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阿弥陀】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唐永徽三年冯莫问造像
-
作者:
贾成惠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格独特
阿弥陀佛
实物资料
须弥座
高浮雕
肩下垂
唐高宗
佛教造像
左手
雕刻工
-
描述:
1986年7月,河北省内邱县四里铺村出土一件唐代佛教造像,由县文物保管所收藏。造像为青灰岩石质,通高37.5、宽26、上厚8、下厚18厘米。上端弧顶后抹,底部设台前突,侧面呈“”形。正面布局分两层。上层:拱形龛内浮雕一佛二菩萨,主佛阿弥陀佛,高13厘...
-
社会意识与菩萨造像的演变
-
作者:
高瑛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造像
创造力
少女形象
佛教雕刻
农民起义
丝绸之路
西方极乐世界
南北朝时期
佛教造像
-
描述:
了佛像囿于佛仪轨的千佛一面的程式,呈现较为生动多样的姿态。据《悲华经》记载,不眴太子和厄摩是转轮圣王的两位王子,见到自己的父亲修行了阿弥陀佛,是主持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于是,两位王子也发誓愿,要修行菩萨
-
关于佛像艺术
-
作者:
黄华宗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工艺品
阿弥陀佛
宗教活动场所
释迦牟尼
规范程
释迦佛
佛像艺术
综合性艺术
主要特征
佛教造像
-
描述:
佛像是佛教造像的总称,其中包括佛(即释迦牟尼,阿弥陀佛等诸佛),菩萨、天王、罗汉等的一切造像,佛像艺术的主要特征,从佛教的经典和规范程式来开拓成造佛的主要依据,也就是佛的相貌和手印,比如说释迦佛
-
日本佛教美术的发展演变——以飞鸟、奈良、平安时代为例
-
作者:
尹娜
来源:
法音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水平
文化传播
密教
佛教传入
遣唐使
阿弥陀
圣武天皇
日本佛教
药师如来像
信奉佛教
-
描述:
众所周知,中国对日本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而佛教则在很大程度上担当了思想文化传播的载体。随着佛教传入日本,与佛教相关的文化也开始生根发芽,佛教美术就是典型代表之一。日本从飞鸟时代开始就以极大的热情在寺院建筑等方面效仿中国,以致于当时日本出现了远高于其社会发展水平的寺院建筑与佛像雕塑。这种单纯的模仿一直持续到平安时代前期,直到唐朝安史之乱后日本中止向唐朝派遣遣唐使才告一段落。在中国佛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