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美术家协】搜索到相关结果 53 条
-
名家·陈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名家
硕士生导师
油画作品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陈流
水彩画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描述:
陈流,199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委员。云南省荚术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主任。作品曾获“第十一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国水彩粉画人物大展”无差别优秀奖、“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首届全国水粉画大展”艺委会提名奖、“第二届全国青年水彩画展”“中国美术奖”提名奖、“中国第六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无差别优秀奖、“全国少数民族百花奖”金奖、日本交通文化省“龙富士”大奖等。
-
永远的维廉同志
-
作者:
景艳
来源:
闽都文化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研究会
师郑
画院院长
重要学术刊物
中国美术家协会
檀东铿
工笔花鸟画
副主席
政协委员
美术学院院长
-
描述:
他依旧穿着那套他常穿的蓝黑色西装、雪白的衬衫,系着蓝底白点的领带,端坐在那张熟悉的办公桌前。戴着眼镜,握着笔,面对着他那本书写得密密麻麻的小笔记本。黑色的牡丹牌老式收音机、机械发条闹钟、黄色的拨号电话以及那标配的青花茶杯都是他用过好多年的老物件。以前,找他的人多,他总是这么抬着头,温和而又沉静地倾听着。而今,他还是这般神情,只是闹钟不再嘀嗒,电话不再响起,收音机不再歌唱。灯影之下,他的蜡像,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三楼一侧的人物展厅里,和周遭的物事定格在某时某刻的记忆中——栩栩如生。人往风不微,他,是永远的维廉同志。
-
百年石刻 《三百三十有三士记》
-
作者:
卢美松
来源:
闽都文化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研究会
师郑
画院院长
重要学术刊物
中国美术家协会
檀东铿
工笔花鸟画
副主席
政协委员
美术学院院长
-
描述:
有日在福州西湖宛在堂,参加讨论西湖公园志的编修会议。福州文史专家郑子端先生提到,在公园正门过桥后右边风雨亭廊前,有一块立石,前面为1933年余江人吴迈七绝诗石刻,背后还有刻字,但字迹比较模糊,看不清内容。出于好奇心和职业敏感,会后我即请郑先生同去观看。原来刻石是一块约一人高的太湖石,乃石质较为致密的花岗石,经湖浪冲击,石窍玲珑,十分可人。仔细观察,湖石上半部,可见有许多细密的行楷刻字,首见题目为“福建学使察院三百三十有三士”字样,由此可知是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福建提学使朱筠主持科试取士的一段故事有关。朱筠(1729-1781),字美叔,号竹君,又号笥河,顺天大兴人。清代著名学者、文献学家、藏书家,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翰林学士,著有《笥河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