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徐天离油画作品
作者: 丁山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名词   生活   独生子女   奋斗   多重人格   属于   城市青年   作品   设定   油画  
描述: 80后是对如今20几岁城市青年的代名词——绝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绝大多数早已远离了苦难,绝大多数仍在打拼、奋斗着企图建立起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更美好的生活。或许,这也是造就他们这一代人特有的多重人格的社会设定。
从“杀殉”到木偶戏
作者: 清华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演艺术   木偶剧   台词   木偶戏   诙谐幽默  
描述: 木偶戏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小木偶们体态玲珑,动作滑稽,再由人们配上诙谐幽默的台词,往往逗得观众笑声不绝。可是,木偶剧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
语言具体形象化的修辞手法
作者: 赵学武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概念义   修辞格   词语   具体形象   同义词   修辞手段   修辞作用   修辞手法   语言艺术   比喻  
描述: 语言艺术不象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有直观的,可视的,具象的甚至是可触模的特质,它必须通过读者的联想,才能转化为读者眼前栩栩如生的形象。正因为这样,古今中外的语言大师们“期穷形而尽相”,殚精竭思地排除抽象的空洞的模糊的论述,“上穷碧落下黄泉”地去寻求具体形象化的语言,以求得:听则空谷传声,看则洞若观火,品则莼羹鲈脍,闻则芝兰之香。语言的具体形象化除了和文章的内容有关外,即写作时要尽量选用具体形象的材料来说明问题,修辞手段的运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东瀛记
作者: 唐翼明   来源: 海燕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板   中年女子   中年妇女   形容词   日本传统   日本人   东京   澡堂   男人   房子  
描述: 是他们的summerhouse。如果要找一个形容词来形容这所房子,那么,小巧玲珑也许是最合适的。一个厅,一个卧室,一个书房,一个厨
二00九手记
作者: 凤髻   来源: 海燕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板   中年女子   中年妇女   形容词   日本传统   日本人   东京   澡堂   男人   房子  
描述: 文/凤髻 (一)书毒 此刻。 我对知识的渴求如此强烈,好像放过它们,一辈子会不得安生。 我疯狂地搜寻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不远万里,不怕孤独,弄到自己伤痕累累负债累累在所不惜。任何阻碍我求知的人,必会成为我潜在的“假想敌”,受到我日后无情的“打击报复”。 为了求知,无所不用其极,不择手段到有负罪感。 学究的名作,身边的只言片语,都是我搜罗的对象,对待知识,我只有宽容和平等。它们尤其不能分贵贱,一分,就伤了作者。轻者,言语出格,重者,知识错位。 而碰到对自己胃口的作品,硬要眼睁睁看它们溜走,只会忍无可忍,痛不欲生。 想抓住的东西太多,不能记下的东西太多,恨爹娘少生了两只手,少生了一个大脑。 拼命记。拼命背。拼命思考。 无可救药。 对知识,我有双倍的激情,可一旦储存进大脑里,它们常常是不顾我的现实状况,无可寄托地到处乱跑乱窜,更有甚者,不时还妆扮成野心家的样子,惹人憎恶。 论及舍弃它们,我尤其不忍。 可是,知识如何待我? 读书时的高贵之态,像雕塑一样专注的神情,带给我怎样的一种命运?是得到更多的财富,名利,还是更多的爱? 没有。 青春,美貌,爱情,每一样对女人都弥足珍贵、至关重要,每一样都不可重来,在我,统统伴随着或愉悦、或刺耳的读书声痛痛快快地滑落光。回头看看,除了手头这几本书,和一个被所谓知识充斥的大脑,我还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缺, 我错了吗? 