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骏”及其它——唐代陵墓雕塑欣赏

日期:2006.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张恒翔 

【刊名】中国美术教育

【关键词】 欣赏 唐代 中国 文化艺术 昭陵六骏 陵墓 雕刻艺术 雕塑

【摘要】唐代(618——907)是中国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唐代陵墓仪卫性石刻在题材、形式以及数量方面,开创了中国陵墓雕刻艺术的新局面。唐代帝陵除和陵、温陵在河南、山东,其余十八座陵墓都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蒲城、富平、三原、泾阳、礼泉、乾县),号称"关中十八陵"。陵前的建筑物至今只留下基址,而仪卫性石刻依然可见。虽然各陵现存石刻数量不等,但让人们欣赏到唐代300年问石刻的艺术历程。唐代开国伊始,社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典章制度尚未健全,陵墓营造提倡"俭约"。唐高祖李渊的献陵(今在陕西三原县),仿效东汉帝陵,"堆土起坟",陵前只有石室、华表和石兽、石犀各一对。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在陕西礼泉县东北九嵕山),首创"凿山建陵",置浮雕战马六件于东西庑廊,又立"十四国君长"石像(今已不存)于

【年份】2006

【期号】第3期

【页码】77-80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