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对“文明污染”的发问和思考
作者: 黄专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助餐   污染状态   图像志   当代艺术   向日葵   马病   世俗化   魏野   作品   油画  
描述: 魏野将他近期的创作集中在像环境污染这类主题上(加架上作品《向日葵》、行为作品 《未来自助餐》),他尝试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一种新的图像志,譬如他将向日葵比喻成人类的化身,并力图表述它在高度文明下的“污染状
邹莉的《百妃图》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女性意识   中国古代   女权主义者   女性解放   当代女性   女性文化   现代女性   男权主义   中国女性  
描述: 邹莉是上过山、下过乡,又出过国、见过世面的当代女性。她里里外外地悟过自身,悟过女性,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女人经”。当西方世界因鄙薄女性而出现女权主义和相继出现男权主义回潮的时候,在中庸的中国虽然没有
忆雕塑家严世俊
作者: 钱绍武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体系   彭德怀   如谚语所说   美术学校   沉默是金   工艺美术教学   “写实”   雕塑家   代表作品   研究生班  
描述: 。他沉默寡言,真如谚语所说:“雄辩是银子,沉默是金子。”当然,寡言不是不说。每当关键时刻,他往往要言不繁,极有分量。我认为他的代表作品是比真人略大的《彭德怀像》。在我所见到的彭老
·世纪风云回首看——略论中国美院的雕塑教学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个时期   雕塑语言   教学体系   西方现代主义   社会功能   本土文化   文化背景   教学大纲   雕塑教育   雕塑艺术  
描述: 回首20世纪中国高等雕塑教育的风雨路途,我们看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整整70年的步履。她的教学历史浓缩了一部中国现代高等雕塑教育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由于20世纪中国社会特殊的文化背景,雕塑教学始终面临
熔铸生命的尊严——张温帙的陶塑艺术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女性艺术家   生命状态   当代文化   当代中国   陶塑   当代精神   特殊性   雕塑   工艺要求  
描述:当代中国的女性艺术家中间,张温帙属于真正将艺术作为自己生活方式的那类人,她的拼命精神为她赢得了越来越大的名声。“是她烧的吗?”好多人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会为她陶艺的硕大体量感到惊讶!烧陶是辛苦的,随着这种艰辛的劳动,张温帙由过去自称“弱女子”,变为无可奈何地自嘲为“中性人”。
真·善·美——《美术鉴赏》导论(续)
作者: 迟轲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   形式美   真·善·美   中国古代   艺术家   写意画   中国画   绘画   美术鉴赏   《忏悔录》  
描述: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艺术文化的特色。 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和观众们,对于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戏曲等等,更看重作品中所表现的“善”和“美”,并不要求艺术达到与生活中的事物完全相似的“真”。 西方
不倦的跋涉者─—记文学评论家舒康乐
作者: 韩晓光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火光在前》   新时期十年文学   文学作品   景德镇   跋涉者   山水游记散文   当代文学评论   中篇小说   长篇小说   结构艺术  
描述: 不倦的跋涉者─—记文学评论家舒康乐
雕塑新闻动态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学   共和国三代领导人   新闻   中央美术学院   教学改革   雕塑家   深化改革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贴金工艺  
描述: ’99中国雕塑论坛主题 ——雕塑·教学·发展 为迎接21世纪,整个人类都以积极的方式力求与新世纪接轨,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在“三个方向”和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总体精神指导下,我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雕塑教学如何改革、如何发展同样亦是中国雕塑家直面的现实。为此,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决定,第五届中国雕塑论坛以雕塑教学为主题,举办全国性的针对雕塑教学的高层次的交流与学术研讨会,届时欢迎国内
雕塑新闻动态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民兵   现代环境艺术   创作活动   抗日战争   环境雕塑   新闻   艺术家   雕塑家   城市雕塑   学术研讨会  
描述: 通州,自古就是京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州拆县建区的发展,通州开始进行与首都改革开放步伐相一致的市政建设。环境艺术受到各级政府和驻军机关的高度重视。座落在区边的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吸纳了一系列大型雕塑的落户。
从雕塑语言的永恒性谈起:看“行动艺术”昙花一现与联想
作者: 张友明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雕塑语言   中国现代艺术   艺术自身   复印报刊资料   行动   艺术形式   美术家   中国美术   永恒性  
描述: 在艺术领域有音乐、戏剧、舞蹈、绘画和雕塑,而能传留久远的莫过于雕塑。只要它自身的耐久性强,而又不受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那它就能永久存在下去。 当我看到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的那件史前“玉龙”时,便立即感到是何等的美啊!它扬起长长的鬣毛,高昂而威严,卷曲成半圆形的龙
< 1 2 3 ... 24 25 26 ... 52 53 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