父母怨,朋友怨,爱我的人怨,恨我的人怨……为了知识,我本该是无辜,结果正好相反,我成了知识的受害者——离父母的爱远远的,离朋友的关爱远远的,离爱人的照顾远远的,离社会的需要远远的,离……到了我这里,付出与收获的铁律完全被知识颠覆,似乎是付出越多,失去越多,何时才能真正获得知识的尊重?! 毫无疑问,这是个瘾。其毒深似写文,一旦投入,必不会心甘情愿抽身,而文章岂是写得完的,写到老,写到死,还有更深的深度没有被挖掘出,还有更多的想法没有写出。明明知道这层厉害,我还是耍无可救药地陷下去,的确是没得救了。对一个读书成瘾的人,除了继续让她(他)读,还有什么好法子。 戒是戒不掉了,父亲吸了近四十年的烟,每次病危躺倒在医院时,都跟我们做子女的发誓:这次一定戒烟。可一旦出院后,但凡稍微能动弹的时候,照吸不误。我不忍心再规劝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何苦来再去强逼他放弃人生残余的一点乐趣。 对读书一事,我必是继承了他的固执,任何人都劝不了,劝不动,也就不必再动劝的念头。只是这样一来,被伤害的岂止是自己,还有家人,一千亲朋——他们是真正的无辜,对我近乎疯狂的求知举动无可奈何。结果是恶性循环,越读越想读,越读越无法自拔,越读越受伤害。 只要一天捧书,我就是个坏孩子,自私到无法形容的地步。 读书读到这个地步,难过得想哭。眼泪里居然有悔恨,有愤怒,有控制不了的怨天尤人。可惜痛哭过后,中的书毒还在,太深,太浓,一时半会也解不了。 为了活下去,还是要继续读下去,坏下去? 我太过分了吧? 其实,不必把书读透我便能明白:读再多的书,也及不上父母和爱人朋友对我的宽宥和原谅。 (二)写我瘦瘦的小说 写小说没把自己熬老了,是把自己熬瘦了。一瘦再瘦,父母心疼,朋友心疼。 自己倒不怎么觉得。道理却是明摆的,瘦了便显老,其实是一个意思。 为了抵御这出其不意的衰老,所用化妆品也跟着升级,一贵再贵,这次自己倒有些心疼了,挣钱不多的时候,有了这项大开支,怎么算都是一笔负担。 见面说我瘦的人讨我恨,虽然在一个以瘦为美的时代,我多少还是占点优势的,怎奈听多了便是反感,艳羡也变讥讽。 瘦的原因很多,心不宽是一个,用脑过度则是另外一个:脾主思,思想过度的人肠胃必遭劳损,日复一日地透支体力、脑力,如何能够胖得起来?老父每每与我见面,必赠我绿A螺旋藻,维生素B,他是知道我的老毛病了,想方设法让我开胃,开吃,长胖起来。无奈,事总与愿违,我只会隔三差五想起来,放几粒绿色的小药丸到嘴里,权当孝顺他老人家,而并不是真心想要发胖。 把爱放进文章里,一瘦到底的几率则又呈几何级数增长。 古书记载,凡是患了相思病的女子,多半是食欲不振,面黄肌瘦,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爱进去了就是傻傻的付出,哪怕牺牲到底也在所不惜,心力、体力统统要遭毁损,想不瘦都难。哀莫大于心死,只要还有想男人的心力,瘦一瘦又算得了什么。希望在,就有再胖起来的可能。 写文也如此,文章就是我心里那个男人,时时刻刻放不下,牵念他,想他好,要他一直完美下去,只把爱留给自己。一个男人若在女人心里生了根,倒霉的总归是女人——为他的出场精心设计每一个场面,为他的点滴疏漏痛彻心扉,为与他的相爱做足一切准备,为一个期盼的结局煞费苦心…… 如此这般这般,不瘦何来?。 尤其是把文字放到比本人更重要的位置,瘦的人理所应当是自己,有什么可怨的呢。 古书里还记载,男子对自己心爱东西的痴迷程度也不输女子,比如梅妻鹤子一说:要把世人认为不能相爱的东西,硬生生爱下去。如同陷进爱里的女人,那个男人也会瘦下去——如果一天看不到自己的梅树仙鹤好好地活着。如此一来,那些个为写(情爱)小说瘦下去的男作家必不在少数。 写不出让人满意的文字,作家本人便要瘦,是为文字处心积虑地瘦,心甘情愿地瘦。发了狠似地惩罚自己,一日接一日吃挂面,远远躲到人群之外的荒郊野地搜集非比寻常的灵感。在别人看来的自虐,折磨,作家们一概忍得下,咽得下,吞得下。支撑的理由又是高尚无比,发愿要留下一两部讨人喜欢、压棺材板的著作。类似的事件搞多了,就变成一类出名的玩笑:作家的不幸即是读者的大幸。 人再瘦,唯独思想不能瘦下去,那里应该是知识精髓的沉淀,越积越厚,越积越多,必要曰渐丰满起来,珠圆玉润地不让读者失望,甘冒“瘦之大不韪”的作家们无一例外注意到这一点。 思考愈深,文章愈瘦,又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惜墨如金,对写作高手是一个十分得体的评价。境界的东西往往在于神,而非形,“画蛇添足,狗尾续貂”,骂的是不知休止的呆瓜写手,思想境界低不说,还违了审美的规矩。 看到自己的小说在眼前一天天变瘦,玲珑有致起来,我是高兴的。该苗条的时候绝不能臃肿,爱美的私心又在作祟,非要把那“精神”的细腰一勒再勒,变成“小蛮腰、蜂腰”,美到不能再美才罢休。