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2717 条
-
搜奇队油画颜料
-
作者:
暂无
来源:
孩子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颜料
发明人
代表作
-
描述:
颜料是被们用来为画作上色的东西。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它是怎么做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色彩斑斓的油画世界…… 油画颜料 现代油画技巧的发明人是佛兰德画家扬·凡·艾克。这是他在1410年左右开创的。右图是他最有名的代表作《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创作于1434年。
-
黎锦光辉艳若云
-
作者:
陈耿
张玉洁
来源:
海南档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散文
现代文学
《黎锦光辉艳若云》
-
描述:
海南所织,则多品矣。幅极阔不成端正,联二幅可为卧单者,多日黎单,间以五彩,异纹炳然,联四幅可为幕者,名日黎饰;五色鲜明,可以盖文书几案者。名日鞍搭……”这是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笞》中对黎锦的描述,
-
论当代中国油画创作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的运用
-
作者:
杨延帮
来源: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当代中国油画
韵味
-
描述:
油画传入中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长期的学习、吸收和成长过程,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特色,具有浓郁的中国韵味,那么这些韵味从何而来,源自于哪里?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从当代中国油画创作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入手,结合当代油画创作过程中的现实因素分析当代中国油画创作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的运用.
-
我与绘画
-
作者:
许淇
来源:
海燕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石膏像
绘画语言
德国表现主义
上海美专
西方现代派
中国画
林风眠
油画
苏州
-
描述:
我这一生,也和绘画结下不解之缘。这个"也",说明我另有不解之缘——文学。少时虽早慧,却学有偏门,数理化功课一塌糊涂,不得已,只能进私立的苏州美专沪校。我家住浦东,每日摆渡到四川路上的企业大楼的画室,画全中国最标准的石膏像。那一批西方古典雕塑名作石膏像,是校长颜文樑先生从法国购买装箱搭邮船运回国的,据说直接从原作翻制,比较接近原作吧?近读诗人邵洵美的旅行随笔获知,在巴黎万花楼斜对面就有一个卖石膏像的铺子,凡卢佛宫陈列的希腊罗马著名的雕塑均有售,他就曾订购了《伏尔泰》像等名作,准备捐赠国内的艺术学校,惜运货船在
-
二十四桥明月——古桥上的中国之二
-
作者:
熊召政
来源:
海燕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桥梁
瘦西湖
中国古代
江南
二十四桥
杜牧
石拱桥
古桥
扬州
乾隆皇帝
-
描述:
一马上看英雄,月下看美人,这是中国人惯有的欣赏方式。马上的英雄,如果驰骋在辽阔无际的草原。那一份剽悍与潇洒,不但让人眼热,而且心仪。月下的美人,如果在绣楼上倚窗凭眺,或者在花园里对花怀想,美固然美,但总觉得过于孤独。或者说,那一份冷艳有点拒人千里。但是,如果让月下的美人站在一座弯弯的小石桥上,带着荷香的风吹动她美丽的霓裳,玲珑的樱桃小嘴上,横着一管竹质的洞箫,那一份
-
雅俗隆兴寺
-
作者:
秋水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寺庙
明万历
释迦牟尼
观音像
正定
后燕
佛像
历史故事
龙兴寺
-
描述:
我念念不忘隆兴寺的佛。2008年4月和2010年3月两次去往位于石家庄正定县的隆兴寺,皆是为看佛。大铜佛、五彩悬佛、卢佛、独木佛、双面佛、无头佛等等以及那曼妙、古旧的庙堂都令我魂
-
中国古代虎形石雕
-
作者:
王蔚波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雕塑艺术
北宋时期
石虎
方形底座
神道石刻
陵墓石刻
造型
重要组成部分
石雕刻
河南省
-
描述:
虎形石雕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历经数千年,不仅在中国美术雕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能够使我们从中感受到不同时代的生活气息和社会风貌.
-
巨匠
-
作者:
何鄂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青年
演讲
创造者
古代雕塑
文化艺术
艺术结晶
创作
雕塑家
作品
仪式
-
描述:
在中国雕塑院·中国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成立仪式上,著名雕塑家何鄂先生发表演讲,并捐赠了她的作品《巨匠》。作品表现的是一位古代雕塑家的形象,何鄂先生说她在雕像背面恭恭敬敬刻了一句话:"献给古
-
江苏通州古镇石港发现的五彩戏画瓷盘考述
-
作者:
曹琳
来源:
中华戏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文化交流
清末民初
李克用
黄金台
二三十年代
黄鹤楼
考述
四杰
瓷盘
中国戏曲
-
描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位于长江与南黄海交汇处的江苏省通州古镇石港,每逢八月中秋,有供月、拜月、赏月的民俗活动。各家商铺在店门前的石板街道中间,摆上八仙桌子,桌上焚香清供。另外,陈设各式供品,有
-
主编致语
-
作者:
朱恒夫
聂圣哲
来源:
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主编
人民群众
中华艺术
民族化
代表性
艺术形式
潘金莲
新剧目
戏曲
-
描述:
衰弱的戏曲为何要振兴?大概主要有三个理由:一是戏曲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伦理道德观、人生价值观与审美观,它融会了我们民族的叙事文学、诗歌、音乐、舞蹈、表演、服饰、绘画、武术、杂技、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