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工笔】搜索到相关结果 660 条
-
简论中国工笔画的发展
-
作者:
王晓黎
来源:
湖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中国工笔画
工笔花鸟画
发展
-
描述:
中国工笔画始于楚汉帛画,经历唐宋鼎盛、明清衰落,新中国成立后重获新生.中国工笔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在艺术领域里独树一帜.新时期的工笔画家在继承与创新的探索中不断把中国工笔画推向新高.
-
花鸟世界 诗情画意——著名画家王广明工笔花鸟画的构思与欣赏
-
作者:
宋广山
武文龙
萨娜
来源:
中国设备工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叔晖
中国工笔画
艺术顾问
广明
一级美术师
王朝闻
王雪涛
工笔花鸟画
学会会员
喻继高
-
描述:
王广明王广明,又名王明石,字太一,号化石楼主。1942年生,江苏徐州人,定居北京。中国著名书、画、理论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中国工笔画高级研修班主讲教授、中国美术家学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名誉会长、没骨画画院院长、新东方书画研究院院长。吉尔吉斯斯坦国家艺术顾问。曾接受闫秋华、喻继高、俞致贞、田世光、王叔晖、李苦禅、王雪涛、郑乃珖、潘絜滋、李可染、蔡若红、王朝闻等指导。
-
心痴写意任腾骞
-
作者:
武文龙
宋广山
来源:
中国设备工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叔晖
中国工笔画
艺术顾问
广明
一级美术师
王朝闻
王雪涛
工笔花鸟画
学会会员
喻继高
-
描述:
在墨韵长河中,小写意花鸟画是兼有工笔精细及写意洒脱的一个画种。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出色的小写意花鸟画家,其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包括花卉、鸟兽、鱼藻、草虫、竹石、蔬果等,无不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
妙笔吐芳兰自香:有感李宜兰工笔人物画的艺术魅力
-
作者:
任毅
来源:
中国社会组织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李宜
中国工笔画
中国绘画史
艺术创作
画中
芳兰
无欲
生命情感
人物画家
-
描述:
初见李宜兰的作品,就被她画中流溢的恬静所打动,画作中追求的是一种东方文化的神韵:无欲、安谧、简淡、田园诗般的境界,一种内敛而有韵律的美。李宜兰说,生活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笔墨是源于生活的激发。传统笔墨是古人对生活表现的提炼,任何孤立的笔墨观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承载着生命情感的艺术才是最感人的,才是最具永恒魅力的,我们必须在嘈杂的喧嚣中喊出
-
浅谈岩彩画
-
作者:
孙玉宝
来源:
内蒙古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中国工笔画
中国传统
工笔重彩画
中国水墨画
现代绘画
绘画形式
中国绘画
岩彩画
日本画
-
描述:
岩彩画——这一画种在中国是近两年才兴起的。20世纪90年代末,部分画家借鉴日本画的材料(主要是矿物颜料)革新中国工笔重彩画,促成了岩彩画的诞生。它是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向现代绘画转变的产物,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再生和延续。用画材特色来命名是为了区别于中国水墨画、传统工笔画、西洋油画、日本画。从名称上看是个新画种
-
行文如诗,画境如梦——聆听萧玉田谈“红楼梦(三)”邮票设计
-
作者:
倪俊峰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邮政
邮票设计
古典文学名著
中国工笔画
红楼梦
画境
设计创作
行文
-
描述:
季春时节,《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以下简称"红楼梦")系列邮票迎来了第三组,中国邮政继续邀请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萧玉田担当这套邮票的设计创作。这套邮票选取了妙玉奉茶、惜春作画、平儿理妆、夜探潇湘、雅结海棠社等五个故事。萧玉田采用工笔重彩的创作方法,画面构图饱满,色彩古朴细腻,将
-
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
作者:
徐铁岚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点
创作现状
中国工笔人物画
-
描述:
中国工笔人物画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绘画种类,随着绘画技巧和理念的不断发展,现代工笔人物画也展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发展面貌。当他中国工笔人物确已经不再满足于延续传统技法,而是更多的倾向于中西合壁的创新发展思路。
-
中国工笔画一代宗师、著名美术史论家 潘絜兹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
-
作者:
赵进武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史论
中国工笔画
中国画学
工笔重彩画
国务院参事
周年纪念
美术理论
副主席
中国美术
学会
-
描述:
中国工笔画大师、美术理论家潘絜兹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首任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创会会长、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首任会长。在潘絜兹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北京画院、中国画学会联合举办"纪念潘絜兹先生逝世十周年系列活动",于2012年8月27日在北京画院举行。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中国工笔画学会代会长冯大中,中国工笔画学会名誉会长林凡,中国美协
-
工笔·写实·灵性
-
作者:
陈传席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题研讨
80年代
中国工笔画
民族文化传统
获奖作品
传统文化
写实
灵性
-
描述:
中国画有工笔和写意之分,长期以来,由于文人画的影响,一直存在以写意为高雅,以工笔为匠气的偏见,这种情况直到近代方有所改观。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工笔画的复兴是不争的事实,现在从事工笔画创作的画家队伍日益庞大,各种大展的参展作品和获奖作品中工笔画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加。然而,当前工笔画创作固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也潜存着诸多妨碍其健康发展的负面因素。过分靠近日本画的倾向曾经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困扰着中国工笔画的发展,近年来出现的新工笔,在给我们带来全新审美愉悦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缺乏传统内蕴、过分追求视觉效应、从内部消解传统文化之类的争论。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促进中国工笔画的健康发展,我刊本期特开设专栏,邀请部分理论家与画家,对当前工笔画的热点问题与现象进行讨论,从理论层面探讨工笔画的发展方向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并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
谈素描因素对现代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影响
-
作者:
马丽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感
人物造型
表现手段
教学体系
传统工笔人物画
因素
写实素描
中国工笔人物画
造型方法
中国美术
-
描述:
在我国传统的绘画教学体系中,学生要学习绘画,就要拜师傅。拜师和现在的家教、上学截然不同。旧时儿童择日入塾上学,由家长陪送先拜孔夫子像,再拜塾师老师。而拜画家为师傅时,也要举行拜师仪式。摆供品,焚香等,先拜祖师、再拜师父。尽管现代学院教育蓬勃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主流教育体系,但是拜师傅学艺这一习俗一直没有消失,笔者就是从这一路走过来的。尽管当时年纪尚小,但还记得当时恭恭敬敬地给师傅敬茶,师傅接过茶喝了才算完成拜师仪式。从小一直接受的是梅兰竹菊的传统中国画教育,到了初高中又开
<
1
2
3
...
43
44
45
...
64
65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