譬如瘦梅,与其他名花争宠的当口总能博得人们更多的同情与喜爱。 也曾听闻欧洲贵族一向崇尚“瘦美”,人一瘦才能优雅得起来,文字何尝不是?文章不精瘦些,总是废话连篇,何来的高贵? 各位看客评评.如此理论,可有不妥处? 我自己活在希望中也就罢了,让爸爸也跟着我活在希望中备受煎熬,是我的错。 因为,我偶然取得的那一丁点成绩和爸爸这么多年来的付出完全不成正比。可是,为什么我还在用一个连自己也说服不了的希望鼓励他活下去,活下去,再活下去。这不是借口又是什么? 凭什么? 凭我是他的女儿? 真是太自私了。 我是爸爸手心里的宝,爸爸呢?谁当他是手心里的宝? “希望”说到底,不过是一种假想状态,对“现实”的一种否定,一种批判式的延伸——在实现之前,没有人会把它当真。 倘若当了真
旅行者笔记
作者: 陈世旭   来源: 海燕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好雨   庄子   三清山   厦门   鼓浪屿   三角梅   唐诗宋词   月亮   心灵   雕塑  
描述: 雨润千秋是一场好雨:仲春时节,烟一般地,飘然而下,无声无息。而被笼罩的一切:榕树、桉树、棕树、凤凰树、三角梅和睡莲、青草丛、卵石路、巨石、雕塑、亭台楼阁、桥与牌坊,
去大坪看油菜花
作者: 李光娅   来源: 含笑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光灿灿   一朵朵   闪闪烁烁   菜花蜜   唐诗宋词   月天   小村落   沁入心脾   秦砖   令人  
描述: 大坪的油菜花,被誉为“播种在大地上的油画”。草长莺飞二月天,在浓绿的群山里,油菜花悄然开满田间,漫上山头,一点点的灿烂逐渐扩散,迅速编织成一片一片铺洒开来的金黄,吹响了迎春的号角,与百花共赴这春天的盛会,诱惑着一群群喜好踏青摄影的人们。大坪的早晨多雾,白雾渐渐散去,就露出了金色的油菜花海。走进油菜花的海洋,一朵朵成簇,一簇簇成片,一片片绵延,悠悠地散发着它独特的芳香,小小的花朵,每一
宋元诗词枕
作者: 黄宏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枕   宋代   磁州窑   书法   自然美   诗词   元代   釉下彩   宋元时期   文化遗产  
描述: 诗词留枕,应始于唐代,在长沙铜官窑的执壶和瓷枕上,留下文字装饰的瓷器据说见之著录的有70多件,其中有诗词的瓷枕仅一件。在狮子背负的枕面上留有"日红衫子全罗裙,尽日看花不厌春,更向妆台重注口,无那萧郎
明招寺的青花十六尊者
作者: 陈琳滨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枕   宋代   磁州窑   书法   自然美   诗词   元代   釉下彩   宋元时期   文化遗产  
描述: 浙江金华明招寺的重建从2013年动工、至今已初具觌模。红木、砖雕、青花,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想想都透着雅致意味!明招寺的重建用这些材料,当时也是经过多次讨论的,主要考虑到明招寺的与众不同之处。其一,明招寺已有近一千七百年的悠久历史。据县志记载,东晋咸和初年,“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曾孙阮孚,赴任广州刺史时,弃官于明招山隐居,晚年舍
文化在前,艺术在后——在“千年青花开生面:邱春林青花瓷艺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作者: 连辑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元青花   艺术研讨会   九大   林同   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方法   诗词歌赋   春林   中国国家博物馆  
描述: 时间:2017年12月9日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十九大召开过后怎么发展文化?或者说怎么做好习总书记所倡导的文化强国的战略?总书记讲到文化要创新性发展,不能停留在回顾历史,欣赏古人,对于我们自己当下的问题和未来的问题如没有更多的实质性探索恐怕也不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邱春林同
< 1 2 3 ... 168 169 170 17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