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1448 条
-
现代艺术精神与现代艺术语言——兼论现代艺术的理论基础
-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发展
现代艺术精神
艺术家
西方现代艺术
德拉克
艺术人格
绘画
美学意义
艺术语言
理性
-
描述:
机能,愉快及不愉快的情感和欲求的机能。”——这段话标志着西方现代艺术人格在理论上的一次完整概括,并且进一步成为艺术精神内在机制和结构的初步把握。
-
时装的雕塑大师--山本耀司
-
作者:
李春菁
来源:
服装设计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装
服装
母亲
衣服
60年代
女性主义
雕塑
-
描述:
60年代末,山东耀司从帮母亲做衣服开始走上服装之路,自幼失去父亲的山西耀司,看着母亲辛苦地从裁缝工作支撑家庭的生计,使他深深地了解女性特质中的韧性与坚毅,于是在设计服装时,他以完全的女性观点来看世界,成为一名实在的“女性主义者”。
-
当代视觉设计精品:欧洲篇
-
作者:
江威颐
来源:
服装设计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
环境设计
公共设施设计
欧洲
设计精品
展示设计
系统设计
当代
照片
商业
-
描述:
这套系列丛书摈弃了以往仅仅从风景、建筑、人情等去度量欧洲的角度,换以全新的视角,从店招门头设计、公共商业环境设计.指示系统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壁面展示设计、商业橱窗设计、雕塑设计等七个方面切入.于上万张照片中反复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精美照片。[第一段]
-
对建立中国油画评价体系的再思考
-
作者:
黄文中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价体系
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
前卫性
新媒体
油画展览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艺术形式
油画创作
-
描述:
多,而且他们的手艺确实不低,如果暂不思考是否依赖照相机等新媒体因素的话。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如果说中国油画的强劲势头或日前卫性在八十年代还是如日中天,那么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油画的强势地位及其前
-
山水与风景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社会
首席执行官
上海
品牌内涵
国内企业
消费者
广告策略
南中
董事长
创意
-
描述:
编者按:时隔七年之后,"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于2005年7月12日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本届展览延续了上一届的主题"自然与人",希冀在这些作品中让人感受到一种真正的人文精神的弥漫。可以说,早在19世纪末,中国的画家们就开始尝试中西画法的融合运用,我们可以在
-
成都双年展
-
作者:
吴梦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投资艺术
构成方式
特别展
现代艺术馆
当代艺术展
架上绘画
邓鸿
画如其人
范迪安
-
描述:
成都双年展由90余位艺术家构成的"主题展"和50位青年艺术家构成的"新人特别展"两大块组成,艺术家来自中国各个省市,也邀请了少数海外的艺术家。作品有装置、雕塑、架上作品、油画,版画、摄影,还有中国画,这样的构成方式在一般的当代艺术展中很少看到,更像是传统的展览。文图吴梦
-
翰海改写中国艺术品拍卖新记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家具
拍卖
中国艺术
新记录
艺术品
收藏价值
改写
中国近现代
古籍善本
中国油画
-
描述:
为庆祝翰海十周年的200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11月底结束,这次拍卖分成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油画雕塑及古籍善本、中国明清家具十三个特色专场,共有将近3000余件各具艺术收藏价值的藏品参加拍卖。为期3天
-
专访:写在“艺考”招生之际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家具
拍卖
中国艺术
新记录
艺术品
收藏价值
改写
中国近现代
古籍善本
中国油画
-
描述:
每年春节过后,全国各大艺术院校的专业考试陆续展开,成千上万的美术高考生,背着他们的画夹,提着画箱,开始奔赴大江南北的各大艺术院校参加考试。近年来,随着"艺考"的不断升温,每到此时,各大美术院校校园里总是人满为患,排着长队的考生和陪考的家长,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近日,本刊记者就"艺考持续升温"现象分别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孙为民老师和报考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的同学及其家长。
-
一盒子的“中国制造”
-
作者:
尚辉
金阙
COCAART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制造
工笔重彩
艺术家
当代艺术
展览
品牌商品
图像
立方体
消费
作品
-
描述:
的"中国制造"和完全西方化的品牌商品造成了莫大的讽刺与诙谐,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中国文化与体制的尴尬和困窘。这里喻指的已不单纯是这个物质主义时代所谓对人的尊重、实际上却被西方同化而完全丧失了个性与尊严,而且更深刻地从"中国制造"的背后披露了民族文化的沦丧与流失。
-
访著名雕塑家夫妇Cynthia Sah与Nicolas Bertoux:时尚坐标注入艺术灵魂
-
作者:
Linda
王吟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
设计理念
灵魂
艺术作品
夫妇
时尚
二三十年代
大理石
雕塑家
公共艺术
-
描述:
位于上海新天地太平桥人工湖畔,依二三十年代 Art Deco 设计理念而建的企业天地迎来了由著名的雕塑家夫妇萨璨如Cynthia Sah 和尼古拉·贝杜 Nicolas Bertoux 特别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