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景观雕塑场所性表达的两种途径
作者: 王冬冬   郭晋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场所性   表里之间   自发性与被动性   景观雕塑   由表及里   由里而表  
描述: 本文以景观雕塑的"场所性"为出发点区分了其两种不同的场所特性,并针对两者之间的差异提出景观雕塑场所性表达"由表及里"和"由里而表"两种基本途径,并结合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实践对它们分别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文明与雕塑
作者: 陈克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场所性   表里之间   自发性与被动性   景观雕塑   由表及里   由里而表  
描述: 汉唐陶马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是最具特色的明器雕塑艺术。汉代斗志与力量集中体现在随葬陶俑肃穆、严整分明的线条特征中;唐文化的闲逸之情体现在陶马饱满流畅的身体曲线中。从历史角度出发,观察陶马俑的艺术特征,分出两类对比:绝对的动势和相对的静势,再从造型细节上进行挖掘,从而得出汉、唐陶塑艺术的对比。
夸父追日——关于我的作品
作者: 高峰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旅行箱   天外来客   天地之间   列宾美术学院   我在   吉林艺术学院   巴索夫   形式美感   国家优质工程  
描述: 派严谨的雕塑教学模式的指导,对苏派艺术教育的严谨、扎实的训练印象极深,也深受其益。但同时也体会到了国内雕塑教育与苏派教学之间的关联与差别。2001年时又到鲁美陈连福工作室进修,对鲁美传承下来的德国雕塑教学模
笔墨温润 文气洋溢——读李肇瑜的国画作品
作者: 安玉仁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似与不似之间   李肇   画理   梦回   搜尽奇峰打草稿   新文人画   题材多样   外师造化   传统文人画  
描述: 李肇瑜是个惜时如金,“无一日闲过”的画家。读他的水墨画作品,令我眼前为之一亮。他的作品源于传统,而又不落陈规窠臼,画面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文雅之气。作品题材多样,画路甚宽,油画、漆画、水彩等都有涉及。他笔下的《梦回闽北》《水墨江南》《故乡形胜》等系列作品,“立万象于胸怀”,笔墨温润,语境清新,墨色交融,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尤以表现家乡戴云山一带的风物山川见胜,叫人心生感动。古人云:“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
豪放,酣畅,典雅,滋润:澳籍维吾尔族画家帕拉·乔茹夫油画尝析
作者: 高原   来源: 新疆艺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画家   现代绘画艺术   心灵的最高境界   维吾尔族   新疆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艺术语言   作品   油画  
描述: 豪放,酣畅,典雅,滋润:澳籍维吾尔族画家帕拉·乔茹夫油画尝析
关于油画的通信
作者: 金锐   来源: 新疆艺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画家   现代绘画艺术   心灵的最高境界   维吾尔族   新疆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艺术语言   作品   油画  
描述: 关于油画的通信
中国山水画的造型研究
作者: 陈贲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物象   意象造型   似与不似之间   造型观念   对景写生   以形媚道   物质材料   外师造化   造型手段   风情画  
描述: 也属于其中一种门类,中国山水画它讲究以形媚道,寄物明志。意象造型是中国山水画的造型基础,它有别于西方的风景画、风情画,它的造型手段主要是以线为主,线是中国画的灵魂。同时讲究在对客观物象写生的时候提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提倡对客观物象的直接描摹,讲求形而上的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追求。
油画的“水性”之美
作者: 班宁秋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美学观   意境之美   似与不似之间   中国画艺术   中国绘画美学   中国美学   现代美术   骨法用笔   中国美术  
描述: 油画,顾名思义,是用油来调和颜料作画的。色彩粘稠饱满、鲜润艳丽、丰富厚重。而用水调和的颜料,润泽、通透、飘逸自然,内含中国美学特有的意境之美。油画的水性,是指用稀释剂来稀释油画颜料,使之形成“水性”的颜料特性。油画和水性绘画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便是水性油画最显著的特点。油画作为外来绘画品种自20世纪初引进中国以来,经百年发展,已与中国的美学观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在夯实中
“没有代表作”的国大师
作者: 曹千里   来源: 天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束束   中国画论   似与不似之间   刘泽棉   石湾   精致细腻   文职将军   十年   出窑   工艺美术大师  
描述: 紫荆花开的时候,南国一派祥和。车在开满花的街道上蜿蜒而行,佛山石湾跃进路的尽头,一座颇具艺术感的中西合璧的院落傲然耸立眼前。树木掩映,虫鸟和鸣,红砖墙身,银灰外衣,哈,是“柏林艺术馆”!早就听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有座不同凡响的艺术宫殿,一见之下,果然名不虚传。“我希望将这里建成一个宣传石湾陶艺的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石湾,读懂石湾陶艺。”潘柏林说。雕塑夹道,拾阶而入,穿过木门,进入“地宫”。琳琅满目,全是宝贝——潘柏林从艺几十年
画家视角与中西之间:朱乃正油画创作视角衍变的中西问题
作者: 曹庆晖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境   中西之间   视角  
描述: 本文以朱乃正(1935-2013)的油画代表作为对象,以"视角"为着眼点,具体讨论中西古典艺术中的观看与观念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为朱乃正所认识和选择并经由他的"视角"呈现出来。于其中,本文尤为注意揭示的是,朱乃正在油画的中西融合探索方面——具体而言即其逐渐触及的油画"造境"实践方面——来源有自的思考与探索步履,包括他所遭遇而未解的困局。
< 1 2 3 ... 7 8 9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