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景德镇陶瓷文化游
作者: 吴立波   陈琴英   来源: 两岸关系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人   地方风   现代陶瓷   瓷都   陶瓷艺术   青花   颜色釉   粉彩   景德镇陶瓷   瓷器  
描述: 千百年燃烧不息的窑火,烧出了一个光彩夺目的陶瓷王国。瓷都景德镇丰富的陶瓷历史遗迹、珍贵的陶瓷艺术、精湛的制瓷技术和瓷味十足的地方风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陶瓷旅游文化。您来景德镇,有几个地方不可不到。 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在景德镇陶瓷馆内共收藏了不同年代、不同艺术造型、不同创作风格的陶瓷珍品一万八千多件,有自五代以来的名
打捞旧时光的财富 在怀旧中掘金
作者: 暂无 来源: 生意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人   地方风   现代陶瓷   瓷都   陶瓷艺术   青花   颜色釉   粉彩   景德镇陶瓷   瓷器  
描述: 王歆 怀旧,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商机。潘执中的旧货小店唤起了人们对昔日生活的美好向往,也开辟了一条别具特色的财富通道。 潘执中的名片上,正面印的是一盏老式台灯,黄铜底座厚实且沉重,晕黄的灯光透过拉丝玻璃灯罩泻下来,似乎是在向人述说着一段尘封己久的往事;背面则印着一只牛奶箱,看似普普通通的一只黄绿色铁皮盒子,因着上面所描绘的几个和历史相关的文字,便有了不同寻常的价值。 潘执中在上海东台路古玩市场开着一家名叫“上海怀旧”的小店,卖的多是和上海这座海派城市有些关联的居家旧货。名片上的那两样“宝贝”,只是显露了潘执中生意的冰山一角。他自己笑着说,他贩卖的是过去的旧时光。 将兴趣做成生意 从小就喜欢收集各种老上海物品的潘执中,开始的时候由于资金有限,多收一些价格低廉的小东西,并且只收不卖,因为他对那些收进来的老上海物品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不舍得让它们再度流落到市井中,有一度他曾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收纳上海历史风情的大藏家。然而只进不出的结果很快让潘执中感到了尴尬:一方面是“藏品”迅速“膨胀”,没几年,家里的角角落落里就堆满了;另一方面随着收藏规模的扩大,资金产生了压力。1994年,潘执中向单位递交辞呈,正式下海了。 做生意讲究的是做熟不做生,下了海的潘执中能做的也还就是倒腾“旧东西”的生意,只是做生意和“玩票”本质上的区别还是蛮大的。开始的时候,潘执中依旧是敝帚自珍,舍不得将手上的“宝贝”全流通,收进三件卖出一件,虽然赚得的利润还能够维持进货的本钱,但利用买卖来赢利可就谈不上了。如此折腾了几个月,赔上不少钱的潘执中总算是弄明白了生意应该怎么做:城市在发展,所谓的“老货”不断在产生,想全部收罗进来是不可能的,倒不如以藏养藏,多一点创收,一则可以衣食无虞,二则也可多一点收货的资本。 悟出了生意的门道,潘执中的买卖容易了很多。 从故事中挖掘价值 好玩——这是潘执中收集老上海商品的第一个标准,看似素朴的观点却蕴藏着十分独到的商业理念。商品能否成功营销,关键在于商品本身是否具有吸引顾客眼球的资本。“好玩”彰显的是商品的外在价值,反映一定历史的旧商品其使用价值已经式微,能够保留下来的价值正是其好玩的外观特性。 