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簪花仕女图》看唐代工笔仕女画的色彩文化
作者: 方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中国文化发展   雍容典雅   装饰意味   簪花仕女图   上层贵族   色彩文化   绘画题材   仕女画   色彩观  
描述: 唐代是中国文化发展到顶峰的时代,在这一时期文化艺术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的时代背景下,唐代上层贵族盛行享乐主义,表现雍容华贵的贵族妇女形象的绘画题材频频出现,也因此使仕女画达到了顶峰
浅析黄柔昌人物画意蕴
作者: 周丹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工笔画家   绘画风格   西方绘画   个人特色   淡彩   南北朝时期   黄柔昌   中国绘画   写意性  
描述: 工笔人物画在世界多元化的背景下相互碰撞呈现出各式各样的新面貌。黄柔昌作为当代优秀的工笔画家,坚持中国传统的绘画精神,创作出既具有时代特征又极具民族文化意蕴和个人特色的工笔作品。本文试从线条、造型
“俗”之论:为随类赋彩的工笔画正名
作者: 郭早早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青绿山水   六法   中国画色彩   水墨画家   谢赫   工笔人物   画史   莫是龙   随类赋彩  
描述: 引言自从水墨兴起以来,我们暂且按照文人画精神的说法———色彩就渐渐成为"俗"的代名词。工笔画作为有色艺术的主要载体,自然是蒙冤最深。应该说中国画在唐宋以前以色彩胜出,这集中体现在工笔画和壁画作品
从《韩熙载夜宴图》和《最后的晚餐》看中西文化差异
作者: 郝志刚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美学价值   西方绘画   中国传统文化   韩熙载   艺术长廊   顾闳中   传统绘画艺术   以形写神   历史风貌  
描述: 一、引言在人类灿若星河的艺术长廊里,大放异彩的绘画艺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因子,扎根在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土壤的传统绘画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属于它的美学价值和哲学观念。它们身上承载着悠久
中国民间艺术对外销青花瓷的影响
作者: 李博一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式语言   中国民间艺术   审美趣味   外销青花瓷  
描述: 中国外销青花瓷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脱胎于民间艺术,从民间艺术汲取营养,并相互融合,从而使其璀璨绽放在西方世界。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详细探寻、研究中国民间艺术对外销青花瓷的深远影响
谈中国山水画与现代陶艺设计
作者: 潘静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和谐   独特   现代陶艺   青花   中国山水画  
描述: 现代陶艺的山水画创作发展,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将陶艺的特点发扬光大。本文阐述了现代陶艺的艺术特点,中国山水画的用笔、运墨、造型、布局,并对山水画与现代陶艺创作的结合及创新进行了探索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对当代雕塑创作的影响
作者: 吴新   李淑锦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境界   艺术风格   雕塑创作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多元化倾向  
描述: 当代雕塑创作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摆脱传统雕塑创作之后,许多无文化传承的弊端便出现,由此,无论史论家、批评家还是雕塑家都要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作为基础性理论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雕塑家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只有深入理解历史,才可能创作出时代特色的雕塑佳作
论艺术审美素质在美术鉴赏中的价值体现
作者: 傅建明   鲍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素质   论艺术   蒙娜丽莎   精神享受   格尔尼卡   著名雕塑家   画中   艺术语言   美术鉴赏   鉴赏者  
描述: 21世纪,是一个追求物质与利益的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渐渐关注精神享受,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面对生活不同层次的艺术品,欣赏者迫切需要有一定的审美素质,那么哪些审美素质的提高对于艺术
林志民作品选登
作者: 林志民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艺美术   作品选登   艺术大师   辽宁省   副理事长   行业协会   政协委员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描述: 林志民作品选登
封底图片说明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文史资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   2007年   图片说明   工程主体   风景名胜区   工程建设   郑州市   封底  
描述: 真石。雕塑中高者为炎帝,矮者为黄帝。该工程主体部分包括塑像、广场、纪念坛三大部分,按中国传统手法,布置为中轴线,轴与磁北交角为北偏东22。。工程建设得到了海内外华人的大力支持。历经20年的筹划和建设
< 1 2 3 ... 468 469 470 ... 488 489 49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