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1960 条
-
张明放:中国摄影市场正在逐渐形成
-
作者:
张瑾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艺术市场
投资
摄影作品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摄影艺术
艺术品
视觉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艺术与投资》:您认为材质对于艺术品本身而言是否重要?至少目前国内的市场按材质论价是很明显的,比如国画比版画贵、油画比摄影贵。张明放:艺术在不断发展,出现不同的材质,但是艺术没有变,我们欣赏的是艺术,不是材料。材料是艺术家用于创作艺术的手段,不是目的。艺术家运用不同的材料不断地创作出丰富的艺术作品。当今市场绘画作品整体比摄影贵,是不争的事实。摄影才出现不到两百年,而绘画已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作为视觉艺术的摄影和绘画一样在不断地发展。
-
水彩在西画之外闪光 上海崇源2006大型艺拍顺利收拍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交额
镜心
中国古代
成交价
价格
张大千
作品
桂林山水
傅抱石
大型
-
描述:
2006年是上海崇源入业以来的第四年,此次8月在上海花园饭店的拍卖会继续延续崇源的精品路线。拍卖会共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国名家水彩画、中国油画名家写生作品、华人西画、当代名家、文苑英华、丹青焕彩
-
十大最有影响力现代艺术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里程碑
艺术作品
色彩
艺术家
毕加索
雕塑家
造型艺术
裸体艺术
波普艺术
现代雕塑
-
描述:
1.杜尚《泉》装置1917年,法国艺术家杜尚将一个从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池起名为《泉》,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这一事件在现代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毕加索《阿维
-
艺术品市场还将朝着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 中国嘉德2005秋拍总成交六亿九千万
-
作者:
北茄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拍卖
成交价
邮票
中国书画
艺术品市场
作品
中国近现代
参考价
中国油画
-
描述:
11月7日晚上7点,中国嘉德2005秋拍历时4天,最终以总成交6.97亿元的喜人成绩落下帷幕。这次中国嘉德2005秋拍的成功,公司副总经理寇勤认为,"公司对这次拍卖会的整体水平感到比较满意,几乎每个专场都有雄厚实力的支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推出精品。另外,除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等传统项目以外,中国油画、古籍善本、邮品等专场的拍卖也都展示出不同以往的亮点,并推出了如碑帖法书、铜镜等收藏新领域。从拍卖现场情况来看,客观地说明了嘉德公司走精品路线的原则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
时机造就秋拍最大赢家 北京保利2006秋季拍卖会观后
-
作者:
徐俊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峡
成交额
镜心
成交价
新移民
作品
徐悲鸿
北京
中国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这块基本上与整体大盘调整的气氛相一致,但是其中的近现代书画专场,徐悲鸿的30余件精品以及李可染等诸多名家的名作吸引了相当的人气和买气,最后取得了72.2%的成交率以及过亿的成交额。中国油画以及当代艺术
-
六月拍卖 热浪依旧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德群
热浪
最高纪录
中国古代
世界纪录
成交
个人
最高价
作品
拍卖行
-
描述:
280万、319万、493万、1100万元、2073.9万、2743万、5280元、8577万元……中国古代地图的拍卖最高价、中国钱币拍卖的世界纪录、宋代官琴拍卖最高价、赵左个人作品拍卖最高纪录、廖
-
人物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
历史
高级轿车
艺术价值
故宫博物院
当代艺术
建议
艺术品市场
文物
文化遗产
-
描述:
井士剑3月21日,《新民晚报》以《以晦涩难懂的"狼来了"曲解寓言内涵——油画被撤展》为题,报道了原定于上海美术馆开展的"井士剑油画展"撤展一事,把撤展的原因归结于"井士剑的作品晦涩难懂"、"拿模糊朦胧的作品‘愚弄’大众",一时间在美术界引起了
-
档期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器
中国古代
迎春
拍卖公司
艺术品
中国书画
工艺品
北京
油画
瓷器
-
描述:
~~
-
早期青花瓷概说
-
作者:
萧罡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收藏家
青花瓷器
古陶瓷
唐代
早期
唐青花瓷
元青花瓷
中国文物
代表作
-
描述:
青花瓷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品种,在世界范围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正如英国著名的古陶瓷收藏研究家哈里·加纳爵士在他的代表作《东方的青花瓷器》开篇所说的,"在陶瓷装饰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哪一种装饰类型能达到青花瓷那样巨大的流传影响。""青花瓷器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主要是瓷质细洁而色白,
-
明代民窑青花瓷鉴藏
-
作者:
萧罡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工艺性
用笔
官窑
青花瓷器
布局
纹饰
艺术成就
明代
中国民窑
-
描述:
前五品是讲明代民窑青花纹饰线条的主要神态,后三品是针对画面布局而言。大家可以明显看出,瓷绘与书画之间,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马未都、胡雁溪等诸位先生已有文章论述。既有品,必有病。品之下,谓之病,明代民窑青花的"病"大抵有三:纹饰俚俗,用笔散漫,布局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