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胡学文——宁静之美的画者
作者: 胡学文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瓷   研究丛书   泥釉   青花玲珑   利坯   景德镇学   乌金土   瓷都景德镇   颜色釉   景德镇陶瓷  
描述: 胡学文生于景德镇,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其擅画山水、花鸟,追求自然之神韵,探求国画笔墨与陶瓷语言相结合的一种艺术效果。《晓行》作品入选北京建国五十周年成就展,2000年9月在
造型是基础 技能是手段 材料是媒介——关于四川美术学院陶艺教学的思考
作者: 孟福伟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瓷   研究丛书   泥釉   青花玲珑   利坯   景德镇学   乌金土   瓷都景德镇   颜色釉   景德镇陶瓷  
描述: 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任教期间,我已经开始关注四川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川美)的陶艺教学。2008年,当时川美的学生来景德镇雕塑瓷厂"乌托邦"考察实践,这家陶吧正好位于我工作室楼下,所以我很方便观察到他们的学习情况。2016年6月,我从景德镇陶瓷大学调入川美,目前负责陶艺系教学工作。常年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川美陶艺要发展,必须构建独立的教学体系和学术主张,既要科学合理,又要切实可行。
汪明:景德镇陶瓷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秘书长   副院长   现代陶瓷   江西省   书画院   装饰手法   景德镇陶瓷   工艺美术大师  
描述: 汪明 1970年出生,江西鄱阳人。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瓷都画院策划部部长,景德镇陶瓷书画院副院长,景德镇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美协会员。师从著名现代陶瓷山水画家,工艺美术大师徐子印先生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怀俊先生。擅长色釉装饰手法,现代青花技法,釉上泼墨、泼彩特殊技艺。曾八去北。
陈春陶瓷艺术作品
作者: 陈超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秘书长   副院长   现代陶瓷   江西省   书画院   装饰手法   景德镇陶瓷   工艺美术大师  
描述: 陈春2005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攻读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比较研究方向,2008年获取硕士研究生学位。现任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景德镇市女陶艺家协会会员。擅长釉下与釉上装饰,作品清新、典雅,具有女性的柔美,作品曾多次参加相关专业展览并获奖。其中,作品《罗裙荷叶一色裁》获"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银
传统陶瓷装饰形式试析
作者: 李晖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陶瓷材料   高温烧成   新彩   陶瓷艺术家   外师造化   釉下彩   古代陶瓷   古彩   装饰形式  
描述: 陶瓷装饰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凝聚着古代陶瓷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表现着中国人民的审美心理,再现中华文明的演化、进步与发展历史。陶瓷装饰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起,历经各个不同时期,始终贯穿于陶瓷制作的全过程,被表现在一切陶瓷材料上,并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质特性发挥出它的独特艺术魅力。一、陶瓷装饰的形成陶瓷的出现大约八、九千年的历史,但它的起源可追溯到更早的年代。它同人类的长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先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泥土在高温烧成后能结成硬块,从中受到启发,经过塑造成型并烧制的陶器也就开始出现了。
从工艺到艺术:试论民间青花的身份转变
作者: 詹伟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西方文化   装饰纹样   陶瓷生产   陶瓷雕塑   主体对象   弱势文化   现代陶艺   指日高升   文化主体  
描述: 一、引言"身份"是西方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可称为"身份认同",其含义是"某一文化主体在强势与弱势文化之间进行的集体身份选择,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磨难。"[1]虽然在
景德镇现代艺术瓷 嘉德春拍受热捧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艺术瓷   现代陶瓷   拍卖会   受热   主体部分   陶瓷艺术品  
描述: 备受陶瓷艺术界关注的2008嘉德春季拍卖会现代陶瓷专场于4月27日上午在北京嘉里中心隆重举行。来自景德镇及宜兴、龙泉、石湾等产瓷区的近80件现代陶瓷艺术品
中国现代陶艺批评的美学框架体系
作者: 李相武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   中国现代陶艺   框架体系   艺术批评  
描述: 中国现代陶艺批评的美学框架体系是对中国现代陶艺进行批评的基础。正如中国现代陶艺的字面结构所显示的那样,界定和评判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维度就是陶艺的维度,现代的维度和中国的维度。但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还需考虑个性化、原创性和作品的实现程度。
浅析“卡通化”现代陶艺的形成因素与艺术特色
作者: 吴怡莹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通化”现代陶艺   形成因素   艺术特色  
描述: "卡通化"现代陶艺于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兴起,其形成因素主要有现代陶艺新生力量崛起、现代陶艺商品化程度加深、都市白领阶层成为现代陶艺消费主体、动漫文化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等,具有卡通艺术语言与现代陶艺艺术语言有机融合、东西方文化艺术元素珠联璧合、强烈的波普化等鲜明艺术特色。
坚守与超越:何炳钦的中国瓷画艺术
作者: 刘新元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瓷   贴花装饰   中国陶瓷   坚守者   何炳   绘画样式   现代陶艺   陶瓷绘画   传统绘画艺术   墨妙  
描述: 对于何炳钦教授,我也是慕名已久。何炳钦是当代中国陶瓷画坛发展传统绘画艺术的大家。他的创作不为成法所拘,手法多样,笔精墨妙而意趣横生。滋润灵动且意境深邃,表现语言独具风格。他承接着中国瓷画的经典,给传统绘画样式注入了新的血液,创造出新的模式,使陶瓷绘画这一古老艺术尽显勃勃生机和活力。他是一位坚守者,坚守着传统笔墨的精华;他又是一位超越者,超越地表现新生活的形式,新的语言手法,表达着现代人的理念、思维和审美格调,与时俱进地反映着当
< 1 2 3 ... 16 17 18 ... 119 120 1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