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诗韵斑斓”欧洋意象油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当代中国   西方现代派   中西艺术   美学意义   中国文人画   意象油画   诗韵  
描述: 中国的油画如何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当代中国女画家欧洋主张整合中西艺术之长处,首次提出颇具中国美学意义的“意象油画“之说,被誉为“中国最早举起意象油画旗帜的人”。她创造性地采用西方印象派灿烂的色彩以及西方现代派的形式语言来体现中国文人画强调“气韵生动”和”写意性”的审美理念;
王东声作品名家辑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画篆刻   倪瓒   美术学院教授   西方现代绘画   逸品   声近   国画家   创新试验   王镛   王东  
描述: 造化在我!东声近作冲虚简静,一派禅机。——王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画篆刻家)王东声的山水画则是可喜的抽象性山水画。他原学油画,对抽象绘画的理解和把握,为科班国画家所不能及。在看似信笔挥写涂抹中,源于西画的抽象规则,会在潜意识里控制他,所以比较合乎抽象法度。这种状况和刘国松相同。他可能是引进西方现代绘画理念作创新试验,在不经意间拓展出抽象性山水画的,还不是出于理性自觉。所以被某些评论家指认为所谓"逸品山
云南重彩画、版画亮相北京
作者: 徐沛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世纪坛   重彩画   传统工笔画   西方现代绘画   版画   70年代   北京   云南  
描述: 由云南省文化厅主办的“云南现代版画重彩画展”于2008年12月20日至26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办,展出陈崇平、陈力、陈永乐、陈一云、贺昆、蒋德芳、李秀、吕敏、刘红、孟毅、裴文璐、沈德坤、孙太仁、史一、熊惠明、徐建德、杨德华、杨鹏、郑滋、张汉东等人的作品共计百余件。20世纪70年代末,以丁绍光、蒋铁峰、陈永乐、陈崇平为代表的一批云南画家,以中国传统工笔画为基础,借用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
视觉传达创意的情感表现——青花与平安锁的新建构
作者: 张磊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中国传统   创意设计   情感表现   西方现代艺术   青花   平安   传统文化  
描述: 什么是传统文化?如何将传统文化运用于视觉传达创意设计中去,是设计师尤其是当今中国设计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设计界一直认为,多元化是发展的主趋势,然而,片面认为多元化就是吸取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和方法,忽略了中国传统的本土化的概念,导致我国视觉传达设计存在着丧失自我个性以及作品日益同质化的倾向。随着这一问题的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高校设计专业在人才的培养上开始引入更多的地域化
埃德加·德加的雕塑艺术
作者: 郅敏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加   艺术家   《思想者》   西方世界   法国巴黎   西方现代艺术   雕塑艺术   现代雕塑  
描述: 雕塑家德加1917年的法国巴黎,天空被游荡的阴郁加上一抹未知其是的曙光淡淡地笼罩着。这一年的西方世界充满了在艺术史上具有终结和起始意义的重要事件。其中,两位巨匠级艺术家相继在巴黎陨落,一位是现代雕塑里程碑式的人物: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 1917),罗丹的葬礼在默东别墅举行,墓前放置着他的代表作《思想者》。另一位是伟大的艺术家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这两位巨匠既是古典艺术的尾声,又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发端,他们的逝去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同一年,法国人杜尚(Marcel Duchamp)的《泉》在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展出(未获批准),他以现成品作为艺术形式极度挑战了艺术的意义,代表了一个新的艺术时代的到来。
“未来主义之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作者: 萧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表现题材   意大利   未来主义   西方现代艺术   艺术门类   中国美术馆   20世纪前期  
描述: 时值《未来主义宣言》发表百年之际,由中国美术馆、意大利亚历山德里亚市政府和北京意大利文化处共同主办的“未来主义之路”展,于2010年9月8日至10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发轫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是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以速度和机器为主要表现题材,涉及绘画、海报、雕塑、摄影、建筑设计等多个艺术门类,鼎盛于20世纪前期。
艺术之和谐与社会之和谐
作者: 翁剑青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心理   社会   中国传统艺术   视觉经验   艺术作品   “黄金分割”   艺术表现   西方现代艺术   “和谐”  
描述: 从传统的视觉经验及相关的审美心理角度来说,艺术作品成败优劣的评析依据在 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艺术表现中诸视觉元素的结构方式及比例关系是否得当,是否达到 某种数理和心理上的和谐与平衡。西方在古希腊时期就推出了构成优美与和谐的“黄 金分割”理论及符合此建构方式与比例尺度的各类艺术经典之作,成为西方早期科学 理性分析和古典艺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及工艺设计等)审美理想的范本,在西 方现代艺术及其理论产生之前的两千多年中,对整个西方及近代的东方艺术和审美文 化产生了恒久而普遍的影响。中国传统艺术也十分讲究和谐,强调艺术表现的主体与 自然的和谐,与人伦道德的和谐,以及艺术自身形式架构上的协调与完满。若从大的 文化视角来看,这种把“和谐”作为评析艺术作品高低得失要理的传统理想恐怕不仅 限于由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关照而形成的视觉经验需求,它还可能包括人们对一般事物 中存在的内在秩序及道德价值的需求。
消除“本土主义”情结
作者: 鲁虹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自身   建构   情结   主持人   寻找   猜想   西方现代主义   中突   本土  
描述: 与85时期强调建构“现代性”而盲目追赶西方现代艺术的潮流不同,雕塑界不少人自90年代以来比较注重的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出路。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西方现代主义的雕塑话语乃是建立在对自身历史与现实的考察之上。简单地挪用,既不利于我们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突出自身文化的个性,也不利于我们表达
20世纪前期的中国艺术设计(下)
作者: 陈瑞林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工作者   现代艺术运动   美术工艺运动   包豪斯   中国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设计   纯美术   艺术设计   20世纪前期  
描述: 四世界艺术潮流与中国的艺术设计20世纪的艺术设计是现代艺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现代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连。世界现代艺术潮流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艺术设计又往往成为现代艺术运动的先导,引领现代艺术新潮迭起。
从无人问津到屡创天价——东方马蒂斯常玉是如何被市场认可的?
作者: 李坤凝   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菊花酒   香港苏富比   红菊   创作年代   西方现代绘画   成交率   佳士得   现代主义风格   裸女   马蒂斯  
描述: 常玉是我国早期留法画家,其作品受西方现代主义风格影响,融合了中国笔墨的概括力和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力,风格独特。常玉生前并没有显赫的声名,直至其去世十几年后,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常玉作品的知名度才逐渐提升,市场价值也慢慢增加。市场上流通的常玉油画作品较少,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在拍场中不仅成交率高,价位也较高。
< 1 2 3 ... 36 37 38 ... 42 43 44
Rss订阅