈极简主义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
作者:
刘悦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复
抽象绘画
艺术家
当代艺术
中国传统哲学
现代主义
极简主义
后现代艺术
立方体
作品
-
描述:
而成。她的同类作品《无题(大头针)》《无题(玻璃)》都是由同样大小的立方体呈现出来的(图1)。德国艺术家沃尔夫冈·莱伯(Wolfgang Laib)的观念作品《花粉》系列,是在水泥地或大理石上,用个人采集的花粉铺陈一个均匀的、平面的、单纯的矩形花
-
论陶瓷山水画艺术
-
作者:
吴志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文化底蕴
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
绘画艺术
魏晋玄学
美学范畴
艺术创作
中国山水画
山水画艺术
-
描述:
一、陶瓷山水画的文化底蕴中国山水画,可谓是博大精深,谢赫曾在《古画品录》中将绘画艺术归纳为六大标准。其中"气韵生动"是六法的核心,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其艺术精神的昭示可以追朔到先秦。中国山水画重在意境。所谓意境即是画中贯注的一种创作激情以及体现在画面上的节奏和旋律。早在先秦就已作为中国特有的美学范畴,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作基础的,先秦道家,魏晋玄学,隋
-
论周韶华绘画审美思维的现代性建构
-
作者:
陈健毛
李相武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画家
审美思维
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
意象性
外师造化
时代精神
现代性建构
林风眠
周韶华
-
描述:
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是中国当代画家不可回避的问题。当代绘画大师周韶华在这一问题上,始终以"气"这一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范畴作为基石,成功地实现了中国传统绘画审美思维的现代性转换和重构。
-
浅论中国传统哲学对现代陶瓷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
作者:
岑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哲学思想
现代陶瓷
山水画创作
艺术家
自然美
禅宗思想
宋元时期
高峰时期
中国山水画
山水画艺术
-
描述:
山水画深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有着道家儒家与禅宗思想的烙印。宋元时期是中国山水画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山水画在这时期得到充分的体现。山水画是以自然美充当了人的视觉世界,是艺术家对自身的肯定和超越。也是艺术家从自然中提取山水
-
汇集当代意识 创造精神家园——从桂林愚自乐园国际雕塑创作营看雕塑
-
作者:
张燕根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雕塑作品
文化功能
艺术家
中国传统哲学
桂林
现代观念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当代意识
-
描述:
汇集当代意识 创造精神家园——从桂林愚自乐园国际雕塑创作营看雕塑
-
李贺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感受
创作技巧
三人行
艾蒂
石涛
表现领域
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美术学院
无欲无求
中国美院
-
描述:
工作室开放展。2007年,"水墨中国三人行",北京。2008年,"年轻的姿态"新锐艺术家当代艺术11人作品展;"9+1"新锐艺术家油画作品10人联展;2008上海当代艺术四人展。
-
美学家美术评论家杨成寅
-
作者:
何启陶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界
美术学院
中国传统哲学
美术理论
美学范畴
学术活动
美学研究
评论家
研究生
艺术美学
-
描述:
近二十年来,杨成寅先生的学术活动逐渐为我国学术界所熟悉,并获得了应有的肯定评价,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并获政府特殊津贴。功夫不负有心人。作为老同学、老朋友,我为老杨在学术上的重大成就而欣慰。 一 杨成寅在学术活动上堪称多面手。也许由于社会环境和某种机遇的关系,他在音乐、雕塑、美术理论和美学论著的翻译、美学研究、美术评论乃至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方面,都曾尝试自己的力量。80年代曾被美术界认为是美术评论家的杨成寅,于1993年在广州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上展出十多件中小型雕塑作品,有不少参观者看了后都在问“是不是美术理论家杨成寅?”也是在1993年,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杨成寅40万字的语言学专著《现代汉语句型概论》,这件事使得周围熟悉他的人也不得其解。此书老杨也送了我一本。先看到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代前言的给作者的信,张先生赞同该书“把词的组合关系作为语法体系的基础”,在研究句型时“区别基本和派生的”,从这两方面对老杨的语法著作作了肯定的评价。
-
《周易》与绘画:对目前中国画争论的断想
-
作者:
李巍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实践
中国传统绘画
中间阶段
《周易》
哲学思考
一阴一阳之谓道
表现主义
中国画
传统哲学
“中”
-
描述:
我不是个顽固的“国粹主义”者,恰恰相反,我是力主创新的,青年时期在美术学院学的也是油画。但我今天要讲讲对目前中国画的争论的意见。 一 无论说“中国美术一百年没有发展”也好,还是讲“中国画与二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那种绝对封闭专制制度相制约的稳定”说法也好,或者说“中国画的历史太长了”也好,如此等等,一言以蔽之,
-
中国肖像画的独特造型规律
-
作者:
钟伟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汉语大词典
中国古代
中国画
白描
不同文化
相对独立
传统哲学
肖像画
以线造型
-
描述:
"肖像"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的意思是:以某一个人为主体的画像或相片(多指没有风景陪衬的大幅相片)。肖像画在中国画的历史中是很重要的一科,肖像画源自人类对自身的一种认识,不同文化的人群对肖像画有不同的理解,中国人受自身传统哲学的影响,对肖像画的理解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一、关于白描中国肖像画和中国的山水、花鸟、人物等画种一样都是以线造型,这种勾线填色的画法和西方油画有着很大区别。中国画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