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搜索到相关结果 542 条
-
是什么让我与众不同 评岳敏君创作
-
作者:
冀少峰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偶像
现实主义
艺术展
艺术风格
圆明园
艺术家
创作
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用传统的绘画、雕塑方式,不断复制自己的形象,是为了创造一个新偶像,就如同现在的电视、电影的方式。当形象在不断重复时,由于量的增加,而产生巨大的力量。一旦成为偶像,我便可以利用和应用我的偶像,并且不断地使用。偶像是有生命的,他时常影响我们的生活,规范我们的行为举止。当代社会就是一个偶像社会,当代文化就是偶像文化。大笑的形象对我而言是一种保证,保证一切都会变好,就像佛教所承诺的来生完满。但现实并非如此,混乱而怪诞,很难让人有这样的信心。我决定用这个大笑的形象来提醒我圈子里的人,明天会更加美好。我有一个野心,以后让所有人都只要看到笑的东西就想到我,而且只能是我,不是别人。———岳敏君
-
江苏省政协和全国政协书画室在京联合举办《墨彩黄山》画展 贾庆林等观看画展
-
作者:
新华
来源:
江苏政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瑞
刘海粟
画展
现代美术教育
江苏省
画室
政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黄山
副主席
-
描述:
10月13日至16日,江苏省政协和全国政协书画室在京联合举办《墨彩黄山——纪念刘海粟先生诞辰110周年画展》。1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张思卿、白立忱
-
回忆女红和美丽野性
-
作者:
李新生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女画家
回忆
女红
女性主义者
艺术家
批评家
作品
牛仔裤
粉彩
-
描述:
回忆女红和美丽野性
-
“我感谢这个国度,给了我们伟大的现实主义”——访著名诗人、俄罗斯油画收藏家伊蕾
-
作者:
张彬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文化
收藏家
著名画家
国度
现实主义
文学界
女诗人
俄罗斯文化
油画
感谢
-
描述:
“伊蕾把我们的俄罗斯梦搬到了中国。”一位中央美院的著名画家面对伊蕾收藏的俄国油画这样感叹! 中国的诗歌界至今像文学界不忘莫言一样不忘著名女诗人伊蕾。她怎么跟俄国油画联系上了? 她很小就喜欢普希金。欧洲文化的温暖和丰富,
-
一个世纪性的难题:中国油画的雅化
-
作者:
李海旺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现实主义风格
雅化
六十年代
绘画语言
苏联模式
绘画题材
中国油画
-
描述:
一个世纪性的难题:中国油画的雅化
-
忻东旺:新现实主义的一面
-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现实主义
艺术道路
青年画家
中国
忻东旺
油画
-
描述:
1995年,忻东旺的《诚城》在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上获得银奖,忻东旺这个来自山西的青年画家的名字也随之被画界所认知。在此之前,他虽然已有多次参展的履历,但还只是他走向成功的铺垫,因此,这件作品在他的艺术道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忻东旺的艺术进入对当代问题的思考,从而也进入学术界的视野。在此后的几年中,他的作品愈来愈成熟,愈来愈引人瞩目。
-
怀斯的乡土写实主义与中国“伤痕美术”
-
作者:
黄道宾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伤痕美术
怀斯
油画民族化
写实主义
-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怀斯作品的三个特色及其对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中国美术界的影响,一批艺术家成功地学习、借鉴怀斯的乡土写实主义,产生了颇具影响力的“伤痕美术”,在今天人们探讨、研究、甚至大声疾呼油画民族化的时候,我们回头看一下当初的罗中立、艾轩、何多苓等还是有必要的。
-
论汉代大赋与雕塑的美学思想
-
作者:
王荣敏
王莉娜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浪漫主义
雕塑
大赋
-
描述:
本文对汉赋与雕塑予以横向层面的探讨,指出汉代大赋的铺陈手法追求雕塑中的方位性、空间感;汉代雕塑的艺术表现则具有大赋的浪漫主义特色;汉代大赋的精雕细琢与雕塑的气势古拙看似相反相对,实则互补相应。
-
只研朱墨写春山——张峰的雕塑
-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现代性
现代主义
形体
表现主义
创作
雕塑家
人文主义
古典主义
作品
-
描述:
青年雕塑家张峰1988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后留校任教。他的作品《晨雾》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泳》获得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银奖。有不少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奥委会、美国、英国、荷兰等多家画廊、雕塑公园及个人收藏。
-
浅谈印象派绘画与摄影的关系
-
作者:
章丛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库尔贝
印象派绘画
摄影作品
摄影术
印象派画家
古典主义
世纪初
肖像画
照片
马奈
-
描述:
一、摄影的发明和印象派的发起视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理功能,但人眼对外部视觉的形象感知是即时的,这种视觉形象无法疏理现场,也无法完整再现。为了留住眼前的一些影像,人们在自己的文明初始之时便创造了绘画、雕塑等技巧。这些手段虽然保留了人类所见的一些影像,但这此影像的取得却是间接的,得通过人手一点点地去摹写、复制。如何能够直接捕捉眼睛所看到的影像,并能够长时间
<
1
2
3
...
18
19
20
...
53
54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