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鸥洋:与东方意象油画
作者: 陶咏白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风景   写情   艺术风格   一幅画   风景油画   方寸之间   天地之间   喀纳斯   继续成长   托物  
描述: 年届已70的鸥洋,艺术上依然具有青年人的锐气、锐意,她总也不能安于现状,总有新的想法,新的追求,新的成果。总会给人带来惊奇、惊喜。她的艺术总是焕发着青春的阳光气息。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探索的"东方意象油画"——"莲荷"系列、"自然之女"系列,以及"山花野草"系列。人
油画写意——风格、形态或精神
作者: 郑工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风景   写情   艺术风格   一幅画   风景油画   方寸之间   天地之间   喀纳斯   继续成长   托物  
描述: 一有人说:"写意不是风格,而是一种形态。"有人说:"写意不是形态,而是一种精神。"其实,人说写意各有所指,各有道理,尤其在中国油画这一问题上,说到写意,总有一个上下文关系,在特定的语境里,你会明白其所蕴含的意义。若将"写意"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提出,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其意
感受李楠油画的“亲和”与“灵动”
作者: 陈少立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风景   写情   艺术风格   一幅画   风景油画   方寸之间   天地之间   喀纳斯   继续成长   托物  
描述: "亲和"与"灵动"是我对李楠近作的整体印象。李楠的油画艺术具有一种亲和力,作品所流露出来的浓浓暖意很容易与观者产生共鸣。无论人物或风景,都看得出他画画时那种真诚而又平和的心态;再加上他发自内心的质朴而又轻松的表现手法,使得画面所呈现出的生动和灵动,都是打动观众,包括我在内的关键所在。
意象油画探索20年有感
作者: 鸥洋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美术评论家   《广州日报》   纯中   油画家   似与不似之间   油画民族化   鸥洋   中国文人画   意象油画  
描述: 我于1985年开始"意象油画"语言的探索,至今已坚持20余年了。《广州日报》著名记者吴聿立曾对我做了个专访,登在《广州日报》上,标题是《鸥洋——东方抒情意象油画的拓荒者》。我想,"意象油画"这一油画语言的拓荒,我应该是"继续者""参与者",因为老一辈油画家早就以"融合中西""油画民族化"开始了"意象油画"语言的拓荒,我只是较早提出以"意象油画"这一纯中国化的称谓来确立我对"油画民族化"的探索。
诸相非相的表达 诸法自然的呈现——读徐蕾油画
作者: 唐子舜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蕾   似与不似之间   绘画语言   相对空间   风景写生   相非   中国美术学院   国美   研究传统   《向日葵》  
描述: 看徐蕾的油画,很奇怪,有一些陌生的却也是亲切的感觉。她的作品“橱窗”系列,看上去散发出些许温和婉约、些许迷离浪漫的气息。画面中的主角,或者有着不知所以的眼神,或者戴着墨镜,他们与观者形成一种似是而非的交流;而主角背后的橱窗上,一些人影或行走,或伫立,与主角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却与主角在画面上融成一个整体。如果说主角与观者还有点互动,那么,那些人影,那些与主角有着某种联系的人影,与观者却似乎毫无关系。他们与
用色彩赏识自然:谈贾跃民的油画
作者: 巫俊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天津美术学院   大学时期   似与不似之间   油画艺术   光色   感受力   现实生活   印象主义  
描述: 认识贾跃民已有20多年了,早在他上大学时期给我的印象,就是个勤奋好学、感受力极强、很有热情的学生。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油画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使我国的油画艺术事业蓬勃发展。当时的贾跃民对绘画和现实生活极具敏锐力,他的油画艺术风格与价值观念被不断地修正和重建。刚毕业的那几年,他醉心于研究印象主义油画的光色变化规律和笔法,那段时期的学习为他后来的油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贾跃民进入天津美术学院油画
张峰作品
作者: 张峰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天津美术学院   大学时期   似与不似之间   油画艺术   光色   感受力   现实生活   印象主义  
描述: 自述:谈到写生,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印象派的画家们背着一个巨大的画夹走出门去自然中进行写生,在写实油画的发展过程中,写生一直作为画家们进行艺术创作和训练的最为基本的方式。根据资料记载,达·芬奇在创作他著名的作品《蒙娜丽莎》时,就是对着真实的生活原型进行创作的,他曾经利用音乐使得模特可以保持长时间的微笑,从而为缓慢的创作赢得时间。而其他的油画大师,例如伦勃朗、维米尔等人经常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求模特摆出所需要的造型,从而为其创作提供参照。正是写生的发展使得写实油画能够延续这么长的时间,假如写生被废除,那么很多写实
如梦如幻 如画如诗——读大唐卓玛油画的藏地意象
作者: 林木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专业   梦如   聚居区   油画家   卓玛   中国台湾   油画风景   当代中国油画   风马旗   天地之间  
描述: 我家里总会有一些著名画家们来做客。好几次,来访的画家都总是盯着墙上一幅油画风景画看。"这是谁画的?"画家们都好奇地问。"先不管是谁画的,画得怎么样?""画得不错。"大家看法很一致。"怎么不错法?"我总要追问一句,想从这些画家的评价中印证我的看法。我很喜欢这幅画,"英雄所见略同",当然很高兴。这幅画的作者就是长期生活在阿坝藏族聚居区,担任阿坝师范学院副教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美协副秘书长的女油画家大唐卓玛。
碧落闻天籁 浮世洗尘心——观冯艳油画新作
作者: 岂凡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尘心   梦如   士夫画   似与不似之间   浮世   艺术探索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不似之似   北京发展  
描述: 我与冯艳十几年前在哈尔滨的时候就已相识,后来我来到北京发展,而过了些年,她负笈来京学习,接触亦稀。直到她在宋庄设工作室,才又看到她的作品——清雅的立意,在工整细腻中透露出一股浓浓的诗意。当我看过了这些精灵般的画作后,我必须承认它们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知觉。以内心世界表现绘画,豪放的泼彩中又富有严谨细腻的精心刻画,作品所表现的清新典雅、超凡脱俗、生机盎然等,浑然天成般归于内心,归于自然。
意会山川
作者: 廖学军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尘心   梦如   士夫画   似与不似之间   浮世   艺术探索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不似之似   北京发展  
描述: 山水,是东方的大美所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大美所托。东方式的哲学审美赋予山水以独立的生命气息和性格禀赋,它或稚雅、或秀美、或雄强、或崇高、或深沉……面对自然山水,会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或会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 1 2 3 4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