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赋】搜索到相关结果 362 条
-
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设色探源
-
作者:
苟孟章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风格流派
历代画家
墨分五色
洛神赋图
土红
捣练图
传统绘画艺术
女史箴图
线描
-
描述:
中国工笔人物画运用色彩,源渊流长。历代画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不同设色风格流派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如涓涓清泉,汇集成浩浩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的长河,形成了在设色上独具特色的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完整体系。
-
心有猛志亦含情——浅评苗再新的绘画创作
-
作者:
文明红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理念
绘画技法
艺术类型
解放军艺术学院
艺术天赋
以书入画
人物面部
绘画创作
写实性
苗再新
-
描述:
苗再新生于1953年。作为一名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军旅画家,他凭借自己深厚的绘画功底和出众的艺术天赋在人物画、山水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获得了高度评价。本文将从题材、技法和风格等方面.结合
-
清风何处不旧家:笔端与心头的怀土之情
-
作者:
王晋平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学习
《登楼赋》
象征意味
记忆
作品
大自然
画作
-
描述: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因穷达而异心?"这是汉代的王粲在其《登楼赋》中的感慨。我自幼学习油画,后又辗转赴省城求学数载,可每每念及的都是故乡的山水。每次回到家乡,也无非是安土重迁之想。而对于艺术
-
五彩缤纷——读五人工笔重彩
-
作者:
刘海青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美术系
表现手法
艺术本体
工笔重彩
五彩缤纷
水墨山水画
研修班
人人发展
随类赋彩
-
描述:
人物画的产生早于其他中国画科,其主要样式便是工笔。工笔人物画在绘画史上曾占据着首要地位,顾恺之、张萱、周昉、顾闳中等历代人物画大家都取得了辉粕成就。宋元以来,文人画兴起,水墨山水画和花鸟画取代了工笔人行画的主导地位。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的画种、题材空前繁荣,西方油画的引入,使中国画家的人物造型写实能力获得极大提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年画的普及,促使工笔人物作品大量涌现。作品主要特点是抓取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展现出那个时代人们投入崭新生活的巨大热情。画家在创作中往往注重作品的社会性,而忽视艺术本体的发展,表现手法没有太大发
-
神圣的欢乐和逍遥的沉思——看崔进的近作
-
作者:
黄专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现实
直觉经验
浪漫主义
洛神赋图卷》
现代主义
作品
超现实主义
《希腊古瓮颂》
历史化
视觉艺术
-
描述: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现成性、消费性图像的世界中,现代主义抛弃了视觉艺术的叙事性和情节性功能,我们几乎不再理会那些潜藏在图像背后的历史隐喻,对图像的直觉经验代替了对图像的视觉阅读,而崔进的作品似乎在努力恢复我们的这样一种视觉功能,即恢复我们“阅读”绘画的能力。 表面上看起来,崔进的作品是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在他的油画作品中)和夏加尔式幻想、抒情、纯朴风格的综合。但如果更深入地阅读,我们就会发现,他的兴趣其实始终都在于为画面营造一种东方式的泛神论气氛,他的作品基调是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它们总漾溢着一种民俗性的欢愉,但为了避免使这种欢愉流于纯感官的刺激,他又总是小心地使其控制在一种诗性的和历史化的背景之中,在几幅为他的艺术
-
观物之生 以心写心:工笔花鸟画“写心”思考
-
作者:
兰华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画家
崔白
中国画展
赋比兴
写意精神
生活情感
外师造化
工笔花鸟画
写意画
视觉冲击
-
描述:
纵观第十二届美展中国画展,成效显著,但是和往届展览一样,批评声还是多于褒扬声。比如,画家为了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个性图式,追求展厅效果,画幅往往显得大而空,情感苍白,境界空洞与乏味,在创作中缺少真正的生活情感,没有打动人心的作品。又如,由于受西方写实观念的影响,有些绘画一味追求照相式的写实,缺乏真情实感。另外,在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上,在造型、色彩、形象处理各个方面,在一些画作上缺少个性,情感表达的强度和深度不够。这些正是工笔花鸟画创作中存在的大问题。笔者以为要解决这些问题,依靠"以心写心"的观念无疑是一剂良药。结合多年的创作经验,我谈谈关于工笔花鸟画"写心"的若干思考。
-
超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新工笔绘画的审美渊源
-
作者:
李安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洛神赋
超现实主义绘画
工笔画
审美
现代主义
渊源
中国画
现实世界
非逻辑
-
描述:
人类在某种意义上是自我迷恋的,当现实世界太过逼仄,他便通过梦境或制造幻景来自我迷恋,希图从中获得精神之释放.与梦中情人邂逅,或凌波微步,或缱绻西厢,虽是古老的命题,但至今梦寐在焉.因为在梦中,思想的翅膀不受钳制,非逻辑的幻象才具有超越现实的力量,人类的猎奇本质与沉迷本能方能大放异彩.
-
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模式探析
-
作者:
张学勤
来源:
人文天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小说
钱穆先生
陈寅恪先生
中国传统文化
北京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
书画同源
文化知识
汉赋
产品开发模式
-
描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以其形式来说,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人类生活的长期沉淀,以文学来说就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当然各地的评书、戏剧、雕塑、园林、手工艺与风俗
-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
作者:
董凡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情节性
个人情感
天地正气
中山先生
历史人物
现代绘画
艺术天赋
艺术创作
内在品格
-
描述:
这幅油画的主人公是高,高是高姓始祖。他曾拥立两代齐国国君,助齐国称霸,又帮助选立鲁国国君,可谓功勋彪炳。如何用现代绘画艺术来描绘这样一位功勋累累的历史人物,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内行人都知道,艺术创作必须要有形象的典型性、叙事的情节性以及艺术家的个人情感性三要素。张聪在创作"高姓始祖高"时也遵循着这一法则。我想画家刻画历史人物所遇到的困难,不仅是没有实物图像可供参考,更主要的是人们对历史人物
-
从“随类赋彩”到“随意赋彩”
-
作者:
李维红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意赋彩
工笔画
色彩
中国画
随类赋彩
-
描述:
赋彩能否“随意”?随什么“意”?在扼要检视中国绘画史背景的基础上,本文对“随类赋彩”的观念和文人画观进行了反思,认为中国绘画色彩的功能是综合性的,除了模仿性、象征性和装饰性外,还具有表现性的功能
<
1
2
3
4
5
6
...
35
36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