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工笔】搜索到相关结果 660 条
-
陈孟听:自然率真尽风流
-
作者:
李瑞洪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界
风流
自然率真
中国工笔画
塔吉克族
边疆文化
帕米尔
特等奖
-
描述:
陈孟昕的名字最早为人们关注,是由于那幅《帕米尔风情》的中国工笔画作品。新颖的画面、素雅的色调、机巧的构想,在赢得美术界广泛好评的同时,还收获了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河北省第七届美展特等奖和文艺振兴奖,作品并被文化部选送至美国、日本等地展出。由此,那精心描绘的塔吉克族民风和边疆文化融于画中,画面氤氲着如魂灵般的呼吸,画中的人与景,一起留在了人们的印象之中。
-
生命的灵性 画面的呼吸:当代工笔花鸟画重哲学视域的创作观
-
作者:
王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后现代主义思想
当代学者
生命感悟
当代工笔画
工笔花鸟画
风格样式
传承传统
探索性实验
创作观
-
描述:
当代学者大都认为工笔画概念是由民国时期的金城提出的。所谓“工笔”是针对西画而言的。当代工笔画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但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脉络:一脉为传承传统文艺精髓进行革新;另一脉则借鉴东方艺术风格样式、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想与风格样式进行探索性实验。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虽然一方面体现出当代艺术发展的开放性,但另一方面,亦暴露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其在发展道路上缺乏一个鲜明的立场原则。我认为,当代中国工笔画应继承传统文化精髓,这是工笔画发展的根基。因此,相关工笔画家
-
绽放下的危情:“新工笔”忧思三则
-
作者:
李昌菊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古典形态
西方绘画
三辈
艺术创新
创作观念
色彩运用
生存体验
超现实主义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2013年12月18日,"工·在当代——2013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囊括了老、中、青三辈艺术家的作品,吸引了众多观众,可谓盛况空前。展览中一批新生代画家的作品,在创作观念、图式构成、色彩运用方面与传统中国工笔画拉开了明显距离,以新锐特质成为一大亮点。这批画家即是近年来相当活跃的"新工笔"群体,大致包括了张见、高茜、徐累、陈林、崔进、雷苗、徐华翎、姜吉安、金沙、杭春晖、郑庆余、郝量等人。他们有一些共同特
-
墨和线:当代工笔人物画区别于日本画的重要特征
-
作者:
黄莎
蒋才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战国时期
重要特征
影响深远
中国画
中国绘画
作品
陈老莲
百家争鸣
中国工笔人物画
-
描述:
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可见最早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为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工笔人物画在经历了战国、秦、汉的萌芽,至魏晋时期已经成熟,至唐代迎来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顶峰。其间涌现出了众多的工笔人物画家和影响深远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宋元以后,水墨画成为绘画发展的主流,工笔人物游离于中国画创作的主流之外,尽管出现了陈老莲、任伯年等大师,但总的来看,工笔人物画呈衰微之势。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工笔绘画得以复苏。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发的春风为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和复兴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新的契机,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影响深远的工笔人物画家和工笔人物画作品。而今在当代思潮的影响
-
对中国工笔山水画中“线”的再认识
-
作者:
盛寿永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单线
中国工笔画
基本特征
山水画创作
装饰效果
装饰性
视觉肌理
作品
传统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工笔山水与写意山水中"线"的运用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明辨这一差异之前首先要分析工笔山水与写意山水的基本特征。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品是隋朝画家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绢本设色,表现风光明媚的郊外景色。空间的表现的确称得上"远近山川,咫尺千里"。山的描绘,是用单线勾勒,淡赭打底,再填以石青、石绿,山脚用泥金在轮廓内复勾,产
-
春蚕颂:著名工笔画家、美术史论家潘絜兹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
-
作者:
何非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史论
活动
协会
中国工笔画
研讨会
中国画学
周年纪念
美协
中国美术
北京
-
描述:
中国工笔画大师、美术理论家潘絜兹先生生前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首任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创会会长、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首任会长。在潘絜兹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北京画院、中国画学会联合举办的纪念潘絜兹先生逝世十周年系列活动,于2012年8月27日任北京画院举行。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中国工笔画学会代会长冯大中、名誉会长林凡,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中国画学
-
中国工笔画中的意象传达
-
作者:
魏东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绘画语言
创作观念
审美趣味
表现技法
意象
以形写神
艺术表达
-
描述:
工笔画在构图、造型和设计中同样具有物象的写意性,并融入画家独有的感情和思想。所以较写意画而言,尽管工笔画外在的表现技法要求工整细腻,但在绘画语言、审美趣味、创作观念上也追求以形写神、借物写心、抒情达意,所以在工笔画中,也存在着写意性的艺术表达。一、工笔画独特的意象构图工笔画的构图并不是画家在画面上照搬物象,而是画家对描绘对象经过意象思维处理后在画面上的重新安排和组合,是艺
-
徐惠泉的墨彩世界
-
作者:
周京新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画家
时代文化
中国工笔画
时代艺术
艺术风格
墨彩
徐惠
写意画
气场
写意性
-
描述:
当代画家如何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定位,这并非易事。面对混杂的信息和多元的诱惑,有志向的画家们都在寻找自己的突破口,力求冲出趋同的流行气场,以期望在"行风"横行的当下凸显自己的个性,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看似画家个人的命题,实质是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发展的命题,也是整个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徐惠泉无疑是一个成熟而优秀的画家,他以抒情
-
微观于精致—第二届全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北师范大学
中国工笔画
工笔重彩画
美术学院
微观
作品
中国美术馆
研究所
-
描述:
由北京工笔重彩画会、浙江画院、中国工笔画研究所、湖北美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该展于二OO九年四月三日至十一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从历史的角度对上笔画艺术的传承脉络及当前工笔画艺术各创作表现形式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疏理和总结,
-
中国画家影尘
-
作者:
暂无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北师范大学
中国工笔画
工笔重彩画
美术学院
微观
作品
中国美术馆
研究所
-
描述:
原名郑连侠,现居北京,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笔重彩研修班导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先后进修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工笔重彩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绥芬河市画院院长。作品数十次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各类大赛上入展并获奖。作品《寒露》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当代花
<
1
2
3
...
7
8
9
...
64
65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