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山水】搜索到相关结果 233 条
-
寻找情感的图式:谈马虹的风景画创作
-
作者:
杨涓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风景画
真实情感
艺术家
叙事方式
画面
创作
图式
作品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艺术作为一种言说的方式,在本质上都是要表达主体的情感与判断。如何为情感寻求合理的图式?成熟的艺术家往往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叙事方式,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完成富有个性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情感与图式的契合度决定着作品最后的表达效果。关于这个问题,艺术家马虹有自己的体会:"我画画总试图使自己的真实情感让别
-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比较研究
-
作者:
温泉沁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风景油画
思想启迪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油画在审美理念、风格表现、视觉感受以及文化意识等方面都是不同的。而这些差异的产生是因为中西方表达审美理想的方式有所区别。中国的山水画崇尚"意",一直表达的是文人对于精神家园无限的向往之情;而西方的风景油画注重的是一个"理"字,并且变成西方人对世界进行探索的一种形式,二者是在不同文化基础上承载着不同物质的载体。进行审美以及创作期间,西方人通过风景油画能对世界形式加以把握;而中国人则是用山水画对自身内心和谐加以彰显,进而在心灵上和自然进行沟通,并且对理想中的人格加以塑造。
-
简析中国现当代风景油画中的中国山水画精神
-
作者:
孙铭悦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风景油画
中国现当代风景油画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现当代中国艺术因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创作出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新艺术,中国现当代风景油画就是其中之一。本文用分类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中国现当代风景油画家运用西方绘画素材和绘画方式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油画。其在借鉴西方艺术的同时,蕴含了自身艺术精髓,形成了现当代艺术创作的新形式。
-
开拓山水新境界:读管苠的山水画
-
作者:
薛永年
来源:
西南航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画艺术
工笔画
云阳县
重庆市
巴蜀
中国画
四川省
中国山水画
中国美术
书画作品
-
描述:
管苠(溟岗),号鸣岗,1959年生,汉族,重庆市云阳县人。四川省诗书画院院长助理,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亚洲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艺委会委员。先后师从李明伟、岑学恭、孙竹篱、龙瑞先生。先后获"孺子牛"杯全国书画大展银奖,97’中国画坛百杰奖,四川省第三届巴蜀文艺奖,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铜奖,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佳作奖,"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优秀作品奖,建国六十周年四川省中国书画作品大展一等奖,2011年参加赴台湾四川省诗书画院中国书画作品展,2012年作品入选
-
满目青山墨如黛 一炬之光皆通明——李可染《春牧图》鉴赏
-
作者:
张纵
来源:
江苏政协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建国后
山水画家
名誉会长
明暗法
中国画
李可染
深层理解
杭州西湖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李可染先生(1907-1989)是我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徐州人。1929年人杭州西湖艺术院师事名画家克罗多习油画,后在重庆艺专、北平国立艺专任教,从齐白石、黄宾虹课徒达十年之久;建国后任中央美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山水画研究会名誉会长。黄宾虹云:"意在墨中求层次,表现山川浑然之气。"可染先生早期曾师宾虹老尝以积墨法表现山的浑然之势,并间以明暗法,于墨法中注入"光",造成逆光效果,体现了先生对西画的透彻敏悟与对中国画的深层理解。
-
江南山水又一家:简论宜兴市政协委员史国富的山水画艺术
-
作者:
丁涛
来源:
江苏政协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设计
人文氛围
感悟力
江南
青年画家
紫砂壶
中国山水画
艺术张力
徐悲鸿
十二生肖
-
描述:
史国富的艺术植根于艺术大师徐悲鸿的家乡宜兴,成长于紫砂壶艺的美妙天地中。也许正是这一特定的人文氛围和江南乡土,将富于艺术感悟力和用功致勤的史国富,塑造成一位绘画与工艺兼长的特殊人才。工艺方面,他擅长雕塑、陶瓷彩绘和装饰设计。尤其是他的紫砂壶造型设计匠心独出。近年来,他为宜兴设计了几百种紫砂壶造型,十二生肖壶、台湾八景壶、鹊桥相会壶等作品,新奇而具有谐趣,赢得了海内外壶艺界的佳评。在中国山水画领域,他与很多成功的中青年画家一
-
李焱的“观自在”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绘画作品
国家博物馆
绘画技法
艺术
中国山水画
油画
-
描述:
10月14日,李焱绘画作品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李焱几个时期的50多幅主要作品,集中展现了她的心灵历程,以及对艺术、人生和绘画技法的探索。李焱曾多次在国内和海外举办个人画展。她善于用诗人般的感触,细腻地描绘自然景致中的空灵和神奇,探寻偶然和理性的平衡。她藉用油画的技巧展现中国山水画的神韵,并融于西式的色彩光线,最终在画作中完成了东西方的融合。她的作品往往在不经意中给人带来感动,作品阐释的“天人合一、时空合一、东西合一”的美好意境会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
-
意象墨彩地域之境——关于闽西墨彩山水画创作的一些思考
-
作者:
梁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闽西
地域差异
山水画创作
风格形成
创作题材
地域环境
意象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在创作面貌上,中国山水画历来有"南北宗"之说,总体上看,山水画又呈现出北雄南秀的特点。从中不难看出,地域差异是山水画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反之,山水画的风格面貌也印证了地域环境对山水风格的影响。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闽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在闽西墨彩山水画创作的探索
-
合于自然—谈王小椿山水画
-
作者:
周祥林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元
传统
思想
相融
价值取向
审美标准
中国山水画
人与自然
雕塑
油画
-
描述:
"可望、可居、可游"是中国山水画重要的审美标准。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价值取向,但根本上则是中国人与自然相合、相通、相融思想的体现。小椿的山水画严格秉承了中国人的这种思想。"可望、可居、可游"既是他笔墨的寄托也是他从宋元圣手处得来的体悟。很显然,对于传统,小椿有着很深的造诣,尤其是传统中精工一路,可谓惟肖,这大概与他所擅甚多有关。小椿除国画山水人物以外还通油画、雕塑和纸塑,这一切
-
等待知性的争论:对韩潮的雕塑《中国风景》系列作品的文化意义的思考
-
作者:
李丽红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潮的《中国风景》
当代文化内省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韩潮的《中国风景》系列,采用不锈钢铸造的形式.将代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典型——中国山水画,定格在干百年后的今天。将平面元素转换为立体元素,在赋予眼睛一种触觉功能的同时,实现更进一层的精神游历,启发人们以新的态度对待生活与自然,从而获得智慧,实现一次当代文化意义上的内省。
<
1
2
3
...
6
7
8
...
22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