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二00九手记
作者: 凤髻   来源: 海燕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板   中年女子   中年妇女   形容词   日本传统   日本人   东京   澡堂   男人   房子  
描述: 。 只要一天捧书,我就是个坏孩子,自私到无法形容的地步。 读书读到这个地步,难过得想哭。眼泪里居然有悔恨,有愤怒,有控制不了的怨天尤人。可惜痛哭过后,的书毒还在,太深,太浓
海洋人文瑰宝之 澳门往事
作者: 思源   来源: 海洋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教堂   巴洛克风格   澳门   纪念馆   中华文化  
描述: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在巴洛克风格的牌坊浮雕上,既有象征中华文化的狮子和牡丹,也有圣母像和葡式帆船。在不足29平方千米的弹丸之地,聚集着20多座西式教堂,40多座庙宇,20多个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和纪念馆。
雕塑时代的辉煌历程:记“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
作者: 郅敏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设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   指导委员会   中国艺术   精神内涵   新中国   艺术家   城市雕塑   获奖作品   中国人民  
描述: 2010年4月2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共同委托,由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联合承办的"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
“中国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成立侧记
作者: 华山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青年   研究院   中国艺术   艺术家   青年人   创作   雕塑家   城市雕塑   文化部   中心  
描述: 2010年8月18日中国雕塑院·中国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式宣告成立,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覃志刚亲自为"中国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揭牌。王文章还为中国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题词:"青年雕塑家是中国雕塑的未来。"
魂兮归来:记熊秉明先生作品捐赠仪式暨熊秉明作品学术研讨会
作者: 文吉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院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   熊秉明   艺术作品   中国书法   雕塑家   捐赠   学术研讨会   文化部  
描述: 2010年11月18日,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承办的"熊秉明先生作品捐赠仪式暨熊秉明作品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
放眼三百年
作者: 金花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言志   三十年   中国艺术   人性本质   社会地位   艺术创作   青年人   雕塑家   研究生   价值观  
描述: 我们现在很多年轻的雕塑家,他们大学毕业或者是研究生毕业,具有很好的功底,到了社会以后,马上被另外一种价值观所引领—他们去挣钱,他们要洋房、要汽车,他们要追求一种虚名,追求社会地位。在这样一种价值观指导下,他们就会成为文化的暴发户。而文化是暴发不起来的,是要积累的。诗言志,文以载道,一首诗写得很漂亮,却不会感人,为什么呢?只有从内在生发出来,那种最真诚、最能反映人性本质、反映人类高尚情感的东西由内而外发出来之后,诗才能感人。
巨匠
作者: 何鄂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青年   演讲   创造者   古代雕塑   文化艺术   艺术结晶   创作   雕塑家   作品   仪式  
描述:中国雕塑院·中国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成立仪式上,著名雕塑家何鄂先生发表演讲,并捐赠了她的作品《巨匠》。作品表现的是一位古代雕塑家的形象,何鄂先生说她在雕像背面恭恭敬敬刻了一句话:"献给古
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会徽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武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运动会   运动项目   图形设计   中国特色   会徽   中国北京   世界  
描述: 采用充满中国特色的喜庆乐器——大鼓和具中国传统文化的青花瓷鼓两大元素进行北京首届世界武搏会的标志图形设计。鼓形的翻转与地球的旋转再现出武搏会13个搏击运动项目的特征。并将充满智力的七巧板设计组图围
江苏通州古镇石港发现的五彩戏画瓷盘考述
作者: 曹琳   来源: 中华戏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文化交流   清末民初   李克用   黄金台   二三十年代   黄鹤楼   考述   四杰   瓷盘   中国戏曲  
描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位于长江与南黄海交汇处的江苏省通州古镇石港,每逢八月中秋,有供月、拜月、赏月的民俗活动。各家商铺在店门前的石板街道中间,摆上八仙桌子,桌上焚香清供。另外,陈设各式供品,有
主编致语
作者: 朱恒夫   聂圣哲   来源: 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主编   人民群众   中华艺术   民族化   代表性   艺术形式   潘金莲   新剧目   戏曲  
描述: 衰弱的戏曲为何要振兴?大概主要有三个理由:一是戏曲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伦理道德观、人生价值观与审美观,它融会了我们民族的叙事文学、诗歌、音乐、舞蹈、表演、服饰、绘画、武术、杂技、雕塑
< 1 2 3 ... 418 419 420 421 4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