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肱动脉迂曲扭结超声表现一例
作者: 赵红   郎黎明   温朝阳   来源: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声表现   血管造影   动脉管壁   腹主动脉   彩色血流信号   扭结   椎动脉   大动脉炎   颈动脉   肱动脉  
描述: 规整,未见明确斑块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彩色血流信号充盈良好(图1,2);双侧股动脉及腘动脉内中膜呈弥漫性不均匀增厚,可见多发高回声斑块;腹主动脉管壁回声不规整,管壁可见多发高回声斑块。超声诊断
红色安源——谁的往事?
作者: 刘统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毛主席去安源》   人大   毛泽东   罢工  
描述: 一幅风靡全国的《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让毛泽东领导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的故事家喻户晓。然而走进历史,走进安源,真相却令人诧异……
一个时代的真诚
作者: 黄秀芳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毛主席   真诚   收藏市场   视察   拍卖会   宣传画   油画   拍卖市场  
描述: 近些年,曾经很不值钱的政治宣传画,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一些佳作,在拍卖市场上甚至拍出令人乍舌的天价:一幅《毛主席在广东农村视察》的油画,曾拍到了1012万元。在一场名为“战后艺术”的专题拍卖会上,一幅毛主席肖像油画,据说还以近13亿元的价码成交。
没有红色的《毛主席去安源》
作者: 唐丹妮   翁乃强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毛主席去安源》   出版发行   印刷量  
描述: 这是一幅印刷量达到九亿(正式出版发行是一亿九千万张)的画。它本是一幅独幅油画,因各种偶然而生成的“未完成”作品
里约热内卢在耶稣的怀抱下
作者: 周剑生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西   大城市   耶稣基督   里约热内卢   天主教  
描述: 巴西,全球最大的天主教国家,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耶稣石雕圣像。这件宏伟的耶稣基督雕塑,位于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耶稣在710米的高空张开双臂,拥抱世人,深情地凝望着山下碧波荡漾的大海。在他身下,八米高的基座实为一座能同时容纳150人进出的天主教教堂。
主编致语
作者: 朱恒夫   聂圣哲   来源: 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主编   人民群众   中华艺术   民族化   代表性   艺术形式   潘金莲   新剧目   戏曲  
描述: 衰弱的戏曲为何要振兴?大概主要有三个理由:一是戏曲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伦理道德观、人生价值观与审美观,它融会了我们民族的叙事文学、诗歌、音乐、舞蹈、表演、服饰、绘画、武术、杂技、雕塑
黑白影像的色彩重制与创作
作者: 吴美玲   来源: 中华印刷科技年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主编   人民群众   中华艺术   民族化   代表性   艺术形式   潘金莲   新剧目   戏曲  
描述: (blog)亦稱部落格或網路相簿。本研究以創作者自身的家族舊黑白照片為,藉由觀看照片中去拼湊二、三零年代的農村生活到三、四零年代經濟起飛,大量勞動人口流入都市,到五、六零年代相機不再只屬於某些社會階層所獨享
连蒸在棉秆浆生产中的应用及设计要点
作者: 王洪艳   陈书海   来源: 中华纸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化学浆   设计要点   主要设备   全棉秆   碱法蒸煮   生产工艺  
描述: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除青海、西藏外全国各省都产棉,尤以新疆、湖北、河南、山东、陕西、河北、江苏等省为著名产棉区。棉秆是种棉的副产品,2004年我国棉花产量创历史新高,达632万t,按1t棉花3t秆
“不老”画家毕加索
作者: 唐莹莹   小超   来源: 中老年保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百本   艺术遗产   立体主义   第一张   心理年龄   游泳技术   头脑清醒   艺术历程   我自己   漫画肖像  
描述: 毕加索是位"多产"的画家,他给世界留下了相当可观的艺术遗产。据统计,毕加索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其中包括:1885幅油画、7089幅素描、2万多印张版画、1228件经他手完成的雕塑、3222件陶制艺术品、几百本速写簿……毕加索的一生都致力于创作,甚至在他88岁那年,还画了165幅画,平均两天一幅。毕加索在90多岁时,仍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因为他90多岁时,仍然像年轻人一样生活着,在画坛上留下了一个不老的神话。
感受知识的温暖
作者: 孙武臣   来源: 中老年保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女孩   感受   主持人   大地震   美术  
描述: 央视《我们》的节目主持人讲述了汶川特大地震中这样一个场景:暗夜中.两块水泥板之间挤压着一个小女孩,幸好上面的水泥板倾斜着.留给她生命一个缝隙。救援的人们能发现她,是凭着她正在看书时手电筒的光亮
< 1 2 3 ... 1379 1380 1381 ... 1409 1410 14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