抓住了商品的卖点,潘执中的铺子很快就有了起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景德镇制的瓷娃娃、旧时代小孩子玩的铜铃铛、还有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玻璃冰淇淋杯,不少顾客就是冲着其好玩、耐看,而情不自禁地抱上两样回去。 然而并非所有的老商品都具有“好玩”的特性,事实上,一些相貌平平的老商品所蕴涵的市场价值要远比那些“耐看、好玩”的老商品来得高。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潘执中发现,自己如果能向顾客讲出一些老商品的典故,常常用不着讨价还价,这些老商品的成交价就能跑得很高。无意中,潘执中又摸到了一条旧玩生意的窍门,那就是——包装。 潘执中曾花300元收进过一块红铜珐琅质的牌子,上面刻着“上海律师证章”六个字,是解放前的货品。当时他就觉得这块牌子应该有些来历,查资料,问行家,费了很大的功夫,潘执中总算理清了一些脉络:原来这是块上世纪二十年代,由当时的律师公会颁发的律师执业证明,由于当时律师数量很少,这些执业铜牌发放也十分有限,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能够存留于世的更是稀罕了。知道了铜牌的典故,潘执中自然也就知道了它的价值,这样的老货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市场价格只会越跑越高,潘执中决定暂时不卖。 但故事还是在市场中传开了,有人闻风而来。一位台湾来的年轻人知道潘执中有这样一件宝贝,一连三次来店里,要潘执中转卖给他,但都被潘执中谢绝了。最后一次,这位顾客对潘执中说,自己要在台北开一个律师历史的展览,这块当年律师执业铜牌极具历史价值,缺了它,展览总有些遗憾,如果潘执中不愿意出让,他出1000美元押金租给他,展览结束即奉还!潘执中拗不过这位顾客的执著,答应了他。一晃两年多过去,也不见这位台湾顾客前来归还铜牌,潘执中心里明白,这铜牌出了手可就再也要不回来了,但相较于300元人民币和1000美元的比价,潘执中还是尝到了有“故事”的甜头。 生意做开了,潘执中的名气也渐渐传开了,不仅有一些爱收藏老上海商品的顾客会常上他这儿转转,甚至拾荒的、串弄堂收旧货的人也常拿着些拾来或者收来的老东西送上门来,问他要不要。一来二去,潘执中和两厢都交上了朋友,一边是顾客,是衣食父母,另一边是“供货商”,是信息源。潘执中的顾客越积越多,铺子里的商品每天都能卖出几样,而柜子也不见空,每天总能收进些新的、有意思的老商品。得空了,潘执中又在琢磨,如何加快这些“旧货”的流转速度,使之派生出更大的市场价值。 制造“旧货”新卖点 这一回,潘执中想到的是“主题营销”,灵感来自于一些专业历史博物馆、怀旧经营场所曾经要求他自己提供某些指定的老上海商品,进行“打包”购买。在对自己店铺里买卖的老上海商品进行了一番筛选之后,潘执中将目光锁定在老式灯具上。理由也简单,兼具装饰和使用价值的灯具本身的市场容量就大,加上如今怀旧复古风在装饰市场流行甚浓,适时推出老式灯具营销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找到了新卖点,潘执中兴奋起来,他又骑上助动车穿梭在大上海繁华的街道中,一盏盏典雅、古朴的老灯具从旧宅子里、从小贩的手里、甚至从垃圾堆里被收罗了进来,很快又被年轻白领、专业装饰设计人员、外籍人士买了去。有一个老外在上海购置了一座老洋房,讲究原汁原味的他要求设计和装潢人员完全按照老房子的格局进行设计施工,偏偏老洋房里的灯具因年代久远已经损坏了好几盏,这个固执的老外一意要找到“原配”的灯具调换上,拿着拆下来的灯具,跑遍了上海滩的角角落落,最后还是在潘执中的店里找到了五六盏同样从老洋房里拆下来的灯具,款式、年代和他要的完全符合,老外乐得合不上嘴。 “现在我最关心的就是哪里又要拆房子了,一拆房子,就会有很多旧东西流出来,灯具肯定是其中的一个大项。”正在潘执中说话间,一个串巷小贩提着一个老式台灯走过来,问他要不要。显然,潘老板收老灯具在圈子里已经“家喻户晓”了!
