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537 条
-
信息网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冯法祀
中国美术史
新石器时代墓葬
中国画
细密画
作品
画像石
美术馆
屈家岭文化
-
描述:
美第奇家族藏品展”以来,先后推出了“奥地利著名画家马克思魏勒作品展”、“列维坦及同时代画家风景画展”、“伊朗细密画精品展”、“中国画精品展”、“中国油画精品展”等画展,参观人数达40余万人,国内50家
-
宣德皇帝与宣德青花瓷器
-
作者:
刘炜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元青花
高安
窖藏
主题纹饰
元代
釉里红
江西
海内外
出土
-
描述:
宣德皇帝与宣德青花瓷器
-
沽上有珠玑 愿君多采撷:’98天津春季文物展销会巡礼
-
作者:
赵强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鼻烟壶
春季
清代
展销会
天津市
艺术品
民间艺术
青花
文物
展会
-
描述:
为了促进民间艺术品交流活动的繁荣与发展,规范和完善文物商品市场,天津市文物公司将于今年5月16日至24日在天津文物展示中心举办’98天津春季文物展销会。本届春展会在规模和档次上都比去年更胜一筹,荟萃了来自全国各地文物商店、文物监管市场及个人收藏的文物近万件,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和水准的文物艺术品展销会。
-
明朱小松款竹根雕佛手
-
作者:
罗扬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椭圆形
根雕
圆锥花序
佛手柑
故宫博物院
明代
芸香科
果实
紫赤色
嫁接繁殖
-
描述: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代朱小松款竹根雕佛手,堪称佳作。竹根雕高11厘米,深褐色,双佛手折枝式,均作仰立状。枝叶相连,下承木雕云纹座。枝端刻有楷书小松二字款。双佛手一高一低,错落有致。基部为圆形
-
河北五代王处直墓绘彩浮雕女乐图
-
作者:
杨泓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墓葬
发掘简报
女乐
五代
曲阳县
浮雕
汉白玉石
墓室壁画
文物
河北省
-
描述:
王处直墓,是河北省曲阳县发现的一处重要的五代墓葬,位于曲阳县灵山镇西燕川村西故山。该墓在1994年遭盗掘破坏,故于次年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保定市文物管理处、曲阳县文物管理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并在《文物》月刊1996年9月发表了发掘简报。这是一座由青石砌筑的具有前、后两室,前室左右还各有一个
-
清康熙五彩瓷塑童子香插
-
作者:
王健华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雕塑
河姆渡遗址
童子
红绿彩
陕西
康熙
陶塑
艺术品
两晋
新石器时代
-
描述:
我国陶瓷雕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们有随处可见的粘土为原料,描绘现时生活。陕西扶风地区出土的陶塑人面器残片,鼻梁高耸,嘴角微凸,是以竹木工具划刻而成,表情似笑非笑
-
历代署铭款的石湾艺术陶瓷
-
作者:
宋良璧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石湾陶塑
艺术陶瓷
广东
石湾陶艺
明代
陶瓷艺术
民国年间
动物类
雕塑
-
描述:
广东石湾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材料证实,至少在唐宋时就已开始生产,到了明清两代更是兴隆昌盛。明至清初以仿钧著称,世称广钧和佛山钧。刘子芬《竹园陶说》广窑条中说:石
-
湖南衡山窑彩瓷掇英
-
作者:
郑均生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衡山
文物调查
南宋后期
彩瓷
牡丹
湘江
元代
湖南
金属声
-
描述:
衡山窑位于湖南衡山县贺家乡湘江村湘江北岸的赵家堆、渡口边一带,现存龙窑遗址,堆积面积约4000平方米。衡山窑史志不见记载,直至1982年才在文物调查中被发现。根据调查和发掘所得实物标本考证,衡山窑的年代始于宋迄于元。该窑先烧造青瓷,到南宋后期至元代烧造彩瓷。
-
当前中国油画的几个问题
-
作者:
周晨阳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艺术市场
中国现代艺术
变革与发展
现代主义艺术
艺术家
写实油画
油画教学
中国油画
艺术批评
-
描述:
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在中国画坛已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中国油画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复兴、动荡和变革,它不仅在美术界而且在促进中国文化发展方面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油画的变革与发展当前也面临着问题.
-
近观中国当代油画(一九九二——一九九七)
-
作者:
顾丞峰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中国情结
超级写实主义
艺术家
新生代
中国当代
作品
弗洛伊德
超现实主义
油画创作
-
描述:
(一)油画的中国情结油画的中国情结,是指以亚麻布和油画颜料为主要材质媒体,以多层涂画为过程的绘画方式在中国所获得的特殊地位和难以割舍的“正宗”心态.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话题,这种情结不但在我们引入油画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在今天仍然作用于我们的思维.油画在中国的引入并逐渐成为大画种,主要是因为有中国画这一强大的文化存在与之相对应参照.对于中国人来说,材质上的对比连同思维方式甚至文明的对比,其冲击意义在历史中形成了一条长长的思维惯
<
1
2
3
...
5
6
7
...
52
53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