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名家评述中国画作品《塔克拉玛干之魂》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画作品   中国工笔画   刘大为   一幅画   十二木卡姆   艺术评论家   塞尚   感觉像   中国画笔墨   中国美术家协会  
描述: 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细节刻画得很到位,人物的情绪表情,把握得夸张但是又很具体。衣服的处理也非常厚重,把握中国画笔墨的塑造和色彩的塑造,并和生活中的写实结合得很好。有一些油画的效果,整个色彩很和谐,给人感觉像是老照片一样,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的新疆。一种荒漠,干燥的沙漠气候,一群人在这儿狂歌,非常投入,尤其是嘴、眼睛的刻画,把感情强烈地迸发出来的这种感觉画了出来。通篇色调很统一,有一种历史的沉积感,沙漠的暖调子。
工笔人物肖像中的“形”与“神”
作者: 吴磊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人物御龙图   社会环境   中国画艺术   曾鲸   汉墓   工笔人物   写意画   人物形象   人物肖像  
描述: 工笔画成型与成熟都早于写意画,受社会环境和现实功用的影响,工笔人物画在中国工笔画当中又是最早出现并最早定型的中国画分支。楚国汉墓出土的帛画《人物夔凤图》和《人物御龙图》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在那个时期,虽然绘画的社会功用要远远大于它自身的艺术功用,但是在画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对人物肖像"写生"特性的追求与刻画,体现了早期画家的审美取向与艺术追求。早期的人物肖像画受画家绘画能力的影响,对于"写生"
中国工笔画一代宗师、著名美术史论家 潘絜兹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
作者: 赵进武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史论   中国工笔画   中国画学   工笔重彩画   国务院参事   周年纪念   美术理论   副主席   中国美术   学会  
描述: 中国工笔画大师、美术理论家潘絜兹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首任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创会会长、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首任会长。在潘絜兹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北京画院、中国画学会联合举办"纪念潘絜兹先生逝世十周年系列活动",于2012年8月27日在北京画院举行。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中国工笔画学会代会长冯大中,中国工笔画学会名誉会长林凡,中国美协
工笔·写实·灵性
作者: 陈传席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题研讨   80年代   中国工笔画   民族文化传统   获奖作品   传统文化   写实   灵性  
描述: 中国画有工笔和写意之分,长期以来,由于文人画的影响,一直存在以写意为高雅,以工笔为匠气的偏见,这种情况直到近代方有所改观。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工笔画的复兴是不争的事实,现在从事工笔画创作的画家队伍日益庞大,各种大展的参展作品和获奖作品中工笔画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加。然而,当前工笔画创作固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也潜存着诸多妨碍其健康发展的负面因素。过分靠近日本画的倾向曾经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困扰着中国工笔画的发展,近年来出现的新工笔,在给我们带来全新审美愉悦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缺乏传统内蕴、过分追求视觉效应、从内部消解传统文化之类的争论。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促进中国工笔画的健康发展,我刊本期特开设专栏,邀请部分理论家与画家,对当前工笔画的热点问题与现象进行讨论,从理论层面探讨工笔画的发展方向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并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谈素描因素对现代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影响
作者: 马丽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感   人物造型   表现手段   教学体系   传统工笔人物画   因素   写实素描   中国工笔人物画   造型方法   中国美术  
描述: 在我国传统的绘画教学体系中,学生要学习绘画,就要拜师傅。拜师和现在的家教、上学截然不同。旧时儿童择日入塾上学,由家长陪送先拜孔夫子像,再拜塾师老师。而拜画家为师傅时,也要举行拜师仪式。摆供品,焚香等,先拜祖师、再拜师父。尽管现代学院教育蓬勃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主流教育体系,但是拜师傅学艺这一习俗一直没有消失,笔者就是从这一路走过来的。尽管当时年纪尚小,但还记得当时恭恭敬敬地给师傅敬茶,师傅接过茶喝了才算完成拜师仪式。从小一直接受的是梅兰竹菊的传统中国画教育,到了初高中又开
“视道如花”贾广健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开幕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意花鸟   没骨花   中国工笔画   现代画家   贾广健   工笔花鸟画   书画爱好者   中国画作品展   徐崇嗣   中国国家画院  
描述: 2015年4月29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央数字书画频道、天津画院承办的"视道如花"贾广健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书画频道美术馆开幕。展览共展出贾广健2015年力作一百余幅,作品既有枝繁叶茂的巨幅荷塘,又有笔墨洗练的小品奇趣,吸引着书画爱好者们驻足观摩。贾广健的花鸟画,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他在工笔花鸟画方面开创了新语境和新式样,使中国工笔画进入现代意境,而他的写意花鸟亦取得了令人瞩
扬鞭·奋蹄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主任   中国工笔画   美术家协会   江苏省   解放军艺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赵文元  
描述: 赵文元,1946年出生于江苏镇江,1964年入伍,1969年到1987年先后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历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年、连、宣、漫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笔画会理事,江苏炎黄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江苏创作中心副主任
传世名作《银锁》
作者: 肖耕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工笔画   工笔人物画   中国工笔画   名作   艺术作品   艺术家   中国人物画   中国画   创作态度   传世  
描述: 李乃蔚是当代有影响的中年工笔人物画家,他的作品早已广播于世,并产生了强烈的学术反响。他对艺术有着一种犟劲儿与虔诚,努力在作品中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与理想,将自己的生命意志贯注在画作之中。为了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他往往数年如一日,钟情于一幅画作,这种专心致志的创作态度,这种艺术的赤诚实属罕见。正因如此,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精品,如《山菊》、《红莲》、《秋语》、《流年》、《清音》、《归云》等;他的每一幅新作问世,总是给人强烈的艺
“大胸襟、大视野、大魄力”再创工笔画辉煌——萧玉田谈潘絜兹
作者: 李颖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视野   中国工笔画   艺术   工笔重彩画   孔雀东南飞   图书馆借阅   创作   中国画   中国绘画   作品  
描述: 李颖(以下简称李):萧先生能否请您先概括谈一下您学习工笔重彩画的经历。萧玉田(以下简称萧):我是上世纪70年代末拜在潘絜兹先生门下开始学习工笔重彩画的。我在锦州读初中时,在市图书馆借阅过一本潘先生创作的《孔雀东南飞画传》画册,从那时起,"潘絜兹"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1978年,我将自己正在创作中的工笔重彩连环画《阿诗玛》斗胆寄到北京画院潘絜兹先生处,请潘先生赐教。我很快就收到了潘
新时期中国工笔画色彩变化中的命名争议
作者: 李珊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重彩画   中国工笔画   新时期   工笔重彩画   现代重彩画   色彩变化   新概念   岩彩画   画种   争议  
描述: 提出了"胶彩"1的概念,有人称之为"现代彩绘"2等。这些概念的提出者从多重角度探析了色彩在中国工笔画中变化的可能性。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