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工笔】搜索到相关结果 71 条
-
名家翰墨之李跃鸣
-
作者:
暂无
来源:
经济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画艺术创作
中国工笔画
名家
美术家协会
学术委员会
协会会员
副秘书长
山西省
-
描述:
李跃鸣,游翁,1958年3月生中国工笔画会会员,中国民协民族书画艺术创作交流中心山西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工笔画会副主席.山西省花鸟花会副秘书长,太原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九三书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黄河画院学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工艺美术师。
-
工笔重彩的现代创造 读王天胜的画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市场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大展
中国工笔画
王天胜
画院院长
工笔重彩
美术大展
解放军艺术学院
书画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副军职
-
描述:
王天胜Wang Tiansheng1946年12月生,祖籍山东文登,现代工笔画院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新华通讯社新华画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十余载、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美术系副主任、教授(享受副军职待遇的专家)。作品入选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历届全国工笔画展、全军美展、中国画百年展、世纪风骨——当代艺术50家等全国性重要美术大展及省以上美展百余次,获全国第四届工笔画大展金奖、全国第二届工笔画大展
-
承载着灵性的画笔 王申勇的花鸟画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中国航空旅游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郎世宁
工笔花鸟
中国工笔画
神形兼备
绘画实践
一级美术师
四川省诗书画院
动物画
静雅
王申勇
-
描述:
王申勇是中国传统走兽画派中的后起之秀,他以绘黑白二色熊猫为题材的作品首先进入人们的视界,随后在当代工笔花鸟领域又有所拓展,开辟了自己特别的天地。王申勇笔下的虎、马、牛和猴,在寻常意义上的视觉效果无疑是精致动人的,神形兼备,令人喜爱。进一步说,一方面,王申勇努力使作品中的生灵承载人性,以其文化内涵代替无病呻吟、柔弱浮浅的描绘;另一方面,他的作品逐渐远离一些传统花鸟画的格局程
-
名家评述中国画作品《塔克拉玛干之魂》
-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画作品
中国工笔画
刘大为
一幅画
十二木卡姆
艺术评论家
塞尚
感觉像
中国画笔墨
中国美术家协会
-
描述:
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细节刻画得很到位,人物的情绪表情,把握得夸张但是又很具体。衣服的处理也非常厚重,把握中国画笔墨的塑造和色彩的塑造,并和生活中的写实结合得很好。有一些油画的效果,整个色彩很和谐,给人感觉像是老照片一样,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的新疆。一种荒漠,干燥的沙漠气候,一群人在这儿狂歌,非常投入,尤其是嘴、眼睛的刻画,把感情强烈地迸发出来的这种感觉画了出来。通篇色调很统一,有一种历史的沉积感,沙漠的暖调子。
-
工笔人物肖像中的“形”与“神”
-
作者:
吴磊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人物御龙图
社会环境
中国画艺术
曾鲸
汉墓
工笔人物
写意画
人物形象
人物肖像
-
描述:
工笔画成型与成熟都早于写意画,受社会环境和现实功用的影响,工笔人物画在中国工笔画当中又是最早出现并最早定型的中国画分支。楚国汉墓出土的帛画《人物夔凤图》和《人物御龙图》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在那个时期,虽然绘画的社会功用要远远大于它自身的艺术功用,但是在画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对人物肖像"写生"特性的追求与刻画,体现了早期画家的审美取向与艺术追求。早期的人物肖像画受画家绘画能力的影响,对于"写生"
-
潘缨
-
作者:
潘缨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中国画专业
博士学位
工笔重彩画
解放军艺术学院
2008年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
描述:
I962年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200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获博士学位。1987年至2008年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重彩画研究会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长。
-
生命的灵性 画面的呼吸:当代工笔花鸟画重哲学视域的创作观
-
作者:
王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后现代主义思想
当代学者
生命感悟
当代工笔画
工笔花鸟画
风格样式
传承传统
探索性实验
创作观
-
描述:
当代学者大都认为工笔画概念是由民国时期的金城提出的。所谓“工笔”是针对西画而言的。当代工笔画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但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脉络:一脉为传承传统文艺精髓进行革新;另一脉则借鉴东方艺术风格样式、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想与风格样式进行探索性实验。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虽然一方面体现出当代艺术发展的开放性,但另一方面,亦暴露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其在发展道路上缺乏一个鲜明的立场原则。我认为,当代中国工笔画应继承传统文化精髓,这是工笔画发展的根基。因此,相关工笔画家
-
绽放下的危情:“新工笔”忧思三则
-
作者:
李昌菊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古典形态
西方绘画
三辈
艺术创新
创作观念
色彩运用
生存体验
超现实主义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2013年12月18日,"工·在当代——2013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囊括了老、中、青三辈艺术家的作品,吸引了众多观众,可谓盛况空前。展览中一批新生代画家的作品,在创作观念、图式构成、色彩运用方面与传统中国工笔画拉开了明显距离,以新锐特质成为一大亮点。这批画家即是近年来相当活跃的"新工笔"群体,大致包括了张见、高茜、徐累、陈林、崔进、雷苗、徐华翎、姜吉安、金沙、杭春晖、郑庆余、郝量等人。他们有一些共同特
-
真切的简约——曾景祥工笔花鸟画赏析
-
作者:
尚辉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园式
平面化
中国工笔画
景祥
工笔花鸟画
画中
文化韵味
艺术语言
形式美感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当代中国工笔画的发展,尤其是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有一些比较学术的嵌入,有个人的观点,相对于工笔人物画的繁盛、变化多端,在艺术语言上有很多的新的增进和融合,花鸟画相对来说稍微弱一些。所以我们在最有学术探索性的作品里面,一般很难把工笔花鸟画放进去,但是我刚才想一下,我们今天如果审视工笔花鸟画,它的生长点,主要的学术突破在哪些方面,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从当代艺术的角度破解原来所谓的诗情画意,去田园式的意趣,而增加文化韵味,
-
“2015秋季·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走进青州孔淩作品欣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名家
青州市
秋季
协会会员
中国当代
书画
作品欣赏
-
描述:
孔淩(孔玲)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200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蒋采平高研班,2010年就读于现在工笔画院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重彩画协会会员,北京重彩画协会会员,辽宁工笔画协会理事,北京宋庄国画院画家,中国当代名家画院副院长,青州市一画山房美术馆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