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孤独的行者——青年画家刘海涛
作者: 宋晓明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彩画   黑龙江省肇东   中国工笔画   人物画创作   青年画家   中国书画   凤凰岭   唐秀玲   卢禹舜   刘海涛  
描述: 刘海涛,1980年生于黑龙江省肇东市。先后求学于山东理工大学唐秀玲重彩画高研班、山东省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人物画创作与研究课题班(唐秀玲工作室)、北京凤凰岭书院中国书画学精英班(声禹舜工作室)。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唐秀玲现代重彩工作室助理导师、《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工笔重彩画创作研究查员会研究员及特聘画家、北京凤凰岭书院卢禹舜工作窒画家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个好的画家首先应该是个诗人,即便不写诗,骨子里肯定会有诗性的浪漫情怀。刘海涛的诗都写入了画里,他寄情于宽广的原野、高低的山坡、静默或风中舞蹈的树,甚至关注
孙震生作品艺术市场分析
作者: 李坤凝   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笔墨技巧   中国工笔画   入室弟子   工笔重彩   何家英   孙震   北京保利   工笔人物   中国美协   中国美术  
描述: 何家英因其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独特的风格,被公认为中国工笔画的“泰斗”,其作品受到了藏家的广泛追捧。孙震生作为工笔画大家何家英的入室弟子,在借鉴老师深厚笔墨技巧和神韵的同时,在工笔和写意上大胆突破,其名字近两年来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大赛获奖名单中屡屡出现,引起了美术界与收藏
冲击与创新 中国人物画形式美的直叙性动态空间
作者: 孙棋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形式美   画无定法   艺术力量   中国人物画   动态空间   美术作品展   生命运动   直叙   现代艺术家  
描述: 力量何也?答案很多。而就艺术而言,力量是永恒的快乐,是艺术表现的主题。自古至今贯通中西,人类就一直试图用某种或某些象征符号来表现它。在古代原始艺术中用它特有的力量——率真、质朴、夸张等表现形式来吸引和冲击着现代艺术家。而在古希腊则通过对人的理想化的表现,将人体变成力量的化身。面对充满力度的人体,我们能领略到生命运动给予我们的巨大满足。就现在艺术中我们具体到不同画种而言,正如以色彩、技法、构图及画家思想为艺术力量的油画,
青花 美如初恋
作者: 天然   来源: 天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摄人心魄   三生石上   六法   中国工笔画   中国陶瓷   水莲   江西省博物馆   当代陶艺   景德镇陶瓷   醉梦  
描述: 像恋爱之初,被他抚了一下头发,整个身体都笼罩在醉梦里,心飞扬了起来,柔美飘渺,如云似烟,这样清,这样淡,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这就是青花瓷。每个与青花有关的词语都是一首诗。在江南烟雨里,亭亭玉立的大家闺秀款款而来,带着前世的梦幻,带着今生的期许……雾气氤氲,远山含黛,白云如练,飞鸟灵动。一曲《出水莲》,引我们进入欧阳景山的青花世界。宁静祥和、安然雅致,沉浸在欧阳景山的青花瓷里,整个世界突然静了下来。青花,是瓷器中最具书卷气的女
体味生活 反映时代——评孙培增的中国画创作
作者: 刘大为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凤凰涅槃   《美术报》   中国工笔画   中国书画报   刘大为   中国人物画   任惠中   中国画创作   中央美院   人物画家  
描述: 中国人物画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程式化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描绘精工严谨的"工笔",还是以挥笔洗练和发挥水墨为胜的"写意",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审美情趣及其智
体味生活 反映时代——评孙培增的中国画创作
作者: 刘大为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B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凤凰涅槃   《美术报》   中国工笔画   中国书画报   刘大为   中国人物画   任惠中   中国画创作   中央美院   人物画家  
描述: 中国人物画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程式化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描绘精工严谨的"工笔",还是以挥笔洗练和发挥水墨为胜的"写意",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审美情趣及其智
展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国家博物馆   吕凤子   神武门   中国画家   创作时间   北京画院   艺术创作   郑于鹤   中国美术馆  
描述: 郑于鹤雕塑艺术展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展出"郑于鹤雕塑艺术展"开幕式暨作品捐赠仪式于2014年12月30日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举行。郑于鹤将5件(套)代表性雕塑作品无偿捐赠故宫博物院。艺术展共展出160余件(套)雕塑及绘画作品,全面系统地展示郑于鹤先生60余年艺术创作的主要历程。展览按照作品的创作时间和品类的脉络展开,大致分为早期小型彩塑作品、中型圆雕及壁饰
智者的耕耘
作者: 朱全增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艺术道路   艺术之路   中国画艺术   社团法人   工科生   祖国文化   昆明理工大学   举办画展   日本画  
描述: 1991年8月的一个夏天,一个忙碌的中午,在我的画室里出现了一位率真、英俊、带有点胆怯的年轻人,他就是我的挚友李岩。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工科生,但他在入厂实习之余常偷跑到我的画室学习绘画,足见他对绘画的热忱。李岩曾旅居国外,在国外极大的生活压力下,他仍然笔耕不辍,画出了很多尚有个性的工笔秀作,而且一埋头就是20多年。到现在我不得不认为,他才是纯正的艺术者。虽然我和他相差10岁,都有各自的人生路,但在艺术道路的取舍与对话上以及对艺术真谛的理解和认识上,竟然异曲相合,无不碰撞出异彩的火花,愉悦了
流光溢彩的气韵——陈仲年先生画艺评述
作者: 康济民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院体   现代型   绘画样式   西洋绘画   陈仲   艺术品味   工笔花鸟画   写意画   个人风格  
描述: 百年以来的中国工笔画,经历了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创造性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画家从自身条件出发,做了一些观念、媒材与技法上的尝试,也由此形成了以不同地域特点与个人风格为代表的画风。在这个转化的实践者中,陈仲年先生是巴蜀画坛的先行者,是承前启后的名家。陈仲年先生的作品,特别是他的工笔花鸟画,继承院体,兼收西洋绘画之长,将新的艺术品味创造性地注入到传统的绘画样式,既得传统工笔画的典雅、明丽,又
流光溢彩的气韵
作者: 康济民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院体   现代型   绘画样式   西洋绘画   陈仲   艺术品味   工笔花鸟画   写意画   个人风格  
描述: 百年以来的中国工笔画,经历了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创造性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画家从自身条件出发,做了一些观念、媒材与技法上的尝试,也由此形成了以不同地域特点与个人风格为代表的画风。在这个转化的实践者中,陈仲年先生是巴蜀画坛的先行者,是承前启后的名家。陈仲年先生的作品,特别是他的工笔花鸟画,继承院体,兼收西洋绘画之长,将新的艺术品味创造性地注入到传统的绘画样式,既得传统工笔画的典雅、明丽,又有文人写意画的雅致、清疏,同时兼具源于巴蜀地域性情的细腻、丰富、秀润的个人风格。
< 1 2 3 ... 5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