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雕塑人生——品味罗丹
作者: 关庭舞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阅读鉴赏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柳鸣九   法国   散文   语文   背景知识  
描述: [课文点睛]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是著名的法国文学研究专家柳鸣九先生所写的优美散文,作者以隽永、流畅的文字带领我们畅游了罗丹的雕塑世界,同时也更对其深层次的美学思想进行了独特的诠释与探讨。艺术本身就是一门感性的学科,不论它以何种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其最终想要传递的仍是艺术家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而罗丹也坚信:"艺术即感情",他创作的那些饱含人类丰富情感的作品无一不印证了这一观念。从著名的雕塑《巴尔扎克》《行走的人》直到《思索者》《青铜时代》,虽然常常以残缺甚至丑陋的面貌示人,然而我们却不难从中体会到那强烈而真实的生命力,就好像是一个人在经历了无数岁月沉浮之后仍然奋力地生活、用力地呼吸着。罗丹的雕塑颠覆了人们对美的传统定义,在他的作品里,饱含了人间的悲喜、爱恨以至于绝望、挣扎和奋起,而这才是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美。于是,如今让我们回过头去再去看他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也许此时对它的理解就全然不同了:"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畅游恐龙园
作者: 刘沐霖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阅读鉴赏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柳鸣九   法国   散文   语文   背景知识  
描述: 汽车按照导航的指示渐渐往恐龙园靠近,突然,我看见路两旁有小恐龙雕塑,不远处还矗立着一座高高的带有恐龙标志的建筑。知道恐龙园近在眼前了,我的心脏忍不住加速跳动起来,真是既激动又兴奋。恐龙园不愧是"恐龙王国"。大门上镶有恐龙化石,园内更是有许多形形色色的恐龙雕塑:有的在水中嬉
圆光
作者: 木心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阅读鉴赏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柳鸣九   法国   散文   语文   背景知识  
描述: "何所思?""人间事,家中事。"无论东方西方,美术中显形的神主、圣徒、高僧,头上必有圆光。东方的绘画雕塑,注重正面造型,圆光的安置总能妥帖,从而愈演愈繁,层出不穷的所谓法轮宝相,华丽无比。西方则不然,简单一圈或一片,从不考虑装饰,就整体而言,倒也纯净悦目;无奈事情发
兰布拉大街
作者: 杨桢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阅读鉴赏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柳鸣九   法国   散文   语文   背景知识  
描述: 我们来到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街。这里,各路流浪艺人云集,进行着各种游艺表演,五花八门的"真人雕塑"沿街林立,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这些流浪艺人真可谓是玩出百般花样,使尽各种心思,瞧那拉手风琴的艺人旁囤着大大小小、胖胖瘦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
作者: 李运连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阅读鉴赏   空白艺术   文学作品   语文  
描述: 空白,如同数学上的“零”的意义和作用不可忽视一样,它也可以参与艺术美的创造,并有着独特的作用。因而各种艺术都十分注意妙用空白,如音乐中的“歇拍”、绘画中的“空笔”、书法中的“飞白”、戏剧中的“静场”、电影中的“空镜头”都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更是强调“无言恰是尽言”的“空白”艺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早就注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清人华琳说:“通体之空白,亦即通体之龙脉矣。凡文之妙者,皆从题之无字处作来,凭空蹴起,方是海市蜃楼,玲珑剔透。”[第一段]
让思维在“空白”处跃动
作者: 张朝晖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阅读鉴赏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描述: 有这样一个故事:闻一多先生讲文学课,走上讲台,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疑惑不解。可闻一多执意问:2+5=?学生们只好回答:“等于7。”闻一多说:“不错。在数学领域是这样,但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于是,他拿起一幅题为“万马奔腾”的油画让大家欣赏。画面上突出了两匹马,在那两匹马的后面又错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