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搜索到相关结果 562 条
-
吴信坤在美国雕塑
-
作者:
胡春良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雕塑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专业委员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铸造协会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不久前,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美国著名华裔雕塑家吴信坤的雕塑展。此展系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中国铸造协会艺术铸造专业委员会主办。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中国文联副主席覃志刚、中国华侨联合会副主
-
回忆与抵达——读刘若望的雕塑
-
作者:
韩雪岩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运作
回忆
历史语境
文化资本
精神维度
虚构
主流话语
雕塑
-
描述:
被资本权贵以金钱的天平加以衡量,一旦失去媒体或所谓“主流话语”的聚焦,就被藐视的目光无情地打下观察的暗角。
-
我画故我在——秘鲁现代艺术大师西斯罗印象
-
作者:
王世申
周义琴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秘鲁
七十年代
艺术大师
现代主义
印象
清水混凝土
西南部
-
描述:
的树木和碧绿如茵的草坪将典型的欧式花园的气息扑面吹来,那座裸露清水混凝土的建筑十足地彰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颇为流行的现代主义风格,而错落有致地布置在庭院各处的几件雕塑作品,更像是主人的无字名片。
-
行走间,遇见上帝
-
作者:
姜晟颖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性
情感
艺术家
现代主义
上帝
雕塑家
古典主义
艺术灵感
-
描述:
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是欧洲雕塑史上继米开朗琪罗之后最具世界性影响的雕塑艺术家。他是古典主义雕塑的最后一位大师,同时又为现代主义雕塑开启了新的道路。他认为雕塑是一种"凹陷
-
极简主义与大地艺术中的符号学意象
-
作者:
侯伟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艺术
构成主义
亚里士多德
象征符号
建筑艺术
抽象主义
符号学
意象
-
描述:
"抽象"这一术语,可以理解成从自然里抽象出来的什么东西,或者是用在那些不表现自然的艺术上。在亚里士多德时期,文学、绘画、雕塑与建筑艺术都是被当成模仿艺术来看待的,而抽象主义则使艺术家意识到绘画是自身存在的一个实体,并不是对别的什么东西的模仿。其中俄国的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用
-
谈谈党委信息的三美
-
作者:
王海华
来源:
秘书工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委
信息容量
信息工作者
快乐体验
指导工作
审美感
主要表现
雕塑家
工作现状
审美价值
-
描述:
,有了生命,赋予工作审美感,才能享受工作的乐趣。作为一名信息工作者,笔者认为,在“天天短平快,年年马拉松”的工作现状中,党委信息蕴涵着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为形式上的简洁之美、内容上的实在之美、价值上的效用之美。
-
陈大鹏的雕塑视角:根在历史 情系中华
-
作者:
老海
来源:
民间文化(中国文化产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州美术学院
艺术道路
历史
《希望》
中华
自主创业
雕塑
陈大鹏
-
描述:
陈大鹏印象这位湖南艺术家,一直是业界公认的怪人。24岁凭借大型雕塑《希望》震动艺林,成为艺术新星。27岁时,他进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拜著名雕塑大师潘鹤为师。学成毕业后,他毅然选择了自主创业的艺术道路。在十几年中,为着那心中的理想,他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历尽人间沧桑。古人云:行万里
-
直面现实关注民众唐一禾的艺术追求及其启示
-
作者:
赵志红
黄宗贤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认识
艺术家
现实题材
艺术创作
美术创作
现实主义创作
作品
分流现象
学术性
油画
-
描述:
唐一禾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位重要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内忧外患的境遇中确立了"到民间去"的艺术思想,将艺术的视野转向现实转向民众,创作了一批具有深刻现实关怀、折射着人道主义精神
-
纪念唐一禾文论节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认识
艺术家
现实题材
艺术创作
美术创作
现实主义创作
作品
分流现象
学术性
油画
-
描述:
困难的环境,考验了人们的品质,显出唐先生是爱国的艺术家.唐先生的画,是歌颂抗战的,尤其难得的是,他的很多素描和油画,表现了对祖国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现在我们读到了他的<村妇><穷人><女游击队员><七七的号角>(画稿)<胜利与和平>,可以看出唐先生对于劳动人民,是如何骄傲地热情地加以表现.
-
编者按语
-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编者
审美特征
美术教育
新表现主义艺术
新时期
工笔画
影像
文章
按语
作品
-
描述:
新时期以来,工笔画家和工笔作品空前增多,工笔画的前景如何?郎绍君先生通过谈论工笔画的诸概念的区别,以及工笔画的写实性和表现性,无表情现象和格调等问题,以回答关于工笔画创新及提高工笔画品格的迫切课题。王嘉的文章研究了传统工笔画中虚美的审美特征,虚构、虚
<
1
2
3
...
35
36
37
...
55
56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