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义民】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西方现代雕塑的转折点——奥古斯特·罗丹的雕塑艺术
-
作者:
赵炎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世纪
库尔贝
奥古斯特
一九
“现代主义”
艺术风格
十九世纪
象征意义
转折性
加莱义民
-
描述:
在西方雕塑史上,奥古斯特·罗丹(一八四○—一九一七)是一个转折性的人物,他的艺术风格首先继承了"古典主义"雕塑的传统,被誉为十九世纪"古典主义"雕塑最后的大师,但同时他也被称之为"现代主义"雕塑的开拓者,在"古典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许多新的方向,为二十世纪的雕塑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罗丹,一八四?年出生于巴黎的一
-
重识罗丹——朱尚熹雕塑日记
-
作者:
朱尚熹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从众现象
造型特点
滑田友
布朗库
卡普尔
钱绍武
曾竹韶
本体语言
布德尔
加莱义民
-
描述:
去年正值罗丹大展在国博的尾声。应《雕塑》杂志之约,需要一篇关于雕塑本体语言的文章,我选编了去年在国博临摹罗丹作品期间所写的体会,将议论雕塑语言的短文集中于此,供广大读者阅读。目前,我国雕塑界呈现出多元的状态,多元的价值观并存,少了许多以往的从众现象,多了许多理性思考。雕塑本体的研究开始受到部分人的关注,这对于我国现当代雕塑的发展提供
-
布朗库西:罗丹精神的传承者
-
作者:
董亮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朗库
美术史论家
还都
地狱之门
地面空间
形体结构
材料语言
马约尔
布德尔
加莱义民
-
描述:
在西方现代雕塑史中,布朗库西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在罗丹的学生当中,马约尔、布德尔、德斯比欧等都走出了自己的雕塑道路,但他们的雕塑语言和呈现方式还都没有摆脱罗丹的影子,他们只是罗丹这棵大树上长出的分枝。多数的美术史论家和雕塑家认为只有布朗库西摆脱了罗丹,在雕塑语言上最不像罗丹,开辟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道路。他曾经说“在大树底下长不出高大植物来”,意思是不要学习罗丹的表面,而要学习罗丹的精神,这与齐白石说过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是同样道理,年轻的布朗库西早早地悟出这个道理,离开了罗丹工作室,寻求自己的成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