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彩韵春潮:北京油画邀请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B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世纪坛   艺术馆   韵谱   北京   油画  
描述: 春风涌新潮.彩韵谱华章,在建国60周年华诞的早春时节“彩韵春潮——北京油画邀请展”3月1日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如期开幕。
朴实·纯净·优美:朝鲜现当代油画精品展
作者: 石宗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B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世纪坛   朝鲜   朴实   精品   优美   现当代   纯净   油画  
描述: 朝鲜现当代油画精品展2008年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展。朝鲜虽然与中国一衣带水、隔江相望,但由于种种原因,外界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朝鲜油画,所以在世人眼里显得十分神秘和陌生。本次朝鲜现当代油画精品在中国展出,更像是展现一座不为人知的“宝藏”。
信息时空
作者: 暂无 来源: 装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世纪坛   中国设计   信息时空   设计作品   博览会   工艺美术教育   艺术馆   展览   卢浮宫   文化遗产保护  
描述: 展览信息 Exhibition Information触?觉——从卢浮宫到世纪坛展览此次展览由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福建博物院、湖北省艺术馆、卢浮宫博物馆
2007“庞贝末日:源自火山喷发的故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博物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世纪坛   火山爆发   古罗马   庞贝古城   艺术馆   展览形式   故事   火山喷发  
描述: 2007年2月15日至5月7日,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庞贝末日——源自火山喷发的故事”展。庞贝,曾经是古罗马一座繁华而喧嚣的城市。如今,庞贝这个考古史上最引人入胜的故事以精彩的展览形式首次呈现
美国:雕塑之美
作者: 暂无 来源: 流行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Melissa   中华世纪坛   大邱   世界艺术馆   许杰   史密森   美术史学   元典   长对话   当代绘画  
描述: 美国:雕塑之美
在中华世纪坛“中华文化名人雕塑工程”:朱载堉塑像捐赠签约仪式上的发言
作者: 冯文慈   来源: 中国音乐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律学   世界乐坛   中华世纪坛   古代音乐   舞学   朱载堉   音乐流派   旋宫   冯文慈   沁阳  
描述: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最近得知朱载堉塑像制作即将启动,我有幸应约为塑像撰写了简介。今天又参加朱载堉塑像捐赠签约仪式并发言,倍感荣幸。
翁同龢家藏书画首度归国公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归国   中华世纪坛   书画精品   董其昌   艺术馆   宫廷画家   翁同龢   古籍善本  
描述: 清代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状元宰相翁同龢家藏书画首度归国公展,此次展览于12月10日至2009年2月1日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公展。本次展览共展出53件翁氏所藏的中国书画精品,41件为古代书 画,时代
云南重彩画、版画亮相北京
作者: 徐沛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世纪坛   重彩画   传统工笔画   西方现代绘画   版画   70年代   北京   云南  
描述: 由云南省文化厅主办的“云南现代版画重彩画展”于2008年12月20日至26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办,展出陈崇平、陈力、陈永乐、陈一云、贺昆、蒋德芳、李秀、吕敏、刘红、孟毅、裴文璐、沈德坤、孙太仁
“从卢浮宫到世纪坛”雕塑艺术展开幕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世纪坛   雕塑作品   中国大陆   艺术展   “零距离”   审美体验   卢浮宫   19世纪  
描述: 9月21日,“触·觉从卢浮宫到世纪坛”雕塑艺术展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隆重开幕,这是中国大陆首次为视觉残障人士举办的雕塑艺术展。展览打破了传统的参观模式,展出的展品可触摸、可观赏,特殊的手感触摸将帮助视障观众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真正做到艺术品与公众的“零距离”。
詹天佑铜像正式进驻中华世纪坛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铁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世纪坛   铜像   詹天佑   文化名人   郭沫若   科学技术发展   工程   基金会  
描述: 在京张铁路通车100周年之际,由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认捐制作的詹天佑铜像正式进驻中华世纪坛,并将在此永久展出。这是中华世纪坛“40位中华文化名人雕塑工程”活动继接受郭沫若、齐白石等人铜像之后再次接受文化名人铜像。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