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1181 条
-
细腻与缥缈——读《洪世杰油画集》
-
作者:
吴奈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实践
李商隐
中国传统美学
官窑瓷器
艺术成就
东西方艺术
艺术创作
自然主义
人物形象
油画
-
描述:
洪世杰先生1928年出生于广东揭阳。1979年移居美国,创办“洪氏画室”(Hung.s Art Studio)。1983年加入美国肖像艺术家协会(American Portrait Society)。1986年后专注于艺术创作,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
体验古典——陶宏作品印象
-
作者:
张晓凌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而上学
油画艺术
20世纪
理性思考
《韩熙载夜宴图》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精神分析
作品
70年代
-
描述:
燕莎中国画、油画名家名作邀请展” 北京燕莎画廊1997年7月油画作品《女人体》参加“旅京油画展” 北京当代美术馆1997年10月油画作品《宇宙生灵》参加文化部“庆香港回归油画艺术顾问特邀作品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1998年 1999年创作油画《精神分析系列》之一至十二
-
烂画与雅趣——读叶恒贵和他的画
-
作者:
杨卫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贵和
艺术家
传统美学思想
中央美术学院
现实表征
雅趣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叶恒贵1962年6月生于安徽马鞍山。1985年~198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98年,入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班。1989年~1995年,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1995年~1998
-
一段回忆
-
作者:
刘二刚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村野
油画笔
油画风景
国画
1978年后
兴趣
印象派
自认为
山林
中国哲学
-
描述:
“史无前例”的时期,我偷暇画过一阵油画风景,入迷似的转悠在家乡的江边、村野和山林之间,至少画过五百多张。由于几次搬家,不少都散失了,手头的几十幅现在翻出来,虽光泽色彩老了些,还能看看,最主要的是能勾起我而立之前的一段回忆。画里有照雾、有晚霞,有绿阴也有雪色,我自认为那时对色彩是敏感的,对景物的观察是真诚的,当然也
-
时讯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形式
博物院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数码媒体
作品
美术馆
剩余部分
中国当代艺术
李小山
-
描述:
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 9月28日,由彭德、李小山策划主持,广州艺术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台主办的“首届中国当代艺术三年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幕。共展出油画、雕塑、版画、水墨、录像、摄影、装置作品三百余件
-
开创中国画色彩的新体系
-
作者:
王天胜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形式语言
现代中国画
工笔画
中国画色彩
水墨画
工笔重彩画
当代中国
矿物颜料
绘画形式
-
描述:
。在当代中国画的变革时期,我则更看好重彩画。 重彩是中国画的一种语言样式。狭义上,它与“淡彩”相对,是对以石色为主、画面浓重艳丽的工笔画的称呼;而在广义上,它就不只限于工笔的范畴,还可以包括写意的、彩
-
虚拟化的“真实”——关于陈湘波的工笔画创作
-
作者:
鲁虹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中国工笔画
虚拟化
写实艺术
虚拟性
西方现代艺术
艺术创作
鼎湖山
中国画
中国美术
-
描述:
家协会关山月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曾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共同举办的“迎接新世纪中国工笔画展”,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举办的“关照自然”中国当代著名中青年花鸟画邀请展。
-
博采众家之长 蜚声国际画坛——访香港国际艺术家联合会会长、著名写意画家范婴子登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马教廷
《星洲日报》
香港
家范
艺术家
写意画
中国画
张大千
作品
拍卖行
-
描述:
范婴,字子登,1926年出生于江苏宿迁,1949年定居香港。擅画山水花鸟、人物、佛像。早期多工笔作品。中年后醉心方壶,青藤白杨,青湘八大,变化为用,迭见创意。晚年重视心灵与笔墨的神会,爱画风竹、墨荷
-
五彩斑斓 美轮美奂
-
作者:
强俣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教学工作
人类文明
阴阳五行
科学证明
中国工业设计
陶瓷艺术
艺术设计
装潢设计
招贴设计
-
描述:
高亮1963年生,河南开封人,1991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现为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多年以来,一直从事艺术研究及艺术设计教学工作,曾合著出版了《漫步招贴
-
吴为山雕塑艺术评论辑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表现手法
“人本”
三个层次
费孝通
雕塑家
吴为
作品
雕塑艺术
艺术评论
-
描述:
吴先生通过塑造儿童,发现并升华了童性,体现了人类对童年的一种真实情感。 吴先生的作品与意大利雕塑家马格里特有着精神上的相通。在表现手法上都善于直接用手来塑造对象,十分真切。 看得出,吴先生所塑的老人是从五千年文化中走出的。
<
1
2
3
...
8
9
10
...
117
118
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