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492 条
-
艺术与偶像
-
作者:
罗伯特·雷德菲尔德
于民雄
来源:
艺文论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偶像
民族
原始艺术
艺术风格
人类史
艺术博物馆
现代艺术
人类学家
思考
艺术品
-
描述:
我们一起来思考关于原始艺术的一些问题。原始艺术博物馆的存在暗示了这些问题。为什么会有原始艺术博物馆的存在?对于人类学家来说,在人类史博物馆里展现出这些非洲人的雕塑和美拉尼西亚的面具,并描述这些东西在其制作人的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似乎是很自然的。那么,博物馆整理收集如文艺复兴的绘画或亨利·摩尔(HenryMoore)的雕塑干什么呢?为什么不同部落或民族的东西都放在一起呢?为什么我们看
-
痛苦·美丽
-
作者:
唐大同
来源:
散文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现代生活
崎岖
原始森林
九寨沟
干扰
痛苦
五彩缤纷
黄龙
人类
-
描述:
埋没是一种痛苦。一旦被发现被当成希世珍宝,就又怀念起过去虽然寂寞然而安宁、恬静、自由自在的年代。人类的干扰是另一种痛苦。路途的遥远、崎岖已挡不住杂乱的脚步。古老的生命在现代生活的喧嚣、烦躁中颤栗
-
冰肌玉骨 清新素雅——元青花瓷器欣赏
-
作者:
博文
来源:
山西老年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含锰量
氧化钴
种类繁多
釉下彩瓷器
含铁量
元代青花瓷器
高温一次烧成
牡丹花
着色剂
-
描述:
在我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瓷器艺苑里,青花瓷器以它洁白细润晶莹的瓷质、清新素雅的蓝色彩绘图案、呈色稳定、实用美观而深受人们喜爱。 何为青花瓷?即在瓷胎上以氧化钴作着色剂描绘图案,再施以无色透明釉料,入窑用1200—1300℃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因它为白底蓝色,故称青花。 青花瓷起源于唐,成熟于元,盛行于明清,
-
领风气之先的青年服装变化
-
作者:
黄志坚
来源: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现个性
牛仔服
服装
职业选择
不同职业
统计表
不同年代
服饰
生活模式
社会发展水平
-
描述:
不同年代的着装,恰似一面镜子映照着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五、六十年代的“列宁装”、“中山服”,“文革”时期流行的“军便服”,明显地受着那个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一片蓝,一片灰,到一片绿,谁都
-
信念
-
作者:
兴国
来源:
陕西审计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作品
兴国
《信念》
散文
中国
-
描述:
信念兴国捧着沉甸甸的喜悦.我们走进春天.走进一个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季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回首似水流年的生命历程,仿佛虎头鞋那稚嫩的脚印仍在身后,春夏秋冬,新旧交替,每当我们沉浸在秋收的喜悦中,冬天已不期而至。自然界的规律不可抗拒,面对...
-
刘鹏春掀开大花碗(剧作家剪影)
-
作者:
毓钺
来源:
剧本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舞台
精神调节
非常态
戏曲现代戏
第六代导演
现实主义
魏晋风度
现代主义
时代意义
小孔成像
-
描述:
刘鹏春掀开大花碗毓钺看魔术,尤其是古彩戏法,最吸引人之处是一种悬念感:揭开罩布,掀起大花碗,不知道能变出些什么,而变出来的又总会出人意料。当再把碗扣上,你又会期测着另一个新奇的出现。刘鹏春写戏,往往给人这种感觉。我认识刘鹏春,恰值他掀起了一个大花碗,...
-
西欧掠影
-
作者:
阿紫
来源:
现代妇女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博物馆
分子结构式
万国博览会
航海探险
布鲁塞尔
自动扶梯
西欧
哥伦布
少数民族经济学
-
描述:
西欧掠影1.布鲁塞尔铁分子结构式建筑如果你认为这是一座现代城市雕塑作品,那就错了。矗立在比利时首都的这座现代建筑,与布鲁塞尔万国博览会大厦遥相呼应,其构思巧妙地取之于铁分子结构。九个圆球体建筑,各自独立又互相连接,顶部为一家饭店酒馆,其余均为展览大厅...
-
32开本小巧玲珑
-
作者:
滕惠芬
来源:
现代家教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阅读
每月
编辑
建议
家教
过期
杂志
读者
现代
不同意
-
描述:
编辑同志: 我与《现代家教》相识虽不是很久,但却深深地爱上了它,一到每月的5日,我都盼着把《现代家教》尽快拿到手,即使过期后,我也总爱翻看。
-
铟材王国
-
作者:
吴远定
来源:
金属世界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玻璃幕墙
电子器件
普通焊料
冶金化工设备
液晶显示
原子能反应堆
金属表面硬化
牙科合金
防雾玻璃
-
描述:
说到孙悟空有七十二变或许无人不晓,可是要说金属铟有无孔不入的神通,很多人怕会瞪大了眼睛。什么叫铟?它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其实,铟就在我们身边。电脑的液晶显示,锗管的心脏与引线,现代建筑的保暖玻璃幕墙
-
人面方鼎
-
作者:
周秦
来源:
金属世界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土文物
艺术的起源
青铜面具
艺术价值
浮雕装饰
青铜器物
省博物馆
公斤重
各具特色
商代青铜器
-
描述:
商代工匠的铸鼎技艺令后人惊叹。在众多出土文物中,有重达826kg的鼎王,也有数公斤重的精制小鼎,而鼎身的纹饰更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在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商代的禾大方鼎,此鼎因其四壁饰有罕见的人面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