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工笔】搜索到相关结果 660 条
-
清水丽人:刘泉义勾染的盛装苗女图像
-
作者:
尚辉
来源:
天津政协公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清水
中国工笔画
工笔重彩画
美术学院
色彩语言
当代
中国画
人物形象
中国美术
-
描述:
1964年2月生于河北省清苑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政协委员,现为解放军艺术学院副教授。
-
当代工笔画品评标准刍议
-
作者:
王海滨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中西融合
根本动因
文化心理
文化自信
半封建社会
“推陈出新”
当代工笔画
中国美术史
写实性
-
描述:
工笔画的品评标准需要放在中国画的改良和革新的背景下讨论。上世纪以来,改良和革新中国画的思潮,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的产物,文化的自卑感和追求自强的欲望,是美术界提出改良和革新的根本动因。"中西融合"、"推陈出新"构成19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发展史,并深刻左右着艺术家的文化心理且影响至今。新世纪来临,一个逐渐强盛的中国,它的文化和艺术该如何自处,我们怎样看待自己的传统,
-
现实的选择:重回民间的现代工笔复兴:从陈白一《闹元宵》形式风格的两个源头说起
-
作者:
易英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中国工笔画
艺术思想
艺术风格
艺术家
形式风格
现实主义传统
民间艺术
中国画
中国工笔人物画
-
描述:
一、《闹元宵》——陈白一工笔画的转型《闹元宵》无疑是陈白一先生璀璨的工笔画生涯中关键的转型之作。以一件作品作为一个转折点,常常会使我们忽视画家创作探索的过程和语境。然而作品毕竟是艺术家的足迹,从这个足迹发轫,我们可以理清画家的艺术道路,以及道路旁的种种风景。由于陈白一先生是新中国工笔画乃至新中国美术发展的见证者、经历者与引领者,我们也希望可以借此
-
第三届当代工笔画展随感
-
作者:
朱理存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烈传》
表现手法
中国工笔画
古代书法家
民族精神
造型能力
青年画家
审美趣味
代工
艺术语言
-
描述:
第三届当代工笔画展随感朱理存从全国范围精选出来的260幅工笔画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正如潘兹先生在展览前言中写的"20世纪中国画坛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国工笔画新的崛起。"在展览会上看到的那些面貌一新的优秀工笔画作品,使我激动、振奋,使我看到了光辉的前景,同...
-
现代工笔画中的“逸体”——析刘金贵工笔人物画创作
-
作者:
夏硕琦
张文华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中国工笔画
古代
画家
创作
衰落
文化背景
近现代
-
描述:
现代工笔画中的“逸体”——析刘金贵工笔人物画创作
-
艺术创新的深层动力——胡勃的绘画世界
-
作者:
夏硕琦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中国工笔画
画家
艺术创新
艺术创造
艺术传统
画意
当代
绘画
意象
-
描述:
在当代中国工笔画画坛上,活跃着一批画家。他们以各自富于特色的艺术创造,表现了时代的风采,创造了新的绘画意象和审美境界。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文化环境中,以新的理念和自由创造的文化心态,兼容吐纳中外艺术传统,推动着中国工笔画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形成多元并举的时代新风。他们是当代工笔画坛的中坚力量,胡勃是其中的一位。 胡勃的画路很广,工笔、写意、白描,人物、鞍马、花鸟、山水,无所不能。而且,有精品问世。这得力于他深厚
-
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色彩语言研究
-
作者:
王小路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花鸟画
中国性
色彩语言
文化性
写意性
-
描述:
文章主要对当代工笔花鸟画色彩语言研究的现状、变革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色彩语言研究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工笔花鸟画色彩语言应具有写意性、文化性、中国性。
-
论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
-
作者:
刘泓颖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花鸟画
运用
线条
-
描述:
中国工笔花鸟画是我国重要的民族艺术。线条作为工笔花鸟画的灵魂,其运用备受关注。文章在研究其发展脉络的前提下,重点研究传统工笔花鸟画中线的存在形式、运用原则和线条语言的现代表现类型。
-
浅谈中国工笔重彩画中线的发展运用
-
作者:
罗翠萍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重彩
运用
线条
发展
-
描述:
中国的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其中之一的工笔重彩画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演变,在中国绘画乃至世界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其线造型的技法更是世界画坛中独一无二的表现手法,并且成为在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中判断画家功力的最有力标准.在传统工笔重彩画中,线是画的骨架,线的虚实强弱、浓淡干湿可以显示出画面的空间感;线的穿插重叠、藏锋露尾可以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感;线的转折顿挫、快慢缓急可以显现出画面的节奏感.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工笔重彩画中线的运用更是趋于多样化.
-
苏百钧工笔画展在广州美术学院举行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重彩
运用
线条
发展
-
描述:
苏百钧工笔画展在广州美术学院举行
<
1
2
3
...
18
19
20
...
64
65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