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工笔】搜索到相关结果 660 条
-
“视道如花”贾广健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开幕
-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意花鸟
没骨花
中国工笔画
现代画家
贾广健
工笔花鸟画
书画爱好者
中国画作品展
徐崇嗣
中国国家画院
-
描述:
2015年4月29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央数字书画频道、天津画院承办的"视道如花"贾广健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书画频道美术馆开幕。展览共展出贾广健2015年力作一百余幅,作品既有枝繁叶茂的巨幅荷塘,又有笔墨洗练的小品奇趣,吸引着书画爱好者们驻足观摩。贾广健的花鸟画,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他在工笔花鸟画方面开创了新语境和新式样,使中国工笔画进入现代意境,而他的写意花鸟亦取得了令人瞩
-
扬鞭·奋蹄
-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主任
中国工笔画
美术家协会
江苏省
解放军艺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赵文元
-
描述:
赵文元,1946年出生于江苏镇江,1964年入伍,1969年到1987年先后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历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年、连、宣、漫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笔画会理事,江苏炎黄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江苏创作中心副主任
-
传世名作《银锁》
-
作者:
肖耕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工笔画
工笔人物画
中国工笔画
名作
艺术作品
艺术家
中国人物画
中国画
创作态度
传世
-
描述:
李乃蔚是当代有影响的中年工笔人物画家,他的作品早已广播于世,并产生了强烈的学术反响。他对艺术有着一种犟劲儿与虔诚,努力在作品中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与理想,将自己的生命意志贯注在画作之中。为了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他往往数年如一日,钟情于一幅画作,这种专心致志的创作态度,这种艺术的赤诚实属罕见。正因如此,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精品,如《山菊》、《红莲》、《秋语》、《流年》、《清音》、《归云》等;他的每一幅新作问世,总是给人强烈的艺
-
“大胸襟、大视野、大魄力”再创工笔画辉煌——萧玉田谈潘絜兹
-
作者:
李颖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视野
中国工笔画
艺术
工笔重彩画
孔雀东南飞
图书馆借阅
创作
中国画
中国绘画
作品
-
描述:
李颖(以下简称李):萧先生能否请您先概括谈一下您学习工笔重彩画的经历。萧玉田(以下简称萧):我是上世纪70年代末拜在潘絜兹先生门下开始学习工笔重彩画的。我在锦州读初中时,在市图书馆借阅过一本潘先生创作的《孔雀东南飞画传》画册,从那时起,"潘絜兹"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1978年,我将自己正在创作中的工笔重彩连环画《阿诗玛》斗胆寄到北京画院潘絜兹先生处,请潘先生赐教。我很快就收到了潘
-
新时期中国工笔画色彩变化中的命名争议
-
作者:
李珊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重彩画
中国工笔画
新时期
工笔重彩画
现代重彩画
色彩变化
新概念
岩彩画
画种
争议
-
描述:
提出了"胶彩"1的概念,有人称之为"现代彩绘"2等。这些概念的提出者从多重角度探析了色彩在中国工笔画中变化的可能性。
-
曹小民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协会会员
新加坡
职业画家
江苏
美术家
-
描述:
曹小民,江苏徐州人,现居深圳,职业画家。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作品曾在日本、新加坡展出,并先后在苏州、香港、深圳、佛山、徐州等城市举办个展。[第一段]
-
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后记
-
作者:
刘选让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情思
中国工笔画
艺术本体
评选
人文精神
中国画
作品
振兴与发展
中国美术
学会
-
描述: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自2008年2月25日实质性地启动以来,从征集稿件到截稿,历时6个多月,共征得国内及国外工笔画作品5065件,经专家评委们初评与终评两次认真评选,评出获优秀奖作品59件,入选作品532件,共计591件。本届大展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工笔画艺术,展示广大工笔画
-
论工笔人物画的画体特征及其在现代发展的可能
-
作者:
宋晓霞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笔人物画
线型结构
中国人物画
艺术传统
传统工笔人物画
中国画
现代发展
中国工笔人物画
造型方法
线描
-
描述: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原生形态,后来发展成为其中的一种。在它由古及今数千年的演进中,形成了一以贯之的独特传统。其后出的写意人物、泼墨人物、白描人物以及以线描为主再略施淡彩于头面手足的吴装人物,都是从这一传统中发展出来的。工笔人物画的画体特征,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早期绘画。从
-
走向21世纪的湖南工笔画
-
作者:
释然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工笔画
艺术论
自然环境
马王堆帛画
中国绘画史
湖南长沙
美术史
艺术语言
复兴
-
描述:
中国绘画史中最早的工笔画作品,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和西汉马王堆帛画均在湖南长沙出土,它们在沉睡地下二千余年后重新面世,使世人为之震惊,也重写了秦汉美术史的篇章,同时也为中国工笔画发展提供了深厚渊源和契机。尤其更使湖南的工笔画艺术家有了一种强烈的复兴中国工笔画艺术的使命感,就像当年意大利人发现古
-
中国工笔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前景
-
作者:
樊萍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中国画艺术
发展历程
当代中国
新时代
发展前景
艺术法则
绘画艺术
艺术语言
二十年
-
描述:
在一个新的千年开始之际,中国画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也开始了自己新的征途,它何去何从,这既是画家们孜孜以求,不尽探索的中心课题,也同样是理论家们所热切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中国的工笔画艺术在上一个千年的最后二十年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人称之为“工笔画的复兴”,这无疑是当代中国画整体面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从此,工笔画作品在展览会上多起来了,评论工笔画的文章也随之多起来了,但愿这种对工笔画的关注不要重蹈“唐不论诗而诗盛,宋论诗而诗亡”的覆
<
1
2
3
...
44
45
46
...
64
65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