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搜索到相关结果 55824 条
-
对话刘寿祥、周刚、赵云龙——关于中国水彩艺术的当代性转型、现状分析、方向确立、理论支持、学科建设等
-
作者:
胡敬德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性问题
中国水彩画
美术学院
敬德
三个问题
中国画
水彩艺术
学科建设
油画
-
描述:
胡敬德:中国水彩艺术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伴随着百年中国水彩画展的落幕,中国水彩艺术翻过了吸收、消化和融合的建基性的那一页。中国水彩艺术整体地进入当代性转型的时代应该开始了,虽然,它是带着许多本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上路的。转型必定包含新方向的确立,这是中国水彩界有责任感的人们思考的重点。
-
艺术的“本色出演”:记画家郭宁在法国普罗旺斯的个人作品巡回展
-
作者:
郭蕾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美术家协会
个人画展
法国
西方世界
个人作品
艺术学科
中国油画
-
描述:
一百年前,中国第一代油画家在科学与民主精神的感召下到西方学习,回国时引进了西洋画。今日,随着文化交流发展,艺术学科的建立,西洋画的叫法早已被摒弃,源自西方的油画在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油画民族化、油画本土化、建立中国油画自己的评价体系、建立中国油画学派等一系列概念的提出,在某种层面上反映了一个世
-
在“心”、“境”的萦绕下——探析伦勃朗作品中的意境之“光”
-
作者:
符莉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绘画
中国传统绘画
心灵体验
艺术哲学
审美意识
伦勃朗
时代精神
作品
永恒性
油画
-
描述:
解读大师,需要精神上的体悟,犹如禅宗的静。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审美意识流去感悟、理解欧洲绘画大师伦勃朗作品中的崇高和永恒,这段短暂的心灵体验,对于都市人而言,的确是一场精神的入定和心境的关照。伦勃朗作品所呈现出的时代精神的永恒性,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是这样表述的:这些画家只有两个人越过民族的
-
情在深处:林鸣岗和他的《新界拾珠》
-
作者:
郑赤琰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界
巴黎
传统与现代
香港
法国
中国画家
当代中国
自然美
印象派
油画
-
描述:
也与法国有绘画的渊源而特别受人青睐。当代中国著名画家如徐悲鸿、吴冠中,便是因为仰慕法国的美术造诣而到巴黎埋头苦学,
-
略论我国油画艺术的发展
-
作者:
张华清
来源:
艺苑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油画艺术
八十年代
十六世纪
传入中国
学习西方
作品
画种
历史证明
中国油画
-
描述:
带来了宗教内容的油画复制品,在一定的范围内,使中国人接触到欧洲的油画艺术。如果从清宫聘请外国油画家为慈禧太后画像起也已有百余年了,然而油画作为一种绘画形式介绍到我国并且能够独立地影响于画坛,那还
-
油画 有没有一个东方主义
-
作者:
杨卫
来源:
艺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
东方主义
话语体系
与国际接轨
弱势文化
话语规则
当代化
西方中心论
现代汉语
油画
-
描述:
油画 有没有一个东方主义
-
“空白”断想
-
作者:
杨一鸿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实相生
水彩画
知白守黑
画面
表现形式
计白当黑
中国画
空白
中国绘画
艺术美
-
描述:
中国画的构思和构图是含蓄与鲜明的凝合,不像油画、水彩画那样填没底色,直观物象,而往往在画面上留出较多的空白,形成虚实相生、矛盾统一的节奏变化,留给读画者绰绰有余的驰聘想象的空间。如在茂林修竹
-
关于提升水彩画艺术品质的思考
-
作者:
谢艾非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品质
中国水彩画
色彩
艺术家
技法
民族化
中国画
画种
西洋画
油画
-
描述:
关于提升水彩画艺术品质的思考
-
20世纪岭南水彩画:缘起与传播
-
作者:
汪晓曙
李茂宁
赵鑫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岭南地区
广州
岭南画派
水彩画艺术
中国画家
作品
李铁夫
油画
水彩画创作
岭南文化
-
描述:
20世纪岭南水彩画:缘起与传播
-
陈丹青油画近作简介
-
作者:
徐累
来源:
艺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丹青
毕业创作
中央美术学院
现代美术史
近作
概念化
人道主义思想
代表作品
油画
研究生班
-
描述:
陈丹青油画近作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