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青弁图》看董其昌的艺术观
作者: 徐怿哲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创新   中国画   笔墨   仿古   青弁图   结构  
描述: 明朝是一个时局十分动荡的时代,当时文人墨客都以隐士自居其中对董其昌的褒贬不一,但我们应该从辩证的角度看其实董其昌并不仅仅是一个古画的模仿者,却是一个为后人做出指引的一个先驱者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文学。
日用陶瓷设计案例分析
作者: 刘瑞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心思想   流派   形态传达  
描述: 艺术是传达人内心情感交流的创造活动,而艺术形态是艺术体现的一种形式。创作方法反应了社会思潮构建和影响社会审美意识,而这种审美意识的导向则使作品的设计风格产生了不同流派的区分。文章主要从设计流派的角度来剖析设计作品的中心思想
中国传统雕塑在现代雕塑中的意义
作者: 李怀杰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借鉴意义   存在问题   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雕塑   特点   信息化  
描述: 中国古代雕塑从历史长河中缓缓趟过,留下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创作特色。然而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传统雕塑创作的优良传统被日益繁杂的信息消解。在信息化社会,现代雕塑家不仅要保持冷静的创作态势,更要从中国传统雕塑汲取精华,续写中国雕塑艺术的辉煌。
箔与箔技法在中国画中的运用
作者: 于波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画材料   箔变   银箔  
描述:中国传统工艺品、壁画和雕塑艺术也曾大量使用,在当代国内外的各种艺术实践中也被广泛运用,就此而言,作为一种艺术媒介的箔,它的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在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之中得到了不同的体现。将对箔的探讨放在中国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创作这个宽广的背景来看待,或许能更清晰地对中国画有所认识。
西洋绘画和雕塑和叙事技巧与特殊价值
作者: 杰西卡·海格内   王汉川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殊价值   视觉形象   文学作品   表现方法   书法家   中国传统   西洋绘画   绘画艺术   雕塑家   中国画  
描述: 西洋绘画和雕塑和叙事技巧与特殊价值
艺苑纪事(一)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资质量   美术系   中等学校   管理干部   专修科   音乐系   本科毕业生   美术教师   城市建设   雕塑  
描述: 我省的首届本科毕业生,他们将为城市建设和环境的美化做出贡献。△为尽快改变我省中等学校音乐、美术师资质量偏低的状况,我院举办了中等学校音乐、美术教师专修科。今年招收在职音乐、美术教师各15名。与此同时,我院举办文化管理干部专修科,今年招收文化系统在职干部30名。以上经过两年的学习,均达到大学专
首届城雕展漫步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纪念碑   自然美   所知   纪念性   雕塑家   设计方案   城市雕塑   现代雕塑   鹅卵石  
描述: 玉兰花刚刚开过,正是藤萝绽紫的时候,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记得初选的时候,作品按省、市分放。山东那个区间虽然在个角落里,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钱绍武先生那个大嗓门高兴地说:山东
试论油画创作的民族化
作者: 梁彪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油画   民族化   油画  
描述: ,应是检验中国当代油画艺术水准的价值尺度之一。提倡民族化或本土化,也是考虑到作品的社会功能和传播效应的结果,这也是艺术价值的重要方面。最后,“民族化”的真正的目标应该是在世界范围的艺术竞争取胜。
历史瞬间的把握──油画《开创共和》创作断想
作者: 杨松林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象   历史环境   精神空间   临时大总统   建筑结构   中国近代史   太平天国   审美品格   孙中山   油画  
描述: 历史瞬间的把握──油画《开创共和》创作断想
关于巡回展览派同中国油画的关系
作者: 张洪忠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六十年代   形成   兄弟姐妹   巡回展览派   作品   中国油画  
描述: 巡回展览派同中国油画的关系真有些扯不断,理还乱。不管对它的评价如何,它对中国油画的影响及参与中国油画进程的深度,到目前为止是其它油画流派难以企及的。对于它的进入中国,人们大都认为是由于政治环境造成
< 1 2 3 ... 7 8 9 ... 24 25 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