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1556 条
-
雕塑水墨精神——晁海访谈录
-
作者:
徐航
张魅力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学
生态失衡
中国武术
东方
现实主义
艺术家
艺术创作
创作精神
雕塑
水墨作品
-
描述:
问 晁先生,以前我看过一些资料,讲到您曾经习过武术,这对您的艺术创作有影响吗? 答:有影响,常言道:“功夫在画外。”山外山、楼外楼。 武术之道深得东方道学内涵。如:“瞳子观背,耳朵听内,浑身松空,血脉畅通”,“空手握木剑,倒打紫金冠”,讲的观、听、松、畅、空手、木剑等道法与上乘的艺术创作精神契合。注重智性、神性、慧觉,即非常道。
-
工笔设色及重彩画类型:当代中国画类型之三
-
作者:
林木
来源:
中国书画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重彩画
中国画
艺术评论
类型
-
描述:
工笔设色及重彩画类型:当代中国画类型之三
-
工笔设色及重彩画类型:当代中国画类型之三(下)
-
作者:
林木
来源:
中国书画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画
艺术评论
-
描述:
工笔设色及重彩画类型:当代中国画类型之三(下)
-
浅谈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发展
-
作者:
刘晓燕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重彩画
审美观念
当代
中国画
艺术语言
绘画形式
民族传统文化
-
描述:
当今工笔重彩画正处在一个随时代发展而进行的变革和转换中。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来自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被媒体演示得眼花缭乱,这使工笔重彩画家在不同文化的参照中,有了更多比较、选择的可能。随之而来
-
可视的旋律——浅谈工笔人物画的线描艺术
-
作者:
郝大欣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线描艺术
绘画语言
民族文化
中国画
人物形象
形式美感
-
描述: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艺术上的繁难度很高,它是个需要技艺上不断刻苦磨炼,才能得心应手地表达思想内容的画种。工笔人物画中最重要的成图因素是线描,线描在中国工笔人物画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完整
-
没骨的现代意义
-
作者:
林若熹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笔墨
现代意义
“没骨”
中国画
造型艺术
骨法
笔墨图式
-
描述:
世纪之交的中国画坛,面临着种种问题。而传统笔墨方面所存在的危机似乎更明显一些。传统笔墨的危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在欣赏者,中国人除了少数跟中国书画有关联外,绝大多数已不再接触毛笔,因此欣赏
-
新闻速递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网页设计年鉴2003卷》
国际亚细亚画展
汉代
油画展览
政治格局
民间美术展览
广东历代书法展
卢沉
考古
-
描述:
31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览包括“全国著名画家作品展”、“北疆风情——首届全省画院作品联展”、“冰雪山水画展”、“黑龙江省著名国画家赴台湾作品汇报展”、“黑龙江美术新人新作展”、“黑龙江省
-
黑白两极相辉映——墨竹画创作琐谈
-
作者:
刘剑利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墨竹画
艺术精神
意境
笔墨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创作技法
传统文化
-
描述:
中国墨竹画塬远流长,风貌独特,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精髓。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竹被赋予了挺拔、高洁、宁折不弯、高风亮节等品质。是民族道德理想和文化观念的象征。 墨竹画特别强调意境、意韵,有其独特
-
以书入画 激情倾泻——读徐利明教授的中国画
-
作者:
周积寅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利明
绘画技法
艺术风格
书法艺术
中国画
造型艺术
-
描述:
。 其实,徐利明最早是学中国画的,在南京艺术学院攻读的是工艺绘画专业本科,在工笔人物、山水、花鸟的学习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书法、篆刻是他的业余爱好,
-
讣告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开拓者与奠基人
理论著作
艺术生涯
中国艺术
王朝闻
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毛泽东选集》
中国马克思主义
-
描述: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王朝闻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11月11日23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王朝闻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