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1960 条
-
创新还是移植:北京2008,拷问雕塑
-
作者:
严长元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运文化
新视角
古代雕塑
艺术景观
城市规划
国际研讨会
移植
城市雕塑
北京奥运会
公共艺术
-
描述:
北京的城市雕塑应该向何处去?2008年奥运会,中国北京将给世界呈现怎样的城市艺术景观?人们不禁为这些问题担忧,9月15日至17日在京召开的“奥运文化与公共艺术国际研讨会”,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新视角。
-
从传统中超越——朱铭的太极系列
-
作者:
萧琼瑞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与现代
系列
超越
雕刻工艺品
南台湾
艺术家
乡土
太极
作品
雕塑
-
描述:
·展览名称:朱铭—太极雕塑展·展览时间:2006年4月2日至4月27日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如何调节国际与乡土的矛盾?这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许多艺术家共同面对的挑战与课题。朱铭正是以他的作品,尤其是《太极系列》,成功处理了这些问题,并
-
纪念性的变迁
-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题材
变迁
年代
历史主题
理想主义
主题创作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纪念性雕塑
-
描述:
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直至90年代出现了大型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历史主题创作一直是当代画家的重要选择。今年适逢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总结和研究一个时期以来的长征以及革命历史主题的创作,对于全国
-
梁明诚:从《新娘》到《信马》
-
作者:
王璜生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新娘
现实主义
意大利
创作
雕塑家
代表性
作品
雕塑艺术
现代雕塑
-
描述:
梁明诚无论是对于广东美术界,还是全国的雕塑界,或是中国的现代雕塑发展史来讲,都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具有相当代表性的雕塑家个案,梁明诚的成长历程很值得注意。
-
南朝陵墓雕刻造型风格研究
-
作者:
沈琍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柱
造型语言
造型形式
外来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
陵墓石刻
陵墓雕刻
南朝
风格特征
风格分析
-
描述:
导师推荐语:江苏南京及丹阳今存的南朝陵墓雕刻,是中国雕塑史的重要遗存。本文的作者沈琍是个雕塑家,又从事美术史论的研究。其博士论文首次运用风格分析的方法,从中国新石器时代到汉代带翼鳞神兽、石柱、碑碣
-
陈云岗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指导委员会
系主任
美术学院
陈云
现代雕塑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中国美术
陕西西安
艺术素质
-
描述:
1956年生于陕西西安。祖籍江苏彭城。198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留校任教至今。现为西安美院雕塑系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
-
无维埏埴——徐敏陶艺展
-
作者:
杨婧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陶艺家
传统陶瓷
深层思考
现代观念
民族气质
现代审美意识
传统精神
造型元素
创作方式
-
描述:
·展览名称:无维埏埴--徐敏陶艺展·展览时间:2006年3月20日至3月28日徐敏陶艺极富中国传统精神与现代审美意识,他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陶瓷造型元素的基础上,对传统造型加以解构,将拉坯成型的器物
-
“昭陵六骏”及其它——唐代陵墓雕塑欣赏
-
作者:
张恒翔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唐代
中国
文化艺术
昭陵六骏
陵墓
雕刻艺术
雕塑
-
描述:
唐代(618——907)是中国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唐代陵墓仪卫性石刻在题材、形式以及数量方面,开创了中国陵墓雕刻艺术的新局面。唐代帝陵除和陵、温陵在河南、山东,其余十八座陵墓都分布在陕西
-
陵墓石兽:狮子 天禄(麒麟) 辟邪——东汉、南朝陵墓雕塑欣赏
-
作者:
张恒翔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东汉
石兽
中国古代
辟邪
狮子
陵墓
南朝
麒麟
雕塑
-
描述: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主要包括地上墓道两侧的石人、石兽和地下墓室内随葬俑及其墓壁石刻、砖雕等。陵墓前置放石人、石兽(古代称之"石像生"),目的是为墓主驱邪、仪卫,同时也显示墓主生前的地位和权势。汉代墓前
-
隋唐时期陶俑艺术——隋唐时期陵墓雕塑欣赏
-
作者:
张恒翔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隋唐时期
艺术
科学技术
陶俑
陵墓
雕塑
时代风格
-
描述:
隋代(581-618)陶俑直接继承北齐、北周的传统,但俑的造型略有变化,身躯修长,面容较为丰腴,且动态增多。唐代(618-907)建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文化水平大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