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陶】搜索到相关结果 1209 条
-
陶瓷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
刘袁庆
江阿凌
余海华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结合
颜色
现代陶瓷
继承
陶瓷绘画
画面
景德镇陶瓷艺术
真实感
肌理
工作经验
-
描述:
我是一名普通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工作者,在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个人觉得陶瓷艺术是一门非常深奥的课题。陶瓷艺术要想有新的突破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陶瓷艺术分为现代陶瓷艺术和传统陶瓷艺术。现代陶瓷艺术在技法上复杂多变,丰富地肌理效果在釉上.釉中.釉下.青花.釉里红.斗彩.堆雕等等地方展现的淋漓
-
当代陶艺实验教学
-
作者:
周光真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环境
陶艺作品
学生
创新精神
学员
当代陶艺
技法训练
陶艺创作
实验教学
艺术学院
-
描述:
笔者注:1990年代后期,我曾在美国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陶艺班担任助教。2009年开始,我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担任兼职教员。这是我在两地的陶艺教学经历与感想,与大家分享。景德镇陶瓷学院应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专业院校,但是,中国的陶艺教学整体规模要比美国小很多。国内一些大学硬件很不错。开阔、美丽的校
-
赋泥土以生命
-
作者:
李祥东
高寒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艺艺术特征陶瓷原料
-
描述:
一块泥土是没有生命的,但是,通过陶艺家的设计制造,就会使冰凉的泥土产生出生命热情。陶瓷泥土的可塑特征,使陶艺作品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造型。
-
艳花高树——祝大年的艺术境界
-
作者:
张欣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境界
大年
工笔重彩画
玉兰花
现代陶艺
美术学院
拙政园
首都机场
陶瓷壁画
中国美术
-
描述:
虽说是时过境迁,且待风轻云淡,历史的尘埃既定,蓦然回首间,总有些人、有些事,反而因为岁月的淘析,时间的沉淀而愈发清晰、闪亮起来。 回眸20世纪中国美术,祝大年先生是“寂寞”的,这该是一个时代的误会,但同时却是一个时代筑就的潜在的精神高峰。 祝大年(1916-1995),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现代工笔重彩绘画、壁画和现代陶艺的开拓者,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画家。生于浙江省诸暨市。1931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师从于林风眠、吴大羽。1934年转入北平国立艺专学雕塑。1935年经蔡元培先生推荐赴日留学。1936年入东京帝国美专学陶艺,从师于艺术大师富本显吉、北大路鲁山人。1938年回国,在郭沫若领导的第三厅画抗日宣传画、壁画。后在重庆、上海等地从事陶瓷设计和艺术活动。是中国陶瓷民族工业的领军人物。 1950年应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之邀,来北京中央轻工业部,任高级工程师,同时兼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陶瓷科主任、副教授。1952年赴景德镇等地,主持“建国瓷”设计与生产工作。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任教授、陶瓷系主任。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
乐游德化,阅陶读瓷
-
作者:
杨巍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境界
大年
工笔重彩画
玉兰花
现代陶艺
美术学院
拙政园
首都机场
陶瓷壁画
中国美术
-
描述:
如同这里出产的瓷器一样,初到德化的人,往往会觉得这座山城有着一种“低调的奢华”。它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腹地,水、陆、空的现代化交通设施几乎把这里遗忘。而且,作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不像景德镇那样有着官窑的“皇室血统”,亦不像醴陵那样有着“红色官窑”的荣耀,它是“草根”的。然而,小城并不“自惭形秽”,因为这里千年不熄的窑火曾陶冶出闻名世界的古外销瓷,并随着“海上丝路”的兴起而漂洋过海,成为改变了海外世人的生活,在中外贸易史上写下了令国人倍感骄傲的一页。 制陶工艺 “自宋元以来,德化陶瓷就主要以外销为主,内销市场份额很小,而且也很少有茶具,多数是观音像和日常用具。现在,随着它的品质与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内销市场渐渐被带动起来。再加上福建茶业经济的繁荣,很多企业都在开发茶具。”好友郭国明一边推开车门,一边介绍道。他的加工厂在德化1100多家陶瓷生产企业中颇具特色,不制瓷,只制陶。在他看来,陶制茶具比较自然,看起来更古朴素雅,更有禅茶的韵味。 加工厂根据制陶工艺流程划分为若干生产区。下午2点钟左右,工人已陆续来到车间,穿上围裙,戴上袖套,准备开始工作。
-
浅论传统陶瓷文化内涵对现代陶艺的观念表达
-
作者:
赵芳
徐晓云
肖群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艺
陶瓷文化
-
描述:
在历史长河中,人类与金、木、水、土的联系非常紧密,泥土始终与人类生活相连.中国陶瓷艺术有着最纯真、最本体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中国现代陶艺从萌芽、发展到逐渐走向成熟,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陶艺的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需要在传统基础上探索新的陶艺表述语言,使之包含的寓意性、表述性、装饰性得到的新的意义上的发挥,使陶艺真正适应观念多样化的表达,成为一种以个性为前提的开放性语言.传统与现代之间两者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有时甚至有些模糊,在许多现代陶艺作品中显露了两者在不同程度上的交织,陶艺家在创作时有意识的采用传统陶瓷技法来达到个性化的观念表达.为探索传统陶瓷技法在现代陶艺的观念表达中的应用、意义及两者的交融,本文通过对比、举例等方法对此作了系统的论证.
-
学院派陶艺在路上
-
作者:
林洁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陶艺家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学院派
双年展
当代陶艺
当代青年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2012年7月,第八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在浙江美术馆举行,该展览从1998年到2012年已经走过了15年。此次展览汇聚了200位艺术家、30余位艺术专业学生的陶艺作品。除了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台湾台南艺术大学等40余所高等院校及机构参与,还特邀了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10位艺术家及学生参展。那么学院派陶艺到底经过了怎样的发展之路?其在今天艺术市场中的位置如何?希望本文为我们带来答案。
-
冯林华作品赏析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格独特
1954年
21世纪
作品赏析
景德镇陶瓷学院
现代陶艺
传统技艺
陶瓷艺术
-
描述:
景德镇人文荟萃,大师云集。进入21世纪,一大批颇具传统技艺且兼容现代陶艺风格的艺术家脱颖而出,为本已璀璨夺目的陶瓷艺术增添了无穷的发展动力,这其中就有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冯林华。 冯林华,1954年生于景德镇陶瓷之家,自幼便受到陶瓷文化的熏陶,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成为其无法割舍的人生情怀。他青年时期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担任团总支书记,并深深受到著名画家胡献雅教授、施于人教授、丁千教授等前辈的艺术影响,使其能将中国国画艺术与陶瓷装饰艺术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艺术功力迅速攀升。他的作品既传承了景德镇千年陶瓷古韵,又充分散发出艺术创新的现代气息,风格独特,独树一帜。
-
万庆瓷画作品赏析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赏析
现代陶瓷
会员
中国
景德镇市
瓷画
江西
工艺美术
-
描述:
万庆 中国职业画家,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市美协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会员,798陶社(主持),佛印湖现代陶瓷研究院(院士)。
-
论中国现代陶艺的艺术特质
-
作者:
江春和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中国艺术
表现特质
传统陶瓷
现代陶艺
文化艺术
当代陶艺
风格
发展方向
传统资源
-
描述:
一、现代陶艺的表现特质从中国文化艺术根性来看,表现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主宰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世界现代陶艺也是由表现性风格拉开序幕,当外在形式——现代陶艺打破传统陶瓷的造型的桎梏,与内在内容——表现性传统契合在一起,表现性风格很自然的成为主流形式。陶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