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工笔】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当代绘画传统与创新研究
-
作者:
王海楠
来源:
中国教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秦汉时期
传统工笔
传统与现代
中国工笔画
工笔重彩画
历史沿革
装饰风格
装饰性
西方现代艺术
装饰手法
-
描述:
一、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工笔画中线条的因素我们在论及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工笔画的若干问题时,本身就是在对工笔画的发展和历史沿革进行粗浅的分析。从秦汉时期的帛画到魏晋的佛教壁画,从隋唐人物画到宋
-
读宋彦军的画
-
作者:
蒋采苹
来源:
工会博览(艺苑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研究院
中国工笔画
河南人
优秀奖
美术学院
优秀作品
中国画
中国书画
中国美术
-
描述:
宋彦军,1976年生,河南人。1993-1997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主攻工笔人物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画家、河南画院特聘画家。参展纪录:2002年,作品《回音》获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优秀奖;2003年,作品《花样年华》获全国第二届"金彩奖"优秀奖;2004年,作品《新装》参加第二届全国人物画展(纪念蒋兆和诞辰100周年);2005年,作品《暗香》参加第二届"菜乡情"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
龚文桢为当代工笔花鸟画正名
-
作者:
平生
来源:
当代中国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双版纳
齐白石
中国工笔画
西方绘画
吴昌硕
当代中国
艺术家
画面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
描述:
龚文桢1945年生于北京。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画研究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彩画会会员、文化部美术高级职称评委。
-
郎世宁和《百骏图》
-
作者:
隔山
来源:
党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郎世宁
中国工笔画
康熙年间
宫廷生活
皇帝
宫廷画家
清朝中期
历史功绩
-
描述:
清朝中期出现了一批宫廷画家,他们采用中国工笔画的工细笔法参以西洋油画的明暗效果和丰富色彩,为皇帝、后妃、显贵们画像,描绘宫廷生活、历史功绩、征战和游猎的情景,深受皇帝和显贵们的喜爱。康熙年间的人物画家郎世宁就是这些宫廷画家的代表。[第一段]
-
中国工笔画热拍下的冷思考
-
作者:
一方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拍卖价格
现代工笔画
中国工笔画
冷思考
书画家
中国古代
中青年画家
拍卖公司
-
描述:
中国工笔画作品历来深得藏家和投资者的喜好。在中国古代书画家作品中,李公麟、曹知白、赵麟、赵左、赵雍、陈洪绶、郎世宁、蒋廷锡、丁观鹏等古代画家的工笔画作品都具有很高的拍卖价格。今年1月6日由浙商拍卖
-
罗寒蕾工笔画作品
-
作者:
罗寒蕾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工笔重彩画
协会会员
作品
美术家
-
描述:
~~
-
通过创作《雏燕》解析“创作带动技法”
-
作者:
尚奎元
来源:
美术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中国工笔画
八十年代
材质
工笔重彩画
色彩
技法
画面
创作
二十世纪
-
描述:
中国工笔画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二十多年中走过了从复苏到繁荣的发展过程,九十年代末,色彩的介入及材质的改变,使重彩画的创作进入了空前发展的时期。工笔重彩画把色彩做
-
对“岩彩画是工笔画”观点之质疑
-
作者:
常燕燕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包容性
现代工笔画
中国工笔画
刊物
文化时代
变革
岩彩画
画种
-
描述:
近些年来,岩彩画经常出现在工笔画大展当中,对它的探讨也时常在有关刊物中发表,成为工笔画坛中引人注目的现象。有人认为岩彩画是工笔画的创新,并且“为变革中的中国工笔画带来了一种思考方式和可能性”;还有人认为工笔画技法画材陈旧,岩彩画是“现代工笔画发展的新契机”……笔者却认为,虽然多元
-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繁荣中国工笔画艺术——安徽·合肥工笔重彩画作品晋京展
-
作者:
李人毅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城市文化品牌
工笔重彩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文学艺术
作品
合肥市
安徽
-
描述:
一、近百幅安微工笔重彩画作品亮相京城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合肥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中国工笔画学会、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安徽省美术家协会承办的“2006安徽·合肥工笔重彩画作品展“于2006年12月2日至10
-
线性素描与当代工笔人物画教学
-
作者:
王辉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教学
中国工笔画
当代人
审美体验
中国画
线性思维
审美理想
传统形态
中国工笔人物画
-
描述:
从传统形态一步步走到当代的中国工笔人物画,其中国画所特有的审美理想在一代代画家的审美体验中不断发生和变化。传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