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设计
作者: 陈建评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瓷雕塑产品   造型   产品设计   发展趋势  
描述: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中,陶瓷的发明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时代需求的不同,陶瓷的技艺、创作风格以及风貌也有所改变,而其中的陶瓷雕塑产品也正在经历着这场变革。此篇文章对陶瓷雕塑产品的发展概况以及造型等进行了探讨,对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见解。
浅谈现代陶瓷雕塑的创作
作者: 王顺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特点   现代陶瓷雕塑   因素   创作现状  
描述: 陶瓷雕塑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它既反映了人们的物质文明也反映了人们的精神文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可以说,陶瓷雕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浅谈现代陶瓷雕塑的表现手法
作者: 陈明枝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现代陶瓷雕塑   装饰手法   成型方法   创新  
描述: 陶瓷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审美水平的提高,陶瓷艺术也需不断地创新表现手法,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的陶瓷艺术品,以适应新的时代环境要求。本文对现代陶瓷雕塑的成型方法和装饰手法进行了介绍,旨在促进陶瓷雕塑的不断创新,使陶瓷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简析现代陶瓷雕塑的表现手法
作者: 陈德强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超写实   成型   装饰   现代陶瓷雕塑   写意  
描述: 现代陶瓷雕塑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水平的提升有着莫大的关联。本文将从现代陶瓷雕塑四个方面的表现手法即成型手法、装饰手法、超写实主义表现手法、中国画式的写意表现手法入手,进行分析与探讨。成型手法包括直接成型与间接成型,重点在于拆解传统陶瓷肌理的成型方法、借用并体悟传统陶瓷的成型方法并重组。对于装饰手法,重点在于对传统装饰手法的新发现、反借用以及直接借用材质本身。超写实主义表现手法是将客观进行极致写实,中国画式的写意表现手法注重“神”而轻“形”。
试论中国当代陶瓷雕塑创作
作者: 徐桂梅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陶瓷雕塑   多元化   开放性  
描述: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我国对于当代陶瓷的新形势进行了研究,很多从事陶瓷创作的艺术家开始注重对于泥土语言的强化,对于在创作过程中的手工痕迹进行放大,颠覆了传统陶瓷创作的语言和表现形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代陶瓷雕塑创作的现状,并对当代陶瓷雕塑创作的特色和原因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国当代陶瓷的发展趋势作了简单的说明。
有我无我,神在自在——浅谈现代紫砂陶艺之美
作者: 戴李平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思维   紫砂陶艺   砂金   手工艺人   艺术风格   现代陶艺   陶刻   文人雅士   砂壶   手工技艺  
描述: 紫砂陶艺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紫砂壶艺、紫砂雕塑、紫砂杯艺、紫砂陶刻、紫砂金缮修补等多种手工技艺。其发展迄今约600年,理念不断得到改进,从最初以实用性为主,到后来实用性艺术性兼顾。从最初的“茶匙穴中,指掠内外”到建立起完备的紫砂技艺体系,多种细分门类一起齐头并进,共同推动了紫砂陶艺整体的蒸蒸日上。现代紫砂陶艺将原
现代陶瓷窑炉》正式出版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   罩式窑   武汉工业大学   辊道窑   测控系统   现代陶瓷窑炉   中等专业学校   现代化进程   燃烧系统   梭式窑  
描述: 由天津大学宋教授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书《现代陶瓷窑炉》,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陶瓷窑炉现代化进程中的需要而编著的,内容全面介绍了我国近十余年来引进的陶瓷窑炉以及消化吸收的收获。该书介绍现代陶瓷隧瓷窑、辊道窑及间歇窑(梭式窑、罩式窑及升降窑等),以及现代陶瓷窑炉的燃料、耐火材料、燃烧系统和测控系统。该书读者对象为从事陶瓷工程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的热工和工艺的研究、设计、生产的技术人员及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等现代陶瓷窑炉》正式出版
又见元青花
作者: 莘刚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那盖   底径   盖罐   鼓腹   马蹄型   感觉像   梅瓶   古代陶瓷   次元  
描述: 二十年前,在高安市老旧的博物馆地下室,我们很难得的见过一次元青花瓷。昏黄的白炽灯下,台子上放着三件瓷器,都带着荷叶盖,那盖,像极了蒙古士兵的帽子,那蓝色,透着浓浓的伊斯兰教元素。这就是传说中的元青花瓷,霸气中透着儒雅,沉静中透着富贵,我小心翼翼地用手抚摸,感觉像有一层油脂粘着手指,这可能就是专家所说的青花瓷特有的吸附感。凑近观看,厚厚的包浆,晶莹剔透。可惜的是,这么好的宝贝,难见天日,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就是我们分管文物的同志都难得一见。
青花山水创作要力求四好
作者: 饶敏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那盖   底径   盖罐   鼓腹   马蹄型   感觉像   梅瓶   古代陶瓷   次元  
描述: 我是个瓷画作者,最爱画青花山水,有人问我,画青花山水,你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我回答:四好:画好、发色好、与器型结合好,对前人的创造继承与创新好。 首先是画好。青花山水与国画山水渊源极深,是国画山水在陶瓷艺术中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因此,要画好青花山水,首先要能画好国画山水。 国画山水画得好的标准是什么?三点:气象、笔墨、韵味。
画青花山水,要精通国画
作者: 罗词华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那盖   底径   盖罐   鼓腹   马蹄型   感觉像   梅瓶   古代陶瓷   次元  
描述: 青花山水滥觞于国画,尤其是现代青花山水,几乎就是国画山水的坯上移植,所以,画青花山水,精通国画的画理和画技十分必要。 国画家画山水,讲究取势、章法和笔墨。 取势之法,是要抓住重点,如重点在画幅中间,可用“之”字来取势,即下方开头偏右,稍上偏左,再上又偏右,再上又偏左,屈曲如“之”字形;如果重点在上面,则可用“甲”字来取势,上面厚实,下面轻虚,如同“甲”字;此外,如重点在下面,用“由”字取势,在左面用“则”字取势,在右面用“须”字取势。
< 1 2 3 ... 10 11 12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