原色 科技汉朝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人   地方风   现代陶瓷   瓷都   陶瓷艺术   青花   颜色釉   粉彩   景德镇陶瓷   瓷器  
描述: 刑群麟 付志宏 夜深入静,天空中繁星闪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站在南阳太守府最高的楼阁上,抬头仰望,不时地用笔在旁边厚厚的纸上写写画画,他正在看星相。他不是在占卜,而是在搞科学研究。这个人后来写出了《灵宪》,他就是张衡。 而在地球的另外一面,也有人在抬头看天,不过无论从科研条件还是科研成果来比较,他们都差很多。东汉的时候,西方还没有纸张,而张衡那时候已经很常见了。不过张衡用的纸张,还比较粗糙。一般认为东汉蔡伦对造纸术进行改进之后,慢慢地更精良的纸张才流传开来。 造纸术就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它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书写材料,使文字有了新的承载体,结束了先祖在石壁、兽甲骨、竹木简和帛上书写的历史。 不过东汉蔡伦造纸一说,至今尚有争论。从目前的出土文物及资料来看,在西汉墓葬中已发掘远古的纸张。当时的纸是动、植物纤维的混合体,这些纤维碎末经过再加工就被制成了纸张。自东汉起,造纸技术经过改良,人们仅利用植物纤维就可以制成薄纸。 可以推断的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在造纸术的改良方面有所贡献。他发明了用树皮、麻、破布、鱼网等材料造纸的技术,并将造成的纸献给了皇帝。因此人们又将这种纸称为“蔡侯纸”。同时造纸术的发明,带动了笔、墨、砚的发展。造纸术传至东南亚、欧洲及阿拉伯国家,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造纸技术的发明和改进又带动了书法与绘画的发展。 对于纸的概念,目前学术界也有分歧。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古纸,还有陕西西安、挟风及甘肃居延出土的西汉麻纸是否属于纸,学者们为此争论不已。该纸的厚度和纤维分布不均,故被称为麻纸。麻纸在汉至唐近千年间,一直是我国书写绘画的主要用纸。 张衡夜观天象,并用纸将之计算记录,他善于思考和发现规律,很快他在天文方面的天赋就显现出来了。不久他制造了举世闻名的浑天仪。浑天仪又分浑仪和浑象,浑仪模仿肉眼所见的天球形状,把仪器制成多个同心圆环,整体看犹如一个圆球,然后通过可绕中心旋转的窥管观测天体。而浑象则与水力机械联系在一起,得到天球周日运动同步的效果后,然后再观察使用。这一发明在宋代苏颂和韩公廉等人努力下,把浑象和自动计时装置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张衡还发明了地动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中央立着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成为“八道”。道中安有“牙机”。仪体外部周围铸有八条龙,头朝下,尾朝上,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蟾蜍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地动仪内部的“都柱”就发生倾斜,触动牙机,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于是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很多人不相信,后来发生地震时,地动仪都验证了其准确性,不得不令人叫绝。 实际上张衡还不是第一个制造浑天仪的人,早在西汉,就有了雏形。一般认为西汉落下闳造过圆仪,后来经过几代人努力,到了张衡时,加以改进才有的。当然这个落下闳也不简单,张衡时用的历法,就是他创立的《太初历》。上面记载有节气、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确会合周期,其十二时辰计时法一直沿用到现在,体现了其科学的一面。 不过比起前人来,张衡要厉害得多。他的数学功底也相当了不起,汉朝的数学当时在世界上已经遥遥领先了。带有强烈天文学特质的著作《周髀算经》实际上也是数学著作。而《九章算术》中更有开平方和方程解法,甚至还提到了正负数,这是世界首创。 上面这些都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汉朝科技的发达。当然事实上汉朝当时的科技,与同时期的世界各国相比,都具有领先地位。那些杰出的科学技术成果,让人惊叹古人的高超智慧。我们现代人做的瑜伽,或者手术麻醉,其实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华佗创立的“五禽戏”,实际就跟现在的瑜伽很类似,而且他的“麻沸散”被用来麻醉病人做手术,因此说他是全身麻醉术的鼻祖也不为过。后人认为华佗手术的时候,一定也参考过《黄帝内经》,因为这本书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当然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至于说“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一本比较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革经》,一定也为华佗所用。当时医学发达,良医辈出,名声流传至今的还有淳于意等。 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实际上,瓷器历史久远,早在汉代中国人就已经会烧造瓷器了。