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8 条
-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艺术资助项目
-
作者:
赵丽莎
欢欢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政府
艺术市场
罗斯福新政
资助项目
抽象表现主义
经济衰落
美国总统
弗朗西斯
-
描述:
大量失业者和贫民。美国政府在大力恢复经济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文化艺术的政策,不仅救艺术家于水火,更为日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跻身西方艺术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最成功的三个艺术计划是:1、公共工程艺术计划;2、美国财政部设立的绘画和雕塑部;3、联邦艺术计划。
-
詹水秧作品
-
作者:
詹水秧
来源:
公关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98年
佳作欣赏
美术系
中国民主建国会
2007年
协会会员
新加坡
中国历史博物馆
-
描述:
詹水秧作品
-
营口“青花”:中国耐火材料行业的“航母”
-
作者:
王庆波
来源:
共产党员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技投入
不锈钢产量
科技创新
镁钙砂
碱性耐火材料
青花
镁钙碳砖
营口
炉外精炼
主要材料
-
描述:
目前,世界上每年不锈钢产量达到3000多万吨,我国的不锈钢产能也已经超过1200万吨。在不锈钢的生产过程中,炉外精炼用耐火材料是必须的支撑性材料。近几年,营口青花集团依靠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以自主研发的优质镁钙砂为主要材料,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的耐火材料产品——镁钙碳砖系列产品,填补
-
生宣重彩:从技巧到观念:倪春林的工笔人物画
-
作者:
牛克诚
来源:
共产党员(河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学术
人文主义传统
潘天寿
青年画家
梦幻色彩
浙江美术学院
德拉克罗瓦
超现实主义
基础训练
林风眠
-
描述:
青年画家倪春林一般都将自己画作的媒质标明为“生宣重彩”。而从中国重彩画发展史来看,这个“生宣重彩”却并不仅仅是绘画媒质。因为,在整个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生宣”这一纸质与“重彩”这一颜料(以及技法)是从未一同登场过的。与生宣联结在一起的技法是水墨、淡彩,而与重彩对应的画面承载体则是绢帛、熟纸;生宣上的书画发展于宋元以后,而重彩则盛于晋唐时期。更为重要的是,以生宣为载体的绘画所蕴含的创作观念,是“写意”、“简率”、“文人”、“雅淡”等,而重彩样式的绘画则浸透着“工匠”、“工致”、“逼真”、“浓丽”等
-
论巴洛克风格盛期的油画特征
-
作者:
蔡富军
谢璐威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大利
巴洛克
写实主义
油画
-
描述:
这是一种在17世纪出现并慢慢兴盛起来的华丽的风格--巴洛克风格,在经历了社会对他的贬义解释后发展了起来,并且很快扩展到当时的各个艺术领域,在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它的影响下,涌现出了大批卓越的艺术家。之后又传遍了欧洲各地,将这种华丽的表现风格传播到了各阶层的人民当中,它的油画表现特点不离运动与变化,是一种符合当时的宗教又富有世俗特点的绘画风格,由于迎合了教会,也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之后才能发展的如此顺利。在各国各位画家的努力之下,将其发展成为对社会影响重大的艺术风格,在现世的人们将之奉为伟大的艺术之一。
-
山石盆景的组合多变与造型
-
作者:
唐吉青
来源: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智者乐水
小提琴独奏
仁者乐山
山水画家
主要素材
关山月
钱松岩
中国特色
天地精神
山水文学
-
描述:
山石盆景是以山石为主要素材表现自然景象的一种盆景形式。我们之所以称为山石盆景,与树木盆景一样,都是依据用材进行分类的。盆景的分类首先要去依据什么去分,不能这类盆景按照用材去分类,那类盆景又去按表现
-
向莫奈致敬 汤传杰油画写意荷花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花溪(艺术财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作品
主题性
油画艺术
布面油画
转型之路
传杰
书画爱好者
莫奈
中国美术
文化艺术发展
-
描述:
"向莫奈致敬——汤传杰油画写意荷花展",于2014年11月15日-11月20日在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展出期间,受到了媒体以及众多书画爱好者的好评,本次展览共展出近年"写意荷花"的主题性创作作品100幅
-
沈勤 赎回水墨的自足
-
作者:
三三
来源:
花溪(艺术财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墨语言
哪一样
达利
唐诗宋词
后期印象派
纸本
朱著
中国绘画
超现实主义
难以言喻
-
描述:
节选自《灰色的狂欢节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朱朱著沈勤,在1980年代就以工笔绘制的《师徒对话》引起了震动,画面的结构明显透露出萨尔瓦多·达利的超现实主义影响,1990年代,随着他移居石家庄
-
上海雕塑的追梦时空
-
作者:
暂无
来源:
花溪(艺术财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主题论坛
艺术区
世纪大道
现代美术馆
艺术历程
艺术探索
欧战
国土资源
大学建筑
-
描述:
雕塑是城市之眼,城市品质的体现,上海开埠以来便不乏雕塑的身影,从昔日的欧战纪念碑甚至李鸿章像,到孙中山像、鲁迅像、蔡元培像、巴金像,以及普希金像、莎士比亚像,无不例外的展现了每个时代的城市风范。1985年,中国第一座户外的"马克思恩格斯像"矗立起来;1993年,第一座市长像——"陈毅像"在上海南京路外滩矗立起来,以及1990年建成的"五卅纪念碑"、2000年建立的在世纪大道的"东方之光"等等,老一代的前辈,用他们一生的造诣镌刻了时代的经典。而新时代的上海雕塑文化也在不断续写。
-
推荐
-
作者:
暂无
来源:
花溪(艺术财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Walter
藏毯
策展人
特定关系
刘符
中央美术学院
塞尚
全国农业展览馆
抽象表现主义
同名小说
-
描述:
黑侏儒/下:范西、刘符洁、娜布其80分2014.10.25-2014.11.21星空间"黑侏儒"一词源自于英国作家沃尔特·司各特(Scott Walter)一部同名小说,它呈现的是一种残酷而真实的存在,当所有浮华的表皮被层层剥去,剩下的只有让人不敢直视的真相。展览延续了"黑侏儒/上"当中"建立作品与空间的特定关系"的特点,刘符洁的新作试图探讨"关于雕塑的观看",即在对比中研究介于雕塑的"照片"和"实物"之间的"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