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丝路风情——大型壁画
作者: 彭蠡   张立柱   石景昭   刘永杰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创作   传统工笔   艺术顾问   形式表现   龟兹乐   丝路   河西走廊   敦煌   史境   重彩  
描述: 艺术顾问:刘文西 工程监制:王世俊简介 “丝路风情”一画是应西安大雁塔地下宫之约而创作的一幅巨型壁画,它以唐代中外交流为背景,以传统工笔重彩的形式表现了“歌午迎宾”、“关中耕织”、“敦煌古市”“龟兹乐午”等从长安经关中、河西走廊、敦煌到新疆的七十余个情节,近千个人物。全长120米、高1.5米。
浮雕西域乐舞的釉陶扁壶
作者: 马建军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龟兹乐   五弦琵琶   浮雕   西域乐舞   公元前   腹边缘   出土   箜篌   釉陶  
描述: 宁夏固原城内小南寺巷粮食局工地曾出土一件浮雕西域乐舞的精美釉陶扁壶,是北朝时期釉陶器的典型代表(图1)。高11、宽9.3厘米,通体施绿釉。扁腹,腹边缘饰一圈连珠纹,腹面中间为一组七人乐舞的图案。图案
千年唐音鼓乐 民族文化和融——王建墓石刻伎乐群鼓源释
作者: 秦方瑜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乐   王建   乐器   羯鼓   乐伎   龟兹乐   唐音   墓石   伎乐   鼓面  
描述: 四川成都老西门外有一座高约十五米,直径约八十米的高大土垄,这就是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公元八四七——九一八年)的陵墓——永陵。陵墓中室红砂石棺床东、南、西三面束腰处,刻着一支深浮雕宫廷大乐队。这支乐队共有伎乐24人,其中舞伎2人,乐伎22人。乐伎中有21人手中各持一件乐器,另有一人手持两件乐器。乐器共为23件,按类别划分为20种,基本上包括了我国古代乐器的“八音”(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仅无土类))。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鼓特别多。从类别划分为八种九件,排列极为集中,差不多占了全部乐器的40%。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王建墓内石刻伎乐使用的乐器会出现那么多的鼓?
唐代壁画中的龟兹音乐
作者: 赵超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答腊鼓   龟兹乐舞   龟兹音乐   唐代音乐   经变   历史文化信息   古代文化   鸡娄鼓   壁画艺术  
描述: 漫步中国石窟艺术的宝山之中,你会象一个在大漠上长途跋涉后扑入甘泉的旅人,得以尽情吸取古代文化的琼浆。这些雕塑、壁画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向我们传递出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信息。就拿敦煌莫高窟唐代经交壁画上的舞乐场面来说,它是难得的唐代音乐舞蹈史的重要形象资料,特别是它们的龟兹乐舞内含,显示了龟兹乐舞在唐代音乐舞蹈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古代戏曲雕塑一瞥
作者: 王强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答腊鼓   龟兹乐舞   龟兹音乐   唐代音乐   经变   历史文化信息   古代文化   鸡娄鼓   壁画艺术  
描述: 古代戏曲雕塑一瞥
剑阁觉苑寺的明代雕塑与壁画
作者: 母学勇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答腊鼓   龟兹乐舞   龟兹音乐   唐代音乐   经变   历史文化信息   古代文化   鸡娄鼓   壁画艺术  
描述: 剑阁觉苑寺的明代雕塑与壁画
创造一个世界比描绘一个世界更重要
作者: 刘秉江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历程   似与不似   龟兹乐舞   绘画语言   我自己   大小凉山   学院式   慕士塔格峰   玛赫   令人  
描述: 我去过许多地方:雾雨迷蒙的哀牢山令人悲凉心碎;大小凉山连绵不断、神秘莫测,令人有难逃落网之感;塔克拉玛干大戈壁的无垠浩瀚使我感受到荒凉和史诗般的悲壮;而翻越唐古拉山、踏过青藏高原时,便会折服于无所不在的宗教威慑之下。也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缘故,为此我不禁发出慨叹人生的叹息。我不敢面对这象征着永恒的悲壮与苦海人生的群山,因为它太令人感到孤独了,也太使人联想到人生痛楚的沉
那些美,辽阔得让人心疼:从背光处看库车
作者: 王文海   来源: 当代小说(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西域   十六国   天山   龟兹乐舞   佛教   苏祗婆   大文明   伊斯兰教   库车   克孜尔石窟  
描述: 一、引子:暗淡与辉煌当苍凉接近于苍茫的本质时,混沌的岁月其生命力便会变得持久而闪亮。当我们细致地向下挖掘太阳的余晖时,就连那些曾经辉煌的影子都让我们肃然起敬——这就是文明的力量。在古老西域大地上,有一个地方,宛如一条精美的拉链,拉开了它,五彩缤纷的神秘世界就赫然展现眼前,拉开了它,千年以前,西域三十六国的绚烂文化就一览无遗。她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四大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汇之处——龟兹国,今日的库车。
在“躲藏的天堂”目击耳闻
作者: 宋政厚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龟兹乐舞   克孜尔千佛洞  
描述: 新疆库尔勒、拜城、叶鲁番一带的10多处千佛洞,以其独有的建筑、雕塑和绘画的特色,丰富了我国石窟艺术宝库,在世界石窟艺术之林也占有突出地位,史学家们因此赞美他们是“躲藏的天堂”。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