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还发明了蒸馏法、水力磨坊、现代马轭和肚带的原型、漆器、用于冶金的往复式活塞风箱、出现于汉末的独轮车、水车和吊桥。冶炼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铸钱技术成熟,如三铢钱、五铢钱等。煮盐技术也不断提高,两汉出现了蒸馏酒,酿酒水平臻于完美。农业技术大幅度提高,东汉早期出现了水排等新式灌溉工具。 科技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如井渠,这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创举;改进了很多农具,大大提高耕作效率,有的技术比欧洲早1000多年;汉武帝时期发明了耧车,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在汉朝,人们已经利用温室技术来栽培蔬菜,这项技术比欧洲早1000多年。 除了这些,还出现了唯物主义思想家,如王充、王符、仲长统,分别著有《论衡》《潜夫论》和《昌言》。李泽厚有言:人是文化的积淀!确实,科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由科技可窥一国之风貌。总而言之,汉朝在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方面,都是相当辉煌的。
姚永康作品欣赏
作者: 姚永康   来源: 今日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雕塑规划   创世纪   自创   陶瓷雕塑   技艺   艺术作品   现代陶艺   翻模   创作   作品欣赏  
描述: 姚永康在陶瓷雕塑上的最大贡献是自创泥片卷塑的雕塑技艺,使艺术作品显露手制痕迹充分保留创作时的泥味。他的这一创制语言,可谓陶瓷雕塑的创世纪。因为它独立于古往今来雕塑制品翻模复制捏塑的技艺之外,突显着姚永康劈山引水的艺术气势,滋
浅谈陶瓷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和商品性
作者: 陈永春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价格   艺术市场   现代陶艺   艺术质量  
描述: 本文通过将传统陶瓷与现代陶艺进行对比,指出了陶瓷艺术作品的艺术性的质的转变以及由此引发的其商品性的复杂变化;并把陶瓷艺术作品的艺术性与商品性放在市场交换的环境中论证,阐明了艺术质量与艺术批年价格不平衡的种种原因,从而揭示艺术性与商品性关系的本质;批判了当前市场经济状况下,商人的唯利是图对艺术创作的误导作用,从而说明建立健全的艺术市场的迫切需要。
景德镇大酒店
作者: 暂无 来源: 红旗画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价格   艺术市场   现代陶艺   艺术质量  
描述: 景德镇大酒店
有关陶瓷概念、分类与名称的若干浅见
作者: 吴嘉兆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普通陶瓷   景德镇   现代陶瓷   器具   无机非金属材料   发展史   胎体   饮食器皿   中国瓷器  
描述: 汉语中的“陶瓷”是在现代才出现的合成名词,由“陶”与“瓷’联合构成。由于现代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陶瓷的不断涌现,陶瓷的含义,已不能局限于传统的陶器与瓷器的范围,而成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的总称,与它对应的英语词是ceramics。ceramics来源于希腊语keramos,意义是“烧成的材料”。由于陶器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烧成的材料”,因
论现代陶艺的审美形态
作者: 朱斐翡   张莉   张甘霖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艺术造型   中国传统   现代陶艺   陶瓷艺术   审美形态  
描述: 中国是个陶瓷大国,千百年来享有美誉陶瓷母邦。中国的陶瓷艺术也被视为足以体现本国文明成就和精神风采的重要方面。面对上个千年的终结,陶瓷艺术也与其它中国艺术种类一
张景辉陶瓷艺术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树林   中华民族   中国陶瓷   江西省   现代陶艺   艺术珍品   景德镇市   工艺美术   美术家   景德镇陶瓷  
描述: 张景辉,男,1963年生于江西景德镇,198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主要参展、获奖作品:1997年《灰色·真实的伪装》入选首届中国现代陶艺展;1999年参加国家级项目人民大会堂江西厅《京九情》的设计制作;1999年《红树林》获庆祝建国50周年全国陶瓷名人优秀作
现代陶瓷雕塑的写意特征
作者: 何芹   解君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手法   陶瓷雕塑   陶艺家   现代陶艺   美学   陶瓷艺术   写意特征   作品   艺术美   写意性  
描述: 陶瓷雕塑被称为火的艺术。著名的陶瓷艺术理论家邓白先生曾指出:其,美学内容之宏大,意蕴之美妙,体系之独特,特别是火的魅力,是一般工艺所不能概括和不曾
< 1 2 3 ... 119 120 1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