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思想
作者: 李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法   工笔画   中职  
描述: 中国古代思想发端于孔、墨显学的对立,成熟于儒道互补。中国哲学既出世又入世,两极的统一表现就是"内圣外王"。阴阳学说是用关联模式达到了"道"所体悟的境界,它影响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甚至于科学理论
论中华传统艺术的曲线之美
作者: 寇京京   白晓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曲线   中华传统艺术   线  
描述: 线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灵魂,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特殊的存在方式,由于中国特殊的发展环境以及社会变迁决定了线之中的曲线在造型的重要位置.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绘画和雕塑的角度出发阐释了中华传统艺术的曲线之美.对我们现代艺术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春语
作者: 信丙坤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描述: 这是一幅工笔国画作品.作者以细腻的笔触,饱满的色彩,刻画了盛开的花朵,绿叶清秀,红花多彩多姿,美丽养目,洋溢着春天的气息.焕发着蓬勃生机。
祥林嫂周围可怜的旧中国女人们
作者: 白伟   来源: 语文天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卫   无本   她说   《祝福》   最底层   精神面貌   中国妇女   村童   社会底层   鲁四  
描述: 《祝福》的祥林嫂是生活在旧中国的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迫害、被鄙视的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无疑是可怜的。然而在她周围还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处在社会底层的旧中国妇女们。虽然生存
工笔细描 情景再现
作者: 张永华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笔法   “跳跃“  
描述: 那究竟什么是细节描写呢?它是指抓住生活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写。细节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范围很宽。它能够使文章有血有肉,富有感染力。那么教师应
物感与意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
作者: 禹然   来源: 语言文字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笔法   “跳跃“  
描述: 物感,一种客观化的直感力量,是摆脱了外在装饰的约束以及社会性意义的附加,物直接呈现的出自身固有的美感。在现代主义艺术发展之前,物感在艺术上没有那么纯粹的体现。比如雕塑作品的材质、绘画中的色彩、块面
“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作者: 何力   来源: 语言文字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笔法   “跳跃“  
描述: 希腊人也许是最早发现并崇拜美的民族,德国艺术之家温克尔曼写到:“任何别的民族都没有向希腊人那样使美享受如此的荣誉。”在希腊,美是一种理想,是一种神圣的、不可企及的典范,引导着希腊人的生活。希腊人在追求美的道路上,不仅忠实地模仿形象,而且为了追求美的典范,不惜以理想的美来塑造自己,要求艺术。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把希腊艺术之大成者—雕塑的美学风格精辟地表述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玉溪早期陶器
作者: 陈泰敏   来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青花瓷器   江川   手工工艺   杞麓湖   元末明初   贝丘   滇国   抚仙湖   装饰功能  
描述: 在玉溪众多异彩纷呈的传统手工工艺,陶瓷独树一帜,享有盛誉。元末明初,玉溪开始生产青花瓷器,陶瓷艺术崭露头角,并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其实,在此之前,玉溪的早期陶器历史悠久,传承有序,具有
苏州园林的审美分析
作者: 王璐璐   张杰   来源: 园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造景   情感升华   苏州园林   方寸之间   传统文化精髓   审美层次   心理学理论   壶中天地  
描述: 的审美,分为直接审美、体会审美和醒悟审美三个审美层次,从形式布局到感性理解再到情感升华,不同程度地品读苏州园林:精致园林之中,惊叹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妙造园手法;方寸之间,感受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东江纵队纪念馆(坪山)
作者: 暂无 来源: 源流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前进报   声光电   波浪型   中国抗日战争   老战士   百花洞战斗   抗日根据地   历史文献   王作尧   抗日军民  
描述: ,迎面而来的墙上是一幅V字形巨型浮雕,象征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上面的拳头、武器等显示了东江抗日军民抵御外侮的坚强斗志。两侧高低起伏呈波浪型的浮雕,象征了蜿蜒流动的东江水。左边塑造的是东江民众奋起抗击日寇的情景,右边表现了东江纵队英勇杀敌
< 1 2 3 ... 410 411 412 ... 426 427 4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