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水墨工笔花鸟画技法摭谈
作者: 吴东奋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技法   中国画艺术   墨法   摭谈   中国水墨画   画笔墨   表现形式   工笔花鸟画   工具与材料   新技法  
描述: 种所借鉴。中国画山水的笔法最为丰富,其中有画山石的皴法,画树枝的枝法、画树叶的点法、夹叶法和尖叶法。再从花鸟画各种画法来分,那就更多了,画竹有画干法、出梢法、画叶法,还有丛柳法、行云法、流水法、翎毛法、嘴爪法、
“联展”之外——写在中国画八人联展之际
作者: 梅墨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冲动   形式语言   水墨人物画   工笔画   文化因素   工笔人物   少数民族   米纸   中国画   地理背景  
描述: 即将结束中央美院国画系助教进修班课程的八位同学举办了一个联展。八位同学分别就学于水墨人物画室、工笔人物、花鸟画室,他们的“学业”相同,但“学习”不同,素质相异,审美“兴奋点”亦自迥别
平淡直率的自然流淌——姚思敏的绘画
作者: 林木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流   传统工笔   工笔画   艺术风格   独特性   中国画   中国古典文学   基础训练   画如其人   研究生班  
描述: 佩君先生门下师徒相授地开始其艺术生涯,接受着最传统的中国画基础训练,同时由于家学的影响和她本人天生的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喜好,从此读书写字画画成为她生活的主要内容,随后她也跨过大学的门槛,在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
《中国画五人展》随感
作者: 朱伯雄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笔墨   机场候机厅   女性特点   心路历程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表现   中国画   新的艺术形象   创造性构想   国画家  
描述: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展出的“中国画五人展”,参展画家多数毕业于美术院校国画系,有几位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修班进修。由于各自心路历程不同,他们的艺术表现也不尽一致,各有所长,却也各显所短。尽管如此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高燕翎花鸟画小识
作者: 梅墨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优良传统   婉约蕴藉   师专美术系   周邦彦   悠久传统   风荷   工笔花鸟画   中国绘画   “诗画本一律”   王国维  
描述: 、一点寻觅、一点灵悟。 画贵有诗意,这是中国绘画的一个悠久传统。高燕翎的画,可以说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她的花鸟画,清新工丽,饶富诗情。《寒江鹭影图》的空濛静寂、《湛露凝珠》的幽邃宏雅、《芦雁》的冷艳闲谈等等,皆是情意相关,不乏意境的佳作。王国维谓:
纪念性雕塑怎样出“新”?——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进一言
作者: 云岗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群雕   现实主义   抗日战争   泥稿   柱形结构   座谈纪要   “新”   象征性   无中心   纪念性雕塑  
描述: 去年第7期《美术观察》所刊由中央美院雕塑系集体创作的“抗日战争纪念群雕”图片及座谈纪要,向人们展示泥稿的同时并作了较高的自我评价。也许正是由于“抗日战争纪念群雕”的特殊意义,创作者们确是很认真深入
当代雕塑的问题和思考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民族传统   当代中国   第三条道路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传统雕塑   现代雕塑   《收租院》  
描述: ,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雕塑问题,雕塑的民族化问题,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分家问题等,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作者就这些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古典雕刻具有怎样的美学特征?陈云岗先生研究认为,中西方的古典艺术
当代雕塑二题
作者: 顾丞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因素   前卫艺术   当代意义   形式分类   作品   城市雕塑   传统雕塑   二十世纪   现成品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九十年代行将过去,充分显示人类的智慧的艺术昭示给我们什么呢?看来人类的智慧有时也会为其自身所缠绕——不少横亘在二十世纪的问题看来还要带如二十一世纪,比如雕塑,在中国当代艺术,它一直以某种不可或缺
当代中国雕塑的创作状态
作者: 王林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文化   公共雕塑   当代中国   当代艺术   现代主义   雕塑家   作品   城市雕塑   传统文化   李大钊  
描述: 8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美术的现代主义时期,基本文化特点是二元对立,反对即进步。雕塑创作由于材料坚固、制作缓慢和建造的公共性,在个体意识急剧批判群体主义的新潮美术,难以崭露头角。当时的创作精力,大多
《永远的回归》——'97南山雕塑展
作者: 钱绍武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七”回归   改革开放精神   秦陵兵马俑   钱绍武   深圳市南山区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雕塑理论   社会主义文艺   雕塑艺术   现代雕塑  
描述: 在人类艺史,雕塑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品种”。其起源与人类的祭祀和纪念活动密切相关,此外,与实用性器物结合也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正象中国人会为自己的红山文化女神塑像、秦陵兵马俑、汉霍去病墓雕刻等等众多
< 1 2 3 ... 58 59 60 ... 66 67 6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