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蒙克的几幅作品
作者: 禾三三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   奥斯陆   壁画   蒙克   持续发展   大学礼堂   中心主题   个人生活经历   颜色象征   作品  
描述: 《生命的舞蹈》125.5×190.5厘米,布面油画,1899—1900年,奥斯陆,国家画廊。 1889年蒙克在巴黎观看跳舞的时候,他已感到跳舞的景象酷似促使他去表现的生活本身。在《生命》组画中跳舞的人是在大海的背景前,成为一个中心主题。现在的画面是将四个人以严格对称的布局推到前景。左边穿浅色衣服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姑娘,她身旁并非无用意地生长着一枝娇嫩的花,它突出表现了这个姑娘“花一般”纯真的稚气。画中央是一对拥抱起舞的情侣,衣服的鲜红颜色象征着燃烧着的爱
珠宝化蝶记
作者: 三三   来源: 中国宝石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宝   K金   珍珠  
描述: 一小堆零零散散的五彩宝石,一颗温润的亮白珍珠,一块冷冰冰的18K金金属,一支笔,一张纸一通过怎样的巧夺天工才能将这些寻常之物组合在一起,幻化成一只彩蝶飘舞在胸前?今天,请随ChinaGems一起见证《化蝶》这件作品从草图到实物的幻化过程。
腕上的绘画艺术
作者: 三三   来源: 中国宝石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技巧   绘画艺术   艺术品  
描述: 用画笔下的五彩之梦来渲染日月交替间的斗转星移.用高超的绘画技巧去碰撞指针旋转间的轻盈优雅.他们的结晶便是本期ChinaGems为你带来的珠宝腕表中的绘画艺术。在这里举手投足间品味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是向先人致敬的完美艺术品。
维多利亚风格珠宝的文艺时代
作者: 三三   宋宁   Getty   来源: 中国宝石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宝   人类生活   艺术价值   维多利亚   浮雕   风格  
描述: 维多利亚风格珠宝,以“日不落帝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命名,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1837~1901年)形成的艺术复辟的风格,它重新诠释了古典的意义,扬弃机械理性的美学,开始了人类生活中一种全新的对艺术价值的定义,它以大颗璀璨的宝石彰显奢华,以蜿蜒辗转的花叶枝蔓表现浪漫,以立体精细的浮雕肖像勾勒优雅……
郝重海黄金的雕塑艺术之路
作者: 三三   来源: 中国宝石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宝首饰   时尚   雕塑艺术   宝石   黄金  
描述: 黄金是一种可塑性非常强的金属.既司以进入高度集中的工业化生产.又可以在艺术家手中用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进行表达,且看黄金雅塑艺术家翻他昕襞现的独特艺术魅力
成都VS广州千年的距离?
作者: 三三   来源: 环境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都   音乐史   语言   广州   艺术   凝固   诠释   建筑   VS   距离  
描述: 建筑,一首凝固的音乐。一首用所有的石头和建材筑成的,如雕塑般,如诗歌般,既静态又动感的音乐。好的艺术是不由亵渎的,更需要读懂它性灵的人。好的建筑更需要仰望,那些思想的碎片、艺术的精华、生活的智慧,藏在片瓦只木中,因为无语,故由人评说。建筑,代表着一个时代,又常跨越一个时代。它用一个时代的语言和思想来诠释,却在另一个时代得到全新的诠释。每一个时代的评说各有千秋,建筑又自成一格,但千百年过去了,若干个时代变迁了,民族的建筑,却总有一种传承的核心及同质的文化。犹如一栋栋凝固的音乐史诗,尽管历尽桑田,却独自屹立无言,让历史洗礼。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注脚……以及更多的仰望。于是,我们期待从仰望建筑开始,解读每一个建筑的心声,通过那个时代的语言,了解我们历史的内核与文化的传承。
首富马云卖画记
作者: 三三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2015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一幅名为《桃花源》的油画拍出了3600万元港币,加佣金达到4200万元。这样的价钱对于画作本身来说不算稀奇,关键是要看作者的来头。原来这幅油画的作者是商界大佬,中国首富马云。从2013年处女作拍出242万元的高价后,马云一发不可收,决定在画界闯出一片天地。面对网友褒贬不一的评论,马云自有一套理论,画不在于怎么画,而在于怎么卖,不在于画得多好,关键有没有人欣赏和喜欢。
沈勤 赎回水墨的自足
作者: 三三   来源: 花溪(艺术财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墨语言   哪一样   达利   唐诗宋词   后期印象派   纸本   朱著   中国绘画   超现实主义   难以言喻  
描述: 节选自《灰色的狂欢节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朱朱著沈勤,在1980年代就以工笔绘制的《师徒对话》引起了震动,画面的结构明显透露出萨尔瓦多·达利的超现实主义影响,1990年代,随着他移居石家庄之后,似乎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沉寂,那恰好是商业气味开始弥漫的时期,这一段缺席对他来说也许是幸运的—当他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时,带来的是一种经过了异乎寻常的"进化"之后的面目,不过,与其说"进化"还不如说"退化",浪子所完成的是一次朝向远古的历险—在他的身上似乎滤清了这个年代的众多影响的杂质,返归了一
披萨意味
作者: 三三   萱萱   来源: 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滩源   教堂   中心区   意大利   餐厅   意味   手工制作   《最后的晚餐》  
描述: 电梯门一打开,油画《最后的晚餐》迎面而来,向内走去,画中教堂的天花板就出现在餐厅的中心区,整个餐厅以意大利教堂为灵感,整齐划一的餐桌椅仿佛信徒的座椅,周边三间包房,就像私人祷告室。开在益丰外滩源4楼的意大利教堂风格餐厅Capo,用这个颇为绅士的幽默,博得众人一笑。还没说这家pizza之前,你一定要先去看看烤炉。餐厅尽头的两台Pizza炉是来自那不勒斯的Michele Strazzullo家族手工制作的。这个家族四代做炉,可以说是世界许多餐厅pizza炉的指定品牌。CapoPizza炉每一块砖及泥土都是从意大利运来的,花了Michele家四天时间才完成。两个炉子各司其职,一个专门烘烤那不勒斯pizza,用苹果木和橡木烧,另一个则用来烤炙肉类及海鲜,用日本进口备长炭。
舒拉米特·米勒绽放的“釉”惑
作者: 三三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感   艺术道路   现代艺术博物馆   舒拉   拉坯机   地质过程   空白区域   灵感来源   壶身   结晶釉  
描述: 舒拉米特·米勒从开始使用粘土已经差不多40年了,或者说这早已成为她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永无止境的追求。她把她的职业划分为追求艺术道路和工艺教学。她参加了在以色列和世界各地的许多陶瓷展览和比赛。同时,舒拉米特还在位于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附近的工作室从事陶艺教学。对于舒拉米特·米勒而言,她的灵感来源于世间万物。作为一名陶工,她在拉坯机上造型,并通过将认知的历史文化自然地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