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工笔】搜索到相关结果 37 条
-
论中国工笔画的当代性
-
作者:
黄静
来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社会
传统工笔
探索与实践
中国工笔画
绘画观念
绘画语言
艺术
当代人
当代性
作品
-
描述:
中国工笔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当代形势下,有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尽管有庞大的创作队伍,作品数量也可与中国绘画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相比,但作品的思想性、创造性却很贫乏,许多作品观念陈旧、没有摆脱传统模式与流行式样的影子,大多数画家在审美取向、绘画语言、技术手段等方面雷同,缺乏探索与实验精神.应该说,当代中国工笔画丧失了艺术最根本的特征-当代性.
-
刘智勇美术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石家庄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北师范大学
美术系
中国重彩画
中国画专业
中国工笔画
中国艺术
工笔重彩画
优秀奖
刘智
美术作品
-
描述:
刘智勇(智永)(1970-),1993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石家庄学院美术系副教授。曾就读于文化部第三届重彩画高研班、中国艺术研究院蒋采苹重彩画工作室。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美协重彩画研究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2001年作品《夏夜》获首届中国重彩画展优秀奖。2005年作品《假日》入选全国第六届体育美术作品展。2007年作品《假日》入选北京迎奥运百名艺术家作品邀请展。2008年作品《凝绿》、《暗香》参加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
陈军中国画艺术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军
中国工笔画
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艺术
工笔重彩画
天津
协会会员
-
描述:
艺术简历陈军,1957年生于天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工笔重彩画研究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杨柳青画社美术编审。其画在取法唐宋富贵与野逸画
-
画如其人:谈吴冰的工笔人物画
-
作者:
易水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逸笔草草
倪瓒
中国工笔画
书画大展
美术作品展
聊以自娱
艺术委员会
线描
画如其人
-
描述:
工笔画艺术大展铜奖(2005);《作品》获河南省第四届妇女书画大展一等奖(2008);《妯娌们》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2008);《薰风》获河南省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三等奖(2009)。2010年扇画《闲情图系列》20幅参加"冰·莲·曼扇画精品展"。曾出版画集《线描藏族少女》。
-
浅谈“写意性”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传承和发展
-
作者:
郭晶晶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人物画
继承和发展
写意性
-
描述:
工笔人物画在众多的画种中是最为成熟的画种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它积淀了世代相承的创作经验,形成了代表着东方文明的独特的审美特征和鲜明的艺术特点,文中归纳了工笔人物画在各代的发展,提出了在当今的创作中继承传统工笔人物画中写意精神的意义,并在构图、造型和语言上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意象色彩与现代工笔
-
作者:
赵雨灏
李爱峰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画
现代工笔画
中国工笔画
造型观念
色彩观念
中西文化交流
20世纪80年代
意象
-
描述:
一、现代工笔、意象色彩 现代工笔是相对于传统工笔画而定义的.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在西方造型观念及色彩学理论的教学模式中,中国画家们一方面对传统绘画审美观念进行再认识、再拓展;另一方面对西方造型及色彩观念进行融会借鉴,使中国工笔画在20世纪80年代后重放生机,形成现在蓬勃之势,促成了现代工笔画的产生.
-
论工笔人物画色彩的装饰性
-
作者:
尹伊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感
中国工笔画
装饰画
色彩语言
画面
理性化
传统工笔人物画
中国画
色彩装饰性
中国工笔人物画
-
描述:
中国工笔人物画色彩与装饰性有着悠久的渊源。何为装饰性,狭义即装点修饰,广义泛指统一中有变化、调和中求对比的画面效果。我认为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色彩不追求逼真的效果,仅表现对比变化、浓淡深浅,赋色追求主观理性化、单纯平面化。传统工
-
中国工笔画表现语言初探
-
作者:
卢晓波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中国传统
程式化
绘画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艺术门类
表现语言
-
描述:
中国传统工笔绘画历史悠久,从战国、秦汉、隋唐到五代至两宋,由萌芽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了丰富的程式化语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笔画不断向其他艺术门类借鉴吸收,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内容和形式.艺术贵在创新,笔墨当随时代,如何在新的时代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工笔画的艺术语言,成为工笔画创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绘画的基本表现语言角度探索工笔画艺术语言创新的可能性.
-
浅谈中国传统工笔画区别于西方写实油画的主要特征
-
作者:
张悦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主要特征
-
描述:
中国工笔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其工整、细致的风格特征,作为中国画重要的表现形式,一直传承至今.与西方写实油画相比较,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比如对物象细致深入的刻画与描绘,对画面精益求精的作画原则,都展示了精湛的技艺水平与唯美的画面效果.而它们之间又有着本质的不同之处,在对画面境界的追求、基本的表现方法和造型手段、对空间的理解与表现以及对色彩的认识与运用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想要更好地发展工笔画,必须清楚地认识它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
-
妙笔丹青―析中国工笔画笔墨与色彩
-
作者:
季玉民
来源:
艺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造型
中国工笔画
丹青
历史传统
色彩
艺术处理
笔墨
绘画性
-
描述:
工笔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我国画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笔墨色彩的灵活运用使工笔画的意象造型在艺术处理上精微而不失气势,工致而富有绘画性,为工笔的